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
因為一直沒電早就失靈
難不成灌海水管線會自動有電能運作?
這是沒電失靈,不是你所說的「灌海水讓管線跟控制閥都報廢。」
沒電閥門可以改手動的,幫浦可以改用引擎動力,
總之,氫爆之前就是把水灌進反應爐內了,
這些管路和閥門也沒有因為灌海水而報廢不能用。
kantinger wrote: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6%8F%E5%B2%9B%E7%AC%AC%E4%B8%80%E6%A0%B8%E7%94%B5%E7%AB%99%E4%BA%8B%E6%95%85終於來點新鮮貨了~但...
1號機位於37°25′22.7″N 141°1′58.7″E)[41]。地震後,用於冷卻爐心的隔離冷凝器(IC)於14時52分自動啟動[42],但為避免壓力下降過快導致爐心損壞,工作人員開始手動操作隔離冷凝器(反覆打開和關閉閥門)[43]。然而海嘯於15時半左右到達核電廠,在15時50分淹沒備用電池,儀表、閥門同時失去電源。隔離冷凝器在閥門打開的情況下可以自發地持續工作,不依賴電源,但由於之前被反覆手動操作,閥門是否仍然打開已經未知。後來東京電力派人查看隔離冷凝器的排氣口,發現「只有模模糊糊的一點蒸氣」,這才確認了隔離冷凝器不在工作。東京電力在17時出動電源車,由於地震和海嘯造成的堵車而無法前進,18時20分向東北電力請求幫助後,電源車到達時已是22時[44],這時又遇到海嘯和電源電壓不一致的問題,結果到第二天的3月12日15時為止也沒有連接上電源。
因為一直沒電早就失靈
難不成灌海水管線會自動有電能運作?
chlorite wrote:
這是沒電失靈,不是你...(恕刪)
kantinger wrote:
另一方面,11日19...(恕刪)
kantinger wrote:另一方面,11日19時30分1號機的燃料棒由於冷卻水蒸發引起的水位下降而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爐心開始熔毀。20時50分啟動的柴油驅動泵也在第二天的12日1時48分停止運行[45]。所有燃料棒在第二天12日6時左右時融毀。[46]綜上所述,1號機在地震發生後5小時內燃料暴露,15小時內爐心熔毀。
11日從傍晚至夜間,隔離冷凝器一直處於停止狀態,但東京電力誤以為隔離冷凝器還在持續工作(參見後文)。11時23分左右,檢測到1號機爐心壓力異常上升,安全殼的壓力已經高達設計強度的1.5倍。3月12日0時6分左右,廠長吉田昌郎下達了準備實施排氣洩壓的指示。[47]
3月12日,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在了解各種風險(如放射性物質向大氣中大量洩漏,或者用於防止氫氣爆炸的氮氣洩漏)後,下達了實施排氣洩壓的命令[48][49]。內閣總理大臣菅直人也在視察核電廠時指示儘快進行排氣洩壓工作。在操作手冊本身的缺陷以及廠房內強放射線的影響下,洩壓進行得十分艱難。最終,在14時30分確認洩壓成功[50][51][52] 。
1小時後的3月12日15時36分,1號機組反應爐廠房發生氫氣爆炸[53]。爆炸的瞬間被富岡中繼局(位於37°17′14.7″N 140°57′4.9″E)的公共攝影機捕捉,該攝影機自2000年被福島中央電視台設置在核電廠旁約17公里處[54][55][56]。影片中的1號機爆炸發生時沒有可見的火焰,爆炸後有白煙在地面上擴散開。氫氣爆炸的原因有多種說法,如破損的爐心向反應爐廠房充滿氫氣;或進行洩壓操作時含有大量氫氣的蒸汽流入反應爐廠房的操作室[57]。
看一號機管線失靈沒灌水機會
壓力不斷上升必須洩壓
洩壓成功後一小時炸
要洩壓才能成功灌水
但洩壓氣體往外跑在二次圍阻體累積
就必須炸才有解
那炸過之後才有灌海水的機會
看看怎麼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