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Kill Taiwan?! HTC要加油了~

aerlice0122 wrote:
最新一期《今周刊》以...(恕刪)


因為你資訊不夠全面,所以你覺得報導不切實際但現實是...

請參考日經技術在線的網路新聞報導:

「這一天終於來了!經歷兩年佈局,三星(Samsung)在攻陷台灣DRAM、面板產業之後,劍鋒直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18吋設備廠戰 三星強攻,台積電難施力

  現場,要回到2011年11月,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校園裏,一座18吋晶圓廠廠房正加緊趕工,其中兩間無塵室已開始運作,台積電派出最優秀的工程師,和三星、IBM、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英特爾(Intel)等公司,共同研發下一代的18吋晶圓生產線。

  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線,一條生產線必須用到120台不同的半導體設備;機臺設計逼近物理極限,不只晶圓面積更大,線路寬度直接挑戰10nm,離理論上,半導體線寬7nm的極限,已經不遠。

  「開發18吋技術極為昂貴,沒有一家公司能獨力負擔」,愛美科前總經理莊學亮說。因此,參與開發計劃的公司,將投入44億美元。

  然而,什麼樣的半導體機臺會雀屏中選?

  這場合作,大家都小心翼翼,台積電工程師出發前,董事長張忠謀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批人會不會被(三星)挖走。」為了保密,這批工程師只專注在驗證新製程用的機臺。

  在阿爾巴尼分校的實驗室,充斥著諜對諜的詭異氣氛,根據Sematech的資料,不少原本計劃合作計劃因為涉及各公司的機密,沒人願意參與,最後「倒掉」,各公司甚至連外派的技術人員都防,有些公司的外派人員甚至無法連回公司網路,所有討論都要靠內部人員遙控,就是怕機密外洩。

  這一天,卻傳回令人緊張的消息,第一批入選的設備名單揭曉,10台入選的機台中,竟有兩台是南韓半導體設備商。

  台積電內部大為緊張,因為三星再次祭出垂直整合策略,用半導體設備建立和台積電競爭的門檻,這一塊,卻是台積電難以著力的「弱點」。

  過去,「南韓半導體設備製造的實力落後美國、日本」盈球半導體總經理何志榮觀察。開發半導體設備不只比技術,更比財力,「有不少南韓半導體設備公司,生產出設備後,反而倒掉」,他觀說道。

三大因素合圍 半導體設備變最終決勝點

  為什麼南韓半導體設備商突然打進尖端生產線?

  原來,過去兩年三星不斷投資,入股南韓的半導體設備廠,把原本和日本合資設立的半導體設備公司變成三星獨資,並把三星內部發展的尖端技術,全移轉到這些子公司。

  南韓其實是有計劃地用台、日的力量,替自己培養設備商。一位半導體工程師分析,半導體和LCD許多製程共通, 三星就要求奇美電等協力廠,「要拿三星訂單,就要用南韓設備」,三星靠友達、奇美電養出一批韓系設備商之後,再把自己的研發成果替這些南韓供應商升級,變成和台積電較勁的先鋒部隊。

  「這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清大工業工程系特聘教授、智慧電子國家型計劃產業推動召集人簡禎富說,三大因素合圍,讓半導體設備變成三星和台積電競爭的決戰關鍵。

  原因一:摩爾定律逼近極限。過去台積電能享受接近五成的高毛利率,係因台積電先進製程上不斷「超車」,降低成本綁住客戶,過去晶圓生產成本一年降幅幾可達29%,但隨著摩爾定律逼近極限,維持成本優勢日益困難。

  原因二:一線設備商整併。這兩年,有能力開發先進製程的設備商越來越少,未來設備商將有更大的主動權。

  2010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商更發生多次購併,雖然有能力投資18吋廠的公司只剩12家,部分先進製程技術,設備商卻可能只剩一、兩家,未來同樣一台設備,會比現在貴上一倍,「18吋廠省下的成本效益,可能會被增加的設備成本吃掉,」簡禎富分析。

  要喝牛奶不見得要養牛,但如果全世界只剩一家牧場,牛奶的價格,恐怕就是由牧場決定。

原因三:半導體技術改變。簡禎富分析,半導體技術改變,也會改變半導體設備產業的競爭局勢。

  過去只比誰能把邏輯IC做得更小,這個領域,全世界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公司掌握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但是,當摩爾定律走到盡頭,將比較誰能用半導體更有效的生產微機電、天線、類比電源等領域「,這些領域需要的設備就不一樣。」三星在此時切入設備產業,正好可以搶先卡位這塊新商機。

  如果無法再快速降低成本,晶圓代工將變成成熟產業,「台積電的核心能力會跑到設備商身上去」他分析。

  一旦三星打入18吋設備供應鏈,不但自己掌握關鍵設備,還可以把舊的機臺賣給對手,最新的機臺留給自己用,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

  英特爾也長期投資半導體設備商,甚至可以用比別人舊兩代的機器,調整後,做出最先進的製程。

三星催生新標準 台積電成本優勢恐受打擊

  一位外資半導體分析師觀察,三星的策略,就是透過合作,讓自己的關鍵技術成為標準,再將自己的優勢技術放在機臺裏打進去,換得別人無法取代的領先技術,「重點是,三星想攻的優勢技術是什麼?」

  2011年11月,三星掀開的牌,已經透露了一部分答案,其中一台獲選加入研發計劃的機臺,是用於最先進製程的矽鍺加工機臺。這種技術,是用於生產手機晶片的關鍵技術,是無法繞過的關鍵技術,目前台積電內部近年唯一曾驗證過、差點購買的一台南韓機臺,就是用在這個製程上,在這個領域,南韓的競爭力,已有全球一線水準。

  晶圓製造的九百多道程序裏,只要有幾道被三星掌握,就將影響台積電的成本結構競爭力,而且,三星擅長借力使力,「他們會要求IC設計公司,你要打入我的手機供應鏈,就要用我的晶圓代工製程,」一位半導體業者透露,三星重施垂直整合戰法,夾擊台積電。

台積電罕見動起來 找設備商合作設計新機臺

  嚴重的是,台灣的半導體設備供應鏈沒有能力跟著台積電,抵抗三星攻勢,「過去台積電認為這不是本業,不應該投資,」一位台積電員工觀察,而且,開發設備後,如果其他半導體業者不採用,根本沒有經濟效益,這一次,台灣只有家登精密開發出的晶舟(放晶圓的盒子),打入18吋前端供應鏈,跟韓商相比,開發難度有一大段距離。

  而且,堅守本業,讓台積電多次錯過投資半導體設備的機會,像家登精密,曾一度找台積電投資被拒,最後卻獲得英特爾注資。

  較容易的檢測、封裝領域,台灣還有業者能生產設備,但在困難的前段製程,幾乎是一片空白。少了自己的半導體設備產業鏈,台積電可能會暴露在三星的威脅下。

  2011年開始,台積電動了起來。12月2日,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左大川宣佈,台積電將派工程師到各設備商,合作設計未來台積電使用的先進機臺,「這是過去10年沒有過的事」,一位半導體業者表示,但即使是有經驗的業者,設計新的機臺,至少要耗時兩到三年。

  現在,三星打造的半導體設備艦隊已經成形,用過去打垮DRAM產業對手的策略,和台積電對決,2012年,三星在晶圓代工領域投入7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為了維持成本優勢,台積電必須和三星合作開發新製程,同時,台積電卻又必須小心,別讓三星的陣營逐步的壯大,現在開始,每一步決策都非常關鍵。

  台灣該如何保護這條台灣高科技產業最重要的旗艦?面對新的棋局,台灣半導體設備業又該如何發展?這不只是台積電的問題,更是台灣科技產業政策該嚴肅思考的問題。

異鄉苦工 wrote:
怪了 韓國人最讓人討厭的不就是
不管他們的東西再爛 技術再差
就是一個勁的挺
那沒有那麼好的產品我們還挺
那不就跟韓國人一樣了嗎

如果東西真的差 大家都不支持 那還有話講
現在的紐萬對S四 甚至用奶油蝶對S四 熟優熟劣
SO 韓國品牌在自己國家佔盡主場優勢
反觀在台灣?

好比兩邊棒球在台灣比賽
結果在國內的主場
本地球迷還一堆幫對手隊加油打氣
對自家球隊 噓聲 丟罐頭 一樣的道理

一堆目光淺 格局小
只看自身一時的利益跟好處
難怪一堆人不是跑去"異鄉"謀出路 就是花更多時間超時當"苦工"
小心不要反而被Asus低價平板給滅了。

接下來進入台廠最擅長的價格戰時代。

三星電腦奄奄一息是為何?
北韓領導金正恩:蝦?HTC被幹掉,那我預購的新一怎麼辦?
(來人啊~~把我的無線發射器拿來,送南韓一顆核蛋蛋)
另外派一支特遣隊把少女時代給我通通活捉XDD...
台灣撐住~~我來了

異鄉苦工 wrote:
整天國產國產
到底是...(恕刪)


我認為你講的很多都是原罪

1.工時長,這想這從我們的上一代就是這樣子了吧,因為這是台灣人勤勞的個性,
台灣上一代有多少人注重生活品質,近來台灣的生活從有週休二日,才開始有
很多人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吧,但台灣的職場已經根深蒂固過去的模式,所以為什麼
有些好的公司會開始要求員工幾點以前要下班,但有的員工還是要三催四請才會下班,
一個開發中國家要進入到已開發國家的相關制度(與社會發氣),是需要時間去改變的!

另外工時,那你可能沒有常常半夜收到日本的客人或供應商mail吧,那才叫做工時長吧
他們有加班費嗎? 沒有!

2.薪資底 台灣是屬於無天然資源,無龐大市場的國家,大多公司都是靠出口維生,而10年
前台灣公司選擇代工業發展,大家應該都知道代工的毛利有多低,當你的毛利低,就代表
你的賺的少,這樣要怎樣高薪呢?所以我們要漸漸走向品牌路線,賺取高毛利,進而可以整
合台灣最強的中小企業,台灣所有的零組件能自給自足,不須外購,形成一個強勢的供應鏈
,但如果台灣沒有了品牌,台灣中小企業的零組件廠商,又還是只能讓外國企業牽著走吧.

3.台灣廠商沒有人情味,恩 可能你遇到的可能都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生的廠商,三星或很多外國品牌
很會在表面上討好消費者沒錯,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們面對廠商有多強勢,有多麼看不起台灣的公司吧!



4.高房價這到是真的,但現在有哪個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日本/上海/香港..),房價不高阿;我看到正面
的是至少我們的央行總裁有在努力抑制高漲房價吧,我們過家部分有權力的公僕有在努力!




韓國人拼了命要支持國貨,
你可以說他們非常盲目,沒錯!!他們就是這麼盲目的愛國~
亞洲金融風暴發生,韓國的銀行被IMF接管,在他們心目中,是莫大的恥辱
因此,非常多的韓國人拿出了他們的黃金,來幫助韓國度過難關,
而他們也提前了2年8個月還清了國家的債務
我相信要是別的國家的人民,大概就是拼命的去買黃金存起來保值吧
不得不佩服韓國人這一點,大概也只有他們的人民會這麼做!!
韓國銀行被IMF接管

韓國人捐獻黃金救國

也因為韓國的民族自覺,盲目般的愛國,使得他們現在變成世界上第15大經濟體,世界第7個已開發國家
不要以為這些排名好像沒什麼,要知道,10多年前他們是一個瀕臨破產的一個國家
能夠爬到這樣,除了政策之外,最大的助力就是盲目般的愛國

台灣人是不可能盲目般的愛國,其實也不需要
台灣能夠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東西不是太多
但至少不要讓別的國家的人覺得:
"你們自己國家的人都不支持了,憑什麼要我來買"
己回報,請鎖文

發文版規第二條
2. 為避免討論區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請勿轉貼新聞性的文章或報導。
這....發對版嗎 @@
說難聽點自己能做好就不用整天被迫妄想...
那些被三星打敗的到底是真的被三星做掉
還是自己本來就不求上進甚至自己打自己內耗呢?
希望HTC加油囉!!

ntr1656 wrote:
己回報,請鎖文發文版...(恕刪)

這因該不是會引發爭議的文章,因為這是事實呀! 01鎖文的話,才會不會讓人不經意猜想01是否有鬼或不可告人的祕密。

xxangel wrote:

這種文跟手機板什麼關係?
該不會以為三星就一個手機部門吧?
愛國論就是01的HTC板最不營養的文.......




danechang wrote:
其實你可以去google一下三星財報。這都是公開的消息。 三星手機移動裝置和晶片的營利佔了三星集團超過三分之二。 最近這個部門老大還被升為共同ceo。

這是網路上摘下來的,是在中國網站上找的詳細數字。

"2012全年净利润为23.85万亿韩元(222.7亿美元),上一财年为13.76万亿韩元(128.5亿美元)。

4,来自移动设备业务全年的运营利润为19.44万亿韩元(181.5亿美元),上财年为8.12万亿韩元(75.8亿美元)。

2012總集團淨利是23.85萬億。 移動設備就貢獻了19.44。

這個比重很嚇人吧。



剛剛算過, SAMSUNG 的獲利 81.51% 與手機相關....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