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ins wrote:原來你對電腦系統的認知如此淺薄,難道一直在那邊瞎扯「無須電腦系統的圖書館條碼系統」。 我原話是這樣說的嗎Panchrotal wrote:1971那個時代是叫電子讀碼機長得像超大型的卡西歐電子計算機條碼刷過去長條型螢幕會顯示書號詳細的書目要去對照紙本資料這種設備跟現代的電腦差很多一般人會把它叫電腦化?
Panchrotal wrote:你自己轉貼的喔上面只說1970開始落實電腦自動化你知道50年前電腦記憶體多大能存幾K資料?怎麼就被你以為可以建立館藏書目資料庫 哈哈哈~~~來這招喔。那你怎麼又瞎扯1970年代英國全國圖書館就都採用條碼系統呢?既然你也知道50年前、也就是1970年的電腦硬體還不足以建立館藏系統,而文獻證明圖書館的條碼系統是和電腦系統同步發展,那1970年代英國圖書館,在電腦系統還不夠強大的情況下,是要如何「全國都採用條碼系統」呢?你要不要先整理好自己的邏輯線,再來發言啊?我先幫你示範一下怎麼整理好了:因為倫敦大學證實是他們的圖書館把蔡英文的博論弄丟了,你質疑圖書館條碼一刷就知道哪本書不見了,怎麼可能弄丟那麼久才發現;於是我引用倫敦大學SHL主管的說法,倫敦大學到了2000-2005年才開始電腦化,在那之前,倫敦大學圖書館沒辦法靠「條碼一刷」發現蔡英文博論不見了,你卻瞎扯條碼化和電腦化不相干,然後就開始瞎掰1970年代全英圖書館都已經採用plessey code,聲稱就算倫敦大學還沒電腦化,圖書館還是可以刷條碼;我覺得這實在太匪夷所思,質疑如果沒有電腦系統、光有條碼,這種條碼系統對館藏系統有什麼用?結果你就開始瞎扯什麼舊DOS系統不算電腦化啦、先刷條碼再去對紙本書目啦,最後又貼出超市刷條碼結帳得影片,聲稱影片中沒有看到電腦,彷彿這樣就可以證明圖書館不需要電腦系統就能刷條碼;於是我只好幫你找出三種文獻資料,證明在國外的圖書館發展史上,條碼化是和電腦化同步進行。沒想到,你竟然決定徹底轉進平行世界,聲稱50年前的電腦太爛,無法建立館藏系統,卻堅信你自己「獨想」的條碼系統不用靠電腦系統,就能建立「條碼一刷」、比電腦系統還強的館藏系統。果然平行世界很好用啊。
yurue wrote:維基百科查到,1971年歐洲開始有圖書館使用條碼 對啊,這個前面都貼過了啊:問題是:他沒有進一步資料可以證明倫敦大學在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這種系統啊。而且最好笑的是,我引用SHL主管的說明,倫敦大學和SHL是在2000到2005年開始電腦化,沒有電腦系統支持,圖書館館藏能條碼化嗎?我前面貼的資料都表示,在圖書館演進史上,條碼化和電腦化是同步進行的。所以,倫敦大學在2000年之後才開始電腦化,SHL在2000年之前怎麼可能「條碼一刷」就查得出蔡英文的論文是否遺失了呢?他那套自己「獨想」的「條碼論」,根本就是平行世界的幻想啦。更何況,如果蔡英文博論是在送達館藏之前,或送達之後但尚未製作條目之前,就遺失了,2000年之後即使有什麼條碼、什麼電腦系統,也查不到啊。抑或是館藏系統電腦化的過程中,因為人工輸入電腦時的疏漏,而沒有建立蔡英文博論的電腦館藏條目,也是一樣查不到啊。總而言之,他那套「條碼論」,根本無法推翻「倫敦大學證實是他們弄丟蔡英文博論」的說法啦。疑英派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故意無視現實中有很多種可能性,只挑出他們想要的、可以讓他們任意編造的可能性,任意地腦補、瞎扯、陰謀論,並且完全無視有諸多事證,甚至只是常識,可以推翻他們腦補的說詞。像是他們堅決否認圖書館會弄丟館藏是常識,也有許多事證,像是他們堅決否認畢業生會弄丟畢業證書,但這根本是我們身邊都常聽到的事情嘛,其他還包括什麼論文前面一定會有口試委員簽名、英國大學論文不可能有美式拼法、論文不可能有手改或立可白、1984年不可能有雙邊對齊的打字機等等等,這些都是早有許許多多事證反駁,他們就是繼續裝傻裝瞎。
turtlins wrote:那1970年代英國圖書館,在電腦系統還不夠強大的情況下,是要如何「全國都採用條碼系統」呢? 前面就解釋過50年前的條碼是流通管理彙整每天借還書紀錄書目另外記載在紙本當時還沒有館藏資料庫是你自己咬定必須先有館藏資料庫才能條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