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3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II

西布克F91 wrote:
我覺得這篇文章說得很清楚了


這篇文章是記者寫的,完全沒記載環委對電廠的意見,
裡面也完全沒寫為什麼兩屆環委對同樣問題看法不同.
環評委員大換血,這種消息似乎無法引起社會廣泛注意
當初換名單,有人就提出爭議了

新任環評委員名單出爐 民間委員僅一位獲留任

其中吳義林為唯一獲得續聘的民間委員,理論上可續任但未獲續聘的6位環評委員為:王价巨、鄭明修、劉益昌、王文誠、劉小如、李克聰。

這樣的結果遭到各界議論,認為上述委員因為在觀塘案(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大力杯葛行政院干預有關。回顧2018年9月12日第337次環評大會審查觀塘案,鄭明修、王价巨、李克聰、王文誠、劉希平5人選擇退席,讓出席委員只剩下10位,不足全額21名的半數,因此流會。而2018年10月3日第339次環評大會,原預定要繼續舉行觀塘案的內部討論與決議,在民間學術委員紛紛不出席的狀態下,也只有8位環委到場而流會──其中吳義林、高志明及徐啟銘3位以曾參與中油委託案而迴避;而鄭明修、李克聰、劉希平、王价巨、王文誠、劉小如、劉益昌、李公哲、李錫堤均缺席。
------------------------------------------------

每個學者都有自己的專業與看法
我個人認為在沒有確實證據前,不應該去質疑委員的操守

但是政府在選擇新環委的時候,是否會挑選想法比較接近的學者?
特別是在兩年任期要通過的環評案都已確定的情況下!

舉例:
上一屆有一個環委專業在文化範疇, 而這一屆並沒有這部分專業的學者,
而森霸案被挑戰的一個主項就是開發基地位於西拉雅國家風景區
而環保署的回應是
環保署考量文化部也有文化資產審議機制,所以這一屆環委不選擇此一專長學者
這合不合理, 就留待大家自由心證了
江啟臣領銜推動公投綁大選」公投

立法院去年修正通過「公投法」,將公投與大選脫鉤。國民黨主席江啟臣
今天(18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國民黨將提出「公投綁大選」公投,力拼明年
8月公投日時投票,恢復公投綁大選,還權於民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8日上午與國民黨革實院院長羅智強、負數票協會
理事長張天鷞、「以核養綠」公投提案領銜人黃士修等人一同舉行記者會,
江啟臣表示,立法院好不容易在2017年修法解套鳥籠公投,並在2018年
選舉時舉行修法後首次公投,但民進黨政府發現公投結果事態不對,因此,
以黨意凌駕民意,去年再次修改公投法,在立法院偷渡、逕付二讀,讓
公投不只回到鳥籠、更回到鐵籠。

江啟臣宣布,國民黨將推動「公投綁大選」公投,由他擔任提案領銜人,
呼籲全民一起連署,讓此案在明年8月公投日進行投票,拿回人民的直接
民權。





為了要刷存在感Po這個無關主題的公投?是打算自爆這棟樓嗎?
stunmaker wrote:
江啟臣領銜推動「公投(恕刪)
SORA-TATA wrote:
為了要刷存在感Po這個無關主題的公投?


無關主題? 閣下不知道公投攸關核四的命運?

你看看你自己訂的標題是什麼?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本文應該是探討真相,而不是探討公投。
因此文不對題啊!!

stunmaker wrote:
無關主題? 閣下不知(恕刪)
SORA-TATA wrote:
你看看你自己訂的標題是什麼?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是的,標題就是核能!
核電先算便宜的發電成本,幾年後再追加算誰的?
核後端費用重估後,總費用由2008年的3,353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4,729億元,換算至今年底,約有339億元的差額,須在2025年前逐年提撥補足;今年將2018到2020年三年度的242億先行提撥,後續還有97億元在未來五年攤提
經濟部今(14)日召開今年度第二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拍板今年10月至明年3月的平均電價不調整,創下史上首次電價「連五凍」。經濟部指出,雖然疫情使全球國際能源價格走跌,但考量未來油價上漲趨勢,再加上核後端基金增加242億列入發電成本,一增一減之下,決議電價不調漲。

經濟部依「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計算公式」每年在4月及10月檢討電價,明定調幅上限為3%。經濟部說明,雖然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處於低檔,降低台電發電成本,但考量明年油價將緩步上升,且台電核能後端營運總費用重估後逐年足額提撥,本次認列242億,使售電成本增加,因此決議電價不動,維持每度2.6253元。

至於明年電價走勢,台電財務上有三大變數,除了一、影響電價成本的能源價格呈上漲趨勢之外,再加上,二、未來五年須逐年認列核後端基金,以及三、今年電費紓困可能超過200億元規模,都將是明年4月電價調整與否的影響因素。

在燃料成本方面,經濟部表示,依美國能源資訊署9月最新預估,今年全年油價為每桶42美元、明年全年油價約每桶50美元,未來油價有緩慢上升趨勢。

核後端費用重估後,總費用由2008年的3,353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4,729億元,換算至今年底,約有339億元的差額,須在2025年前逐年提撥補足;今年將2018到2020年三年度的242億先行提撥,後續還有97億元在未來五年攤提。
為提列核電廠除役經費 國內電價連5凍無法降價
經濟部今(14)日召開109年第2次電價費率審議會,依據電價計算公式及調整機制,檢討台電公司各項成本及合理利潤,最後確認今年下半年電價維持不變,為連續5度不調整。

經濟部指出,雖然上半年至今國際油價處於相對低檔,使台電公司燃料成本下降,不過台電配合核能後端營運總費用重估後逐年足額提撥,使售電成本增加,且未來油價有緩慢上升趨勢,審議會考量電價穩定為優先,因此決定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2.6253元/度。

依「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計算公式」,電價調整頻率為1年檢討2次,原則為4月及10月進行,且明定平均電價調幅最高3%。經濟部表示,燃料成本是影響電價的主要因素,雖然今年國際原油價格大降,但依美國能源資訊署(EIA)9月最新預估,2020年全年油價42美元/桶、2021年全年油價約50美元/桶,未來油價有緩慢上升趨勢。

另外,核能後端營運總費用重估後,總費用由97年預估之3,353億元增加至106年預估之4,729億元,須自109年至114年逐年提撥,109年將提撥107年至109年共242億元。
有新訊息出來了
2025~2035的電力規劃


2026部分跟樓主之前畫的圖差異很大說
  • 29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