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安稱博士論文「被引用4千多次」 網抓她偷天換日:是指導教授的啦文|張有君 攝影|翁睿坤Mirror Media高虹安稱博士論文被引用4,500多次,被網友抓包「偷天換日」,根本是指導教授的論文。(本刊資料照)高虹安遭爆出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後來又因失言風波整起事件炎上,沒想到她宣稱博士論文,被全世界學術單位引用超過4,500次,現在被網友抓包「膨風」!有網友尋遍網路,發現高所說的「博士論文」,根本是其指導教授「Jay Lee」的論文,而高僅是裡面團隊的一份子;就連路透社前記者孟買春秋也指出,猜測高應該是研究助理,別誤會了。網友Khiong Ng在臉書上找到高虹安稱被引用超過4,500次的博士論文「A cyber-physical systems architecture for industry 4.0-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J Lee, B Bagheri, HA Kao - Manufacturing letters, 2015」,赫然發現這篇根本不是高的論文,而是其指導教授「Jay Lee」的。網友Kiong Ng指出,雖然高虹安也算是團隊的一份子沒錯,但是最好掂掂自己的份量,別講大話把老師的credit佔為己有「犯學術圈大忌」;Kiong Ng猜測,高在團隊裡面僅是打雜的小研究助理。網友Kiong Ng續指,高虹安的博士論文被引用次數少就算了,連文獻格式都不一致,明顯自己都不是很在乎論文的品質「就是一篇單薄而且品質不好的博士論文」;Kiong Ng強調,高的博士論文內,連Jay Lee的文章都沒提及,高只是把幾個老的資料拿來重新做分析,分析的方法也就是機器學習的幾個方法拿來套著用,一般資工系的學生就可以做了。而孟買春秋也在臉書上補充,高虹安所稱被引用4,500次的博士論文,其實是Jay Lee、一個印度裔學生與高虹安3人共同發表,高在裡面實則排名第三,應該是研究助理,請大家不要誤會了。孟買春秋也在文末大酸高虹安「指導教授的文章被轉了4千多次,學生與有榮焉不行嗎?」,讓網友們笑翻,紛紛留言「有做過研究寫過paper的都知道,只有通訊和第一作者有學術業績上的意義,第二作者以後的人都是擺好看的而已」「她說被用了4,500次,實際只被用了22次」「她自己的論文就被引用22次而已啊…」「我有個朋友只是幫忙把紙本keyin成電子檔,也列為作者之一」。更新時間|2022.09.22 11:17
高虹安「戰校」惹議 同樣北一女、台大學歷的苗博雅發言被讚爆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認為,盲目的學歷主義,是許多台灣社會亂象的根源,成績就是個數字,可以拿來自我提醒,但不能成為看不起別人的理由。(資料照)2022/09/21 13:45〔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被爆博士論文涉嫌抄襲,昨開記者會秀出台大、北一女的優秀學歷,並酸「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才要去做台大碩士灌水」,引發戰校質疑;同樣有著北一女、台大學歷的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發文表示,盲目的學歷主義,是許多台灣社會亂象的根源,成績就是個數字,可以拿來自我提醒,但不能成為看不起別人的理由。苗博雅表示,她過去認為之所以能考上北一女、台大,都是因為靠自己的才智與打拚,直到上了大學,拓寬學識與眼界,才了解到能考上北一女中、台大法律,除了自己的努力,還有幸運,以及許多人的支持,不是全靠自己。苗博雅指出,高中時期北一女學費一學期才8000多,但每間教室,早就全部配有2台冷氣、投影機或電視,學校老師基本都有碩士學歷,至今很多學校仍無法班班有冷氣,還有很多偏鄉找不到老師;念台大法律系時,每學期學費才2萬5,讀4年才20萬,但4年畢業修超過148個學分,還這麼便宜,主要是因為國家有很多補助。苗博雅說,全國的納稅人,99%都不會讀北一女、台大法律,他們的子女也未必有機會讀北一女和台大,納稅人如此慷慨,用稅金補助教育,讓學生擁有與付出的學費不成比例的資源,因為納稅人相信學生很優秀,培養起來對國家社會有好處,所以才大手筆補助所謂的菁英教育。但苗博雅反問,我們真的很優秀嗎?我們能入學,並不因為我們的品格特別高尚,也不因為我們是一群特別好的人,純粹只是因為我們比較會考試,考試的分數高低,跟人的品質是否優秀,並沒有必然的關係,她也很清楚,若自己並非出生在台北的普通中產家庭,而是出生在教育資源匱乏的偏鄉,應該沒機會念到北一女、台大。苗博雅認為,很多更聰明、努力的人,卻因為出身境遇不同,沒有資源和機會,我們受了許多素昧平生者的幫助,加上一些幸運,才有機會成為所謂「名校畢業生」,若在名校畢業之後,以為都是自己的功勞,成天只想著打名校畢業的頭銜,能獲得多少好處、獲取多高的薪資,就辜負了納稅人的期待和信任。苗博雅表示,當然可以榮譽,但在自利之餘,別忘了還有社會責任,我們從小踏入這個升學體制,成為學歷主義的既得利益者,是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用什麼角度看待這個體制,可以成為體制的擁護者,繼續複製、強化學歷主義,也可以選擇不一樣的路。苗博雅建議,在賺大錢之餘,撥出一點時間、心力,關心公共事務,回饋曾經幫助過的全體納稅人,將我們的幸運分享給需要一點運氣的人,一點點付出並不難,這是我們能給曾經投資過菁英教育的納稅人,最基本的回饋,希望她的看法能夠消弭一些學歷情結、名校情結。
高虹安論文案扯出失言爭議 林飛帆:有柯文哲影子作者 芋傳媒 發表時間 2022-09-22 17:02圖片來源:中央社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被指博士論文涉抄襲,之後又因學歷說道歉。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今天說,現在大家討論高虹安失言,就不去討論論文本身涉及學術倫理問題,整個模板與套路,跟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做法有點相似。高虹安昨天為學歷說澄清,她說,只是想強調「自己不是林智堅」。林飛帆表示,即便是林智堅都不應該受到這樣的踐踏與對待。高虹安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她 20 日開記者會自清,提及「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才要去做台大碩士灌水」;高虹安 21 日透過影片,向中華大學師生致歉。林飛帆中午接受震傳媒專訪,被問到高虹安論文事件是否是民進黨發動時表示,民進黨沒有必要做這件事,高虹安論文先前網路上就陸續有討論,被拿出做討論是勢必的。這涉及學位取得的正當性,是否有學術抄襲、學術倫理問題,交給學術倫理審查委員會審定。林飛帆表示,民進黨推出的參選人也是高度被檢驗,例如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為論文案選擇離開桃園市長選戰,高虹安論文事件也應比照相同態度,逐字逐句向大家說明。民進黨願意接受選舉攻防的結果,其他政黨也是一樣,就是標準要一致。高虹安昨天接受媒體專訪,談到「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才要去做台大碩士灌水」這番言論,只是想強調「自己不是林智堅」。林飛帆表示,能夠進到台大、所受到的照顧,比其他很多人要來得更多,「妳可以對自己的成就有驕傲感、有自傲感,但不要以自己的成就去踐踏其他人」,即便高虹安要澄清自己所講的對象是林智堅,不是針對中華大學,他不認為,林智堅應該受到這樣的踐踏與對待。對於高虹安道歉,林飛帆表示,高虹安道歉是正確的作法,這整件事情看下來有點「柯文哲的影子」;回顧柯文哲過去不管是失言或講錯話的處理其實是同一套做法,當話講出去,變成眾矢之的,就辯稱不是自己原本的意思,都是別人斷章取義。林飛帆認為,現在大家討論高虹安失言,就不去討論論文本身涉及學術倫理問題,整個模板與套路,跟柯文哲的做法有點相似,他不認為這是好的做法。林飛帆表示,高虹安道歉是應該的,相信高虹安講這些話對中華大學或學生是有傷害的。從論文涉及抄襲到失言風波,是否有藉此轉移焦點的企圖,他認為是有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談及高虹安為論文案落淚時,以「惡霸流氓要強姦女生」比喻高虹安遭圍剿,林飛帆表示,柯文哲講性侵,是有意的,讓輿論的討論都在「性侵」這兩個字,這就是柯文哲的標準套路。(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柯文哲舉高虹安像被「惡霸性侵女生」沈慧虹:說越多扣分越多潘永鴻2022年9月22日 週四 下午12:11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新竹報導越幫越忙!繼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失言貶低中華大學夜間部,身兼民眾黨黨主席與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今(22)日再度發表爭議言論,用「惡霸性侵女生」為高虹安被炎上抱屈,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直言批評,柯文哲的說法非常無知而且野蠻,請柯文哲不要把女性的傷痛當作政治口水,柯文哲說越多扣分越多,她也呼籲高虹安,應勇敢承擔政治人物可以接受公評檢視的責任。高虹安有關中華大學夜間部的失言風波,遭媒體揭露是在中華大學學生會要求下才「被動道歉」,昨日節目專訪仍說,「是被帶風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絕對不會歧視中華大學、像我們新竹也有世界高中,我有去世界高中演講鼓勵他們」,頻頻失言。沈慧虹直言,高虹安至今仍不了解民眾的憤怒,她鼓勵所有努力學習的孩子,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另外,柯文哲形容高虹安是因為「問心無愧」,才對研究論文的文獻二次加工,沈慧虹回應,學術論文不是維基百科、誰想改就改,她也呼籲高虹安要面對問題,不要逃避,請對選民說清楚為什麼要增添修改。而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批評沈慧虹只有林耕仁的十分之一,沈慧虹也表示,張善政自己的抄襲問題尚未說清楚,而新竹地方都知道林耕仁議員做生意比當議員還認真,當了24年議員卻對市政建設沒有什麼貢獻,沈慧虹強調,自己會繼續努力端出政策牛肉,讓選民看到她的專業和認真,也相信新竹市民會做出明智選擇,不會被一個不清楚這座城市的人左右看法。沈慧虹推九大關埔亮點建設 教育、交通、生活機能全包沈慧虹推出九大關埔亮點建設,包含中小學+1,增設公托、公幼,辦理夜間臨托,全區空橋新建,輕軌雙線,埔頂路拓寬,慈祥路慈濟路延伸公道五,建設關埔二期,科管局增設市府專案辦公室,從教育、生活機能、交通、都市計畫全面打造關埔宜居生活圈。沈慧虹指出,關埔地區是近年來新竹人口急速成長的區域,有移居、高所得、園區人三特性。過去國民黨在關埔一期沒有留下公共建設空間,也沒有規劃好基礎設施。這8年,市府團隊努力補救,如新設關埔小學,翻新關東國小校舍、新建光武國中校舍、改造關新公園、升級長春公園、建置關埔綠園道、迪卡儂招商成功、改造慈雲路停車場、新建身心障礙者就業綜合大樓等,提升關埔生活品質。沈慧虹強調,竹科生活圈特殊、因應關埔二期、太空產業發展將會帶動人口再次成長,她推出全新九大關埔亮點建設提前做好準備。沈慧虹表示,關埔再新設一所中小學,提前因應關埔二期人口、分流關埔一期學童;公托、公幼數量加倍外,將在身就大樓新設臨時托育中心,並推出夜間臨托服務,讓爸媽有更多神隊友來協助,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沈慧虹宣布,將推動全區空橋,以公民參與、最快速度新建。她談及,今年5月市府就承諾啟動空橋規劃,未來她上任後將尊重並依循都市計畫蓋空橋,充分尊重居民意見,決定最具共識的興建方案,預計最快明年即可動工。沈慧虹首度公開輕軌雙線進關埔,關埔地區是連接園區、竹北、市區的重要樞紐,也是整體輕軌計畫最重要的區域之一,未來輕軌會走進關埔地區,成為在地居民準時、安全、舒適的好夥伴,也會紓解整體光復路、慈雲路等重要道路車流,讓回家變得更簡單。此外,將拓寬埔頂路至30米,並將慈祥路、慈濟路延伸公道五路,未來出門、回家都有新的道路選擇,減少壅塞,分流園區與生活圈的車流。最後,在都市計畫面,沈慧虹強調,她將持續推動關埔二期都市計畫,並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內增設市府專案辦公室,透過與園區廠商、科管局、市府三方直接協調,將更有效率解決竹科需求與周邊生活圈議題。圖片來源:沈慧虹團隊提供。
柯文哲性侵說 黃珊珊:比喻不當NOWnews 2022/09/22 12:16(7小時前)▲針對柯文哲形容高虹安就像「惡霸流氓要性侵一個女生,女生為了抵抗咬他一口,結果現在每個人都說妳為什麼咬人?」的說法,黃珊珊也為柯文哲緩頰,直言「邏輯是對的但比喻失當。」(圖/記者丁上程攝,2022.09.22)▲針對柯文哲形容高虹安就像「惡霸流氓要性侵一個女生,女生為了抵抗咬他一口,結果現在每個人都說妳為什麼咬人?」的說法,黃珊珊也為柯文哲緩頰,直言「邏輯是對的但比喻失當。」(圖/記者丁上程攝,2022.09.22)身兼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2)日積極維護同黨的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並形容高虹安現在遇到的狀況,就像是「一個惡霸流氓要性侵一個女生,女生為了抵抗咬他一口,結果現在每個人都說妳為什麼咬人?」此番形容一出也引發各界議論是否是失言,就連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也替柯文哲緩頰,強調「邏輯是通的,但比喻不是很恰當」。黃珊珊今日上午受訪時被問到柯文哲的「性侵說」時,黃也為柯緩頰,表示「比喻不是很恰當,但是邏輯應該是對的。」黃珊珊說,做賊喊抓賊,但重點是誰是那個賊?「我們希望事情應該看本質,而不是去看雙方互相撕咬,都不是好事。」至於針對高虹安博士論文與「戰學歷」相關議題,黃珊珊則表示,高虹安是一個非常努力且靠著自己的本事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她在捍衛自己的權利,這也是她應該要有的主張,但是他的措辭的確會造成一些,可能原意不是這樣,被斷章取義、扭曲。「我覺得措詞不當這是她的錯,不過這件事情上,高虹安所有的準備都是值得讚賞的。」黃珊珊說,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應該捍衛自己的權利,外界也不應該用斷章取義去扭曲別人的原意,「不要用任何意識形態,或者是因為高虹安委員現在是很被看好的市長候選人,所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做抹黑打壓,我覺得這個都是非常要不得的。」
柯文哲稱「惡霸強姦女生」挺高虹安⋯沈慧虹批「無知野蠻」、周玉蔻:傷害的是高虹安還沾沾自喜?!2022.09.2216:53pm文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劉秀敏柯文哲以「惡霸強姦女生」形容高虹安論文涉抄襲及學歷歧視爭議,民進黨新竹市長沈慧虹批評柯的說法「無知且野蠻」;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也直言:「這種不堪字眼,傷害的是高虹安本人,柯文哲還沾沾自喜?!」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遭爆論文涉嫌抄襲,高虹安召開記者會反駁時卻稱「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引發學歷歧視爭議,高虹安道歉後又在接受節目專訪時淚灑現場,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2)日受訪則以「惡霸強姦女生」的不當言論為高虹安抱屈,再度掀起熱議。對於柯文哲的說法,民進黨新竹市長沈慧虹批評「無知且野蠻」;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也直言:「這種不堪字眼,傷害的是高虹安本人,柯文哲還沾沾自喜?!」
柯文哲「惡霸強姦說」 王婉諭斥極不恰當:在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柯文哲用「惡霸流氓要強姦女生」形容來替高虹安叫屈,王婉諭痛斥極不恰當。翻攝王婉諭臉書2022-09-22 16:46(菱傳媒/台北報導)身兼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為黨籍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叫屈,今早(22日)受訪時以「惡霸流氓要強姦女生」形容。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痛斥,是極為不恰當的比喻,更是在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柯文哲不但是累犯,對於這些狂妄的發言更是毫無悔意。王婉諭今日下午在發書發文表示,看見柯文哲市長用這樣的語句來類比近日風波,真的是傻眼至極,「這不但是極為不恰當的比喻,更是在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她認為,公眾人物、政治候選人的行為和舉止,本來就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場合中受到檢驗與公評,在不涉及無關公共討論的人身攻擊之上,都是政治人物必經的受檢驗過程,這與性侵受害者的處境完全不相同。王婉諭說,而且在這次事件中,也引發許多人分享自身求學的經歷,並開始省思台灣教育長期以來「考試至上」、「戰學校」的風氣,這些評論與觀點,也不該完全跟惡霸劃上等號。她細數柯文哲這幾年關於性別意識相關的失言,早在2014年,就曾說過參選人「年輕漂亮,適合坐櫃檯或當觀光局代言人,不適合當市長」,後續也有「婦產科就是在女人大腿間討生活」、「30% 女性未婚是國安危機」、「女生素顏上街很嚇人」、「陳菊是比較肥的韓國瑜」、「有些人是素珠,不該演成林志玲」等。「過去這幾年來,柯文哲不但是累犯,對於這些狂妄的發言更是毫無悔意。」王婉諭指出,2017年柯文哲曾脫口而出「這就是被強O比被誘O便宜」,完全不將性暴力的嚴重及帶給被害人的傷害當一回事,隨口就拿來跟不相關的事情作不當比喻,當時就引發輿論大力撻伐,後來柯當眾表示「我道歉,下次要注意」,不料5年後,又再次故態復萌。王婉論批評,台北市政府雖然有性別平等辦公室,但柯文哲身為首善之都的市長,言行之間卻未展現出對性別平權的理解與重視。「我認為柯文哲應該更加謹慎自我約束,提升性平敏感度,才能讓台北市成為一個更加共融、平等的城市,並增進台灣公共輿論的討論品質」。對於外界批評柯文哲失語,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回應表示,柯文哲實在看不過去,所以用語強烈,完全沒有惡意或要貶損被侵犯的女性,邏輯是「對許多人來說,名節、名譽跟身體自主權一樣重要、不容侵犯。」而柯文哲也知道一定會有人將他冠上「不尊重女性」的罪名,「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