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yo wrote:
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符合邏輯嗎?
當然符合邏輯,
不然怎會有聯考窮人翻身論....
cckm wrote:
真要計較,大概沒完沒了,
要不要孝順父母,拿出個邏輯來?
沒人看到的時候,可不可以偷東西,試以邏輯論之???
齊爾-D-01 wrote:
107學年12年國...(恕刪)
JasonQ wrote:
我不太清楚教育部把寫程式定位成哪個等級的技術
107學年12年國教課綱即將上路,為提升學生運算思維能力,教育部確定將「寫程式」列入國中必修課程
教育部長吳思華今(30日)對於近日隨機殺人案頻傳表示,避免社會走向極端應從教育著手,
希望透過「寫程式」必修,能幫助一些弱勢、邊緣的孩子,透過專業的學習找到他們自己人生的出路。
JasonQ wrote:
我不太清楚教育部把寫程式定位成哪個等級的技術,僅針對這個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過去,我們學習的"語言"都是著重在與"人"溝通! 不管是國文、閩南語、客語、外國語(英文、日文....等),都在於建立與人溝通的管道。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腦、智慧手機的普及,讓我們的生活周遭出現了許多"可以程式化"的生活用途。比方說: 以前只能寫字,並送到印刷行大量印刷,現在幾乎家家有電腦、手機、印表機的時代,Word、PowerPoint等系統已經變成幾乎是人人都會使用到的編輯工具。
而Excel試算表軟體的普及,也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計算機、算盤或是書面記帳簿的工具。Web瀏覽器也逐漸變成每個人資訊的主要來源。更不用說通訊軟體的圖、文、影音功能,也幾乎取代傳統的書信連絡方式。
接下來的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家電、穿戴式裝置也必定會慢慢地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當,你我的身邊逐漸出現眾多的"可程式化"工具的時候,如何告訴機器,使用者的需求。甚至於"開始嘗試跟系統"溝通,而不是只有需要跟"人"溝通的時代,應該會在不久的未來出現。
雖然我們都期待,對機器講"人"的語言就可以表達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人工智慧的開發應該還需要一個世代的努力才有機會實現。也因此,未來的5 ~ 20年之間勢必會先出現過渡的"用程式語言與機器溝通"的需求出現。
Marco、Script....也好,或是簡單的Html或是JAVA小工具,已經慢慢地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當"程式語言"的撰寫與編譯慢慢簡化為樂高機器人控制系統的模式,程式語言或許就變成在你我身邊說英文一樣普及!
Coding只是跟機器溝通的工具,就像現在中小學生必學的英文一樣。就好像學英文或是國文,不見得都是為了成為文學大師或是作家,誰說學了Coding就一定要走程式工程師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