• 294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II

chlorite wrote:
人家一直都很明確,但有些媒體不知是故意還是無心,做出了錯誤的解讀。
 
感謝提供資料,雖然不懂日文,但是好像摸(猜)出頭緒了.
所謂氣體逆流,是2011年事故當下發生在一種叫SGTS的裝置上,報告中講述
SGTS的章節是日方事故之後對SGTS做量測的報告. NHK報導時把氣體逆流直接
寫在...屏蔽塞的混凝土蓋污染,將與東京電力公司進行討論...段落後面,造成不明就裡
的記者,以為這部分也是現況報導.
 
總之現在不用擔心爆炸就是了.
歐盟科學諮詢機構:核電符合綠能投資

路透社取得的文件顯示,負責為歐盟評估核電應否列為綠色投資的專家小組已開綠燈,
認定核能符合「永續」標準。

路透社指出,歐盟執委會打算敲定「永續經濟活動分類」(EU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activities),這項分類會根據是否符合嚴格的環境標準,決定何種經濟活動可在
歐盟歸類為永續投資

歐盟專家顧問群去年對核能是否算綠能存在分歧,認為核能雖在造成暖化的二氧化碳
排放極低,但核廢料處理對環境衝擊需要更多分析。

歐盟請旗下的科學專家機構「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JRC)就相關
議題提出報告,JRC訂本週發布。根據路透社取得的JRC報告草稿,專家小組認定
核能符合綠能

報告內容寫道:「關於核電會比其他發電方式更有害人體或環境的說法,經分析後
並無任何科學佐證。」
報告指出,將核廢料儲存於深層的地質結構應屬「適宜與安全」,還援引法國、
芬蘭等國在發展核廢儲存場具有領先地位為例。

JRC的報告將先由兩個歐盟專家委員會審查3個月,再交歐盟執委會最後定奪。
所以不就曉得
之前日本為什麼不第一時間對核電廠灌海水對嗎?
stunmaker wrote: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JRC報告草稿,專家小組認定
核能符合綠能。


核能發電雖然不排放二氧化碳,
但會直接對地球加熱,
燃料棒也不可循環再生,
所以不該稱為綠能,
只適合當成淘汰火力過程的基載發電。

但如果很care核電風險及後遺症,
則應用儲能設備來平衡綠能的間歇性會比較好。
若再有汙衊 台電工會將號召萬人包圍台中市

不滿台中市因中火重啟,二度函送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台電工會今發出聲明,不容
政客出於自身政治利益目的,一再汙衊、傷害台電,若中市一意孤行,將號召規模
1萬名以上員工與家屬包圍市府。

台電工會幹部說,去年董事長第一次被函送時,當時已經計畫要發動員工包圍台中市,
後來因不被起訴,台中市態度也有軟化而作罷。但這次中市再度開罰並將楊董函送,
工會再沒反應,如何對台電同仁交代。

工會說如果董事長真的被起訴,或是台中市再有進一步針對中火行為,將號召員工
包圍台中市府。以2016年電業法抗爭有1萬3000多名員工與家屬上凱道來說,扣掉
值班人員,規模不會少於萬名。

台電工會聲明表示,對於台中市府無視最高行政法院裁定,一再泛政治化,為罰
而罰的操作,已然抹滅台電全體員工日以繼夜,為國人穩定供電並兼顧環保與經濟
發展努力,必須嚴正聲明並表達抗議。

工會強調,中火3號機為完成環保改善,不容任何政客出於自身政治利益之目的,
一再汙衊、傷害台電。為捍衛全體台電員工工作尊嚴、安心工作的環境,全體
2萬7千個會員必團結一心,台中市府如再一意孤行,電力工會必出面強力捍衛。

(標題應該是包圍台中市政府,怎麼會誤植成"包圍台中市"?)
再生能源來不及取代化石燃料

應雙管齊下

讓再生能源與新一代核能同時發展

解決化石排放溫室氣體後

再來提高再生能源成主流

否則氣候變遷無法逆轉

一切都白談

呼叫樓主
台電109年報出爐了
其中有最新的10年內新增機組規劃
您可以更新您製作的那張圖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6162308&p=3#81577953
Howdy Mate wrote:
再生能源來不及取代化...(恕刪)
我也是這個看法。長期而言,核能該廢;但短期而言,核四應重啟。因為再生能源還沒有穩定到讓核能可以退位。
tnkk01

長期而言核能會進步,太空時代更倚賴核能

2021-04-29 14:29
核能是否夠綠? 整理一下網路資訊,
反方:
1. 將鈾開採,研磨和濃縮為核燃料非常耗能,並導致化石燃料燃燒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
2. 核電站的“能量回收時間”估計約為10到18年,具體取決於開采的鈾礦石燃料的豐富程度。這意味著核電廠必須運轉至少十年,然後才能收回建造和供能所消耗的所有能源,並且電站開始產生淨能。相比之下,風能只需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產生淨能,而太陽能或光伏發電所用的能量不到三年。
3. 核電廠的熱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不利影響。在美國一半的核反應堆中使用的“一次通過”冷卻系統每天排放的數十億加侖水的溫度比其流入的水高25華氏度。
4. 核廢料問題
5. 安全風險
6. 需要政府鉅額補貼,與現在便宜的可再生能源不同,核能成本正在上升,許多工廠因經濟原因而被關閉或面臨被關閉的危險。核電廠的初始資本成本、燃料和維護成本遠高於風能和太陽能,而且核電項目往往會遭受成本超支和建造延誤的困擾。在過去的十年中,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已大幅下降,並且預計將繼續下降。
正方:
1. 核能保護空氣品質 (相較於火力)
2. 核能的佔地面積很小,在美國,典型的1,000兆瓦核設施需要略多於1平方英里。 NEI表示,風電場產生相同數量的電力需要360倍的土地面積,而太陽能光伏電站則需要75倍的空間。
3. 核能產生的廢物最少,在過去的60年中,美國核能工業生產的所有廢核燃料都可以裝在小於10碼深度的足球場上!儘管美國目前尚未這樣做,但核廢物也可以進行再處理和回收,正在開發的一些先進反應堆設計可以使用廢燃料運行。
john65537 wrote:
3. 核能產生的廢物最少,在過去的60年中,美國核能工業生產的所有廢核燃料都可以裝在小於10碼深度的足球場上!儘管美國目前尚未這樣做,但核廢物也可以進行再處理和回收,正在開發的一些先進反應堆設計可以使用廢燃料運行。


儘管美國目前尚未這樣做
  • 2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