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寫程式」將列國中必修課吳思華:願能幫助弱勢孩子


steven.yo wrote: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符合邏輯嗎?

當然符合邏輯,
不然怎會有聯考窮人翻身論....
steven.yo wrote:
想要推廣邏輯教學,..黃金屋=22K的大學生,流浪的博士生,還是以名為教,答對=真理!.(恕刪)


在台灣(其他地方可能也是)。。。
黃金屋=加價轉手再賣

我說的是炒作房地產!
書中自有黃金屋... 倒是讓我想到「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這句話...
這種算是教條式的說法, 也對也不對, 對的地方是它以近似愚民的方式教導人
民不要犯法, 算是出發點是好的, 但實際上做不到. 若學生有獨立思考能力,
應該不難用邏輯理解這話的問題.

舉一例子, 有一程式監控 sensor 報值, 只要看到壓力值大於 50 psi
就會立刻停止加壓, 結果最後仍然發生了超壓而損壞了機構... 程式算不算
法網恢恢, 若是的話... 那機構怎麼會爆了呢?

同樣的邏輯用在期貨停損砍倉程式, 有沒有可能會失敗而沒有平倉? 結果
第二天被期貨商以市價強制砍倉, 損失更慘重?

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 真的嗎?

dancingra wrote:
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 真的嗎?

真要計較,大概沒完沒了,
要不要孝順父母,拿出個邏輯來?
沒人看到的時候,可不可以偷東西,試以邏輯論之???
cckm wrote:
真要計較,大概沒完沒了,
要不要孝順父母,拿出個邏輯來?
沒人看到的時候,可不可以偷東西,試以邏輯論之???


純聊天當然沒必要計較什麼, 但寫程式不能不計較. 一個壓控程式可以搞到超壓損傷,
或是一個損控程式可以搞到爆倉, 這是不是 "問題" 必須要論證, 有論證, 有數字,
客戶可以接受, 那就可以用. 若不行, 那就是 "問題", 必須 "解決".

要不要孝順父母, 先要有命題, 例如 "孝順父母有益於減少國家社福支出", 或是
"孝順父母會造成國家競爭力低落", 那可以來論證看看要不要孝順父母.

而 "沒人看到的時候可不可以偷東西" 這要先講清楚 "被人看到偷東西有什麼後果?"
如果沒什麼特別差異, 那有沒有被人看到就沒差別, 問題可以簡化成 "可不可以偷
東西?" (這有點類似布林代數做簡化的過程)

如果不採取理性邏輯先分析, 那大家就是感覺, 公投, 或是擲筊也可以得到 yes/no
的答案, 但是不是能針對根因有效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 會變成難以判斷. 或許問題
有解決, 但我們無法確知是不是用對方法, 更別說效度檢驗. 在問題解決上, 它就不
是一個具有因果決定性的做法, 某一程度可能是巧合解決, 也可能是另有原因我們卻
沒找出來.
cckm wrote:
當然符合邏輯,
不然怎會有聯考窮人翻身論...(恕刪)

邏輯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且不可證僞的,而不是一種經驗法則
窮人靠聯考翻身的美夢體現在解嚴前的鐵飯碗制,會背書=得天下?
人人爭取考第一名的自利行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大同世界?

齊爾-D-01 wrote:
107學年12年國...(恕刪)


我不太清楚教育部把寫程式定位成哪個等級的技術,僅針對這個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過去,我們學習的"語言"都是著重在與"人"溝通! 不管是國文、閩南語、客語、外國語(英文、日文....等),都在於建立與人溝通的管道。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腦、智慧手機的普及,讓我們的生活周遭出現了許多"可以程式化"的生活用途。比方說: 以前只能寫字,並送到印刷行大量印刷,現在幾乎家家有電腦、手機、印表機的時代,Word、PowerPoint等系統已經變成幾乎是人人都會使用到的編輯工具。

而Excel試算表軟體的普及,也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計算機、算盤或是書面記帳簿的工具。Web瀏覽器也逐漸變成每個人資訊的主要來源。更不用說通訊軟體的圖、文、影音功能,也幾乎取代傳統的書信連絡方式。

接下來的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家電、穿戴式裝置也必定會慢慢地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當,你我的身邊逐漸出現眾多的"可程式化"工具的時候,如何告訴機器,使用者的需求。甚至於"開始嘗試跟系統"溝通,而不是只有需要跟"人"溝通的時代,應該會在不久的未來出現。


雖然我們都期待,對機器講"人"的語言就可以表達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人工智慧的開發應該還需要一個世代的努力才有機會實現。也因此,未來的5 ~ 20年之間勢必會先出現過渡的"用程式語言與機器溝通"的需求出現。


Marco、Script....也好,或是簡單的Html或是JAVA小工具,已經慢慢地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當"程式語言"的撰寫與編譯慢慢簡化為樂高機器人控制系統的模式,程式語言或許就變成在你我身邊說英文一樣普及!


Coding只是跟機器溝通的工具,就像現在中小學生必學的英文一樣。就好像學英文或是國文,不見得都是為了成為文學大師或是作家,誰說學了Coding就一定要走程式工程師的路?
steven.yo wrote:
邏輯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且不可證僞的,而不是一種經驗法則

非也,邏輯只是個推演的過程,不是結果,
如果最初的假設或中間推演有誤,推演的結果就不大可能正確,
人類歷史中,科學理論被推翻是常有的事.

現今科學,還是離不開經驗法則,
否則有誰能事先料準下一個颱風走向???

窮人靠聯考翻身的美夢....

不少人抱持著這種觀點,
其中包括教育官員,學生家長,意見領袖,教師等等,當然還有學生本身,
這就是個經驗法則,是是非非可以從此論起...
JasonQ wrote:
我不太清楚教育部把寫程式定位成哪個等級的技術

所以仍然需要詳細的課綱, 我們才能知道課程安排合不合宜,
能不能達成課綱所期望的目標...


---
所以就開版文來論:

107學年12年國教課綱即將上路,為提升學生運算思維能力,教育部確定將「寫程式」列入國中必修課程

這邊我們可以推論:
(1) 教育部認為: "「寫程式」列入國中必修課程" ---> "提升學生運算思維能力"


教育部長吳思華今(30日)對於近日隨機殺人案頻傳表示,避免社會走向極端應從教育著手,
希望透過「寫程式」必修,能幫助一些弱勢、邊緣的孩子,透過專業的學習找到他們自己人生的出路。

這邊我們可以推論:

(2) 教育部長吳思華的意思: "避免社會走向極端" ---> "應從教育著手"
(3) 教育部長吳思華的意思: "希望" 透過 "「寫程式」必修" ---> 幫助一些弱勢、邊緣
的孩子,透過專業的學習找到他們自己人生的出路。

假定吳部長發言就是教育部的課綱想法, 那麼:

上述 (1) 說明了課綱目標;
上述 (2) 只是說從教育著手可避免社會走向極端 <--- 但沒講 "極端社會" 與 "弱勢、邊緣的孩子" 關係
上述 (3) 則提到幫助特定族群的孩子找到人生出路 <--- 透過「寫程式」必修, 但沒講 "出路" 是什麼

若就字論字, 那部長的說要法要通, 應先證明 "極端社會" 跟 "弱勢、邊緣的孩子找不到出路" 有關,
甚至是主因, 不知道我是不是推論得對? 如果對, 那下一問題就會是, "出路是什麼? 能不能保證孩子
有出路就不走極端?", 而進一步問, "出路若是指「以寫程式維生」才不會走極端, 那我們想知道「寫
程式」必修能給孩子什麼東西以保證出路(例如技能足供產業職位所需之水準, 以及產業有那麼大的胃
納可以吸收這些就業人潮)?"

基本上, 有些人認為是博雅教育, 有些人認為是專科教育, (1)像在談博雅/通識教育(只是一種學養),
(3)像在談專科教育(是一種可以應用實用的技能), 所以... 還是有課綱細目再論會準一點吧...
JasonQ wrote:
我不太清楚教育部把寫程式定位成哪個等級的技術,僅針對這個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過去,我們學習的"語言"都是著重在與"人"溝通! 不管是國文、閩南語、客語、外國語(英文、日文....等),都在於建立與人溝通的管道。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腦、智慧手機的普及,讓我們的生活周遭出現了許多"可以程式化"的生活用途。比方說: 以前只能寫字,並送到印刷行大量印刷,現在幾乎家家有電腦、手機、印表機的時代,Word、PowerPoint等系統已經變成幾乎是人人都會使用到的編輯工具。
而Excel試算表軟體的普及,也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計算機、算盤或是書面記帳簿的工具。Web瀏覽器也逐漸變成每個人資訊的主要來源。更不用說通訊軟體的圖、文、影音功能,也幾乎取代傳統的書信連絡方式。
接下來的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家電、穿戴式裝置也必定會慢慢地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當,你我的身邊逐漸出現眾多的"可程式化"工具的時候,如何告訴機器,使用者的需求。甚至於"開始嘗試跟系統"溝通,而不是只有需要跟"人"溝通的時代,應該會在不久的未來出現。
雖然我們都期待,對機器講"人"的語言就可以表達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人工智慧的開發應該還需要一個世代的努力才有機會實現。也因此,未來的5 ~ 20年之間勢必會先出現過渡的"用程式語言與機器溝通"的需求出現。
Marco、Script....也好,或是簡單的Html或是JAVA小工具,已經慢慢地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當"程式語言"的撰寫與編譯慢慢簡化為樂高機器人控制系統的模式,程式語言或許就變成在你我身邊說英文一樣普及!
Coding只是跟機器溝通的工具,就像現在中小學生必學的英文一樣。就好像學英文或是國文,不見得都是為了成為文學大師或是作家,誰說學了Coding就一定要走程式工程師的路?



物聯網時代,家電都變智慧了,若還需要使用者寫程式才能驅動這些家電,這些家電一定不好賣。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