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

英專責機關回論文門:揭露口委名單會造成蔡英文「傷害與痛苦」

turtlins wrote:
LSE圖書館明明白白在這2本上註記:The item you searched for isn't currently available from LSE library. 意思就是:你在我們圖書館找不到這本書。


我先前就講過了,有可能是實體書後來不見,而不是一開始就沒上架。不見後,既然有電子論文,也就沒必要補上。總之可能性很多。
不管如何,你把人家註明的isn't currently available,解釋成was never available in the first place,那是你自己的過度解讀。
你有去問各學院那些你找不到的論文,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收到沒上架嗎?
想必沒有吧?
但蔡英文的論文,已經問過,確定是一開始就沒上架。

至於我說可能要去實體圖書館才可能找得到,意思不是圖書卡,而是封閉的資料庫,要到圖書館裡面的電腦去查。當然這情況現在不多見,只是一個可能性。
我不是說對其他資料庫找不到論文書目的作者就雙重標準。如果這些人要選總統,自然要面對人民的質疑,站出來講清楚。但如果沒有,關我何事?台灣應該也有一大堆博士論文抄襲還沒被抓到的,我沒關心,也不想關心。但這些人如果出來要選地方首長、要選總統,當然論文就會被拿出來檢視。

總之,蔡英文那年代又不是重整書目的時期,你拿兩個不相干的時間,不相干的事件來說嘴,只能說你真的理窮了。你乾脆舉例某圖書館發生火災,燒掉了一半的論文,然後再來說,你看,有一半的論文可能會不見,所以蔡英文的論文不見很正常。
這樣講跟你打一大段講那麼複雜,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你可以說很巧啊。蔡英文的論文就是一開始就不見了,不是她的錯。一堆事情都很巧,當然會被人懷疑(自己收藏的論文本2019年影印給婦女圖書館後就不見了,但保留了草稿,畢業證書丟掉兩次,學習紀錄表一堆疑點,論文題目好幾種,還有一堆懶得再講)。如果每年尾牙你都抽到公司最大獎,你一句「真巧」就能平息其他同事質疑你作弊嗎?

好啦,我承認我食言,又犯賤,還是多回了你這一次。

還是一句話,信者恒信。
andrewtsai7777 wrote:
我先前就講過了,有可(恕刪)


這是t大一貫的回文方式…總是貼一大堆…

就是在畫靶…只是他的箭早就射好了…就是蔡同學的論文存在…

證明論文的存在,別人都是簡單的方式…很快就拿出來了,大家都非常珍惜

好不容易才通過取得的博士學位,或者是其他學位,但是蔡同學…一句年代久遠

或者是一句丟掉了,就可以證明她的博士學位跟博士論文的存在。

當別人質疑蔡同學的時,

sop1、抓住一個點…

sop2、找到有相同的事…來舉證這是有可能發生的…

sop3、然後反打…這就是你們這群疑英派,亂懷疑、雙標…

sop4、最後循環、再一直畫靶、過渡推論…用點推演到面…但是就是
箭一定要在靶心(就是論文存在、蔡同學就是有學位),大家都是污蔑蔡同學

sop5、打死不認,一直模糊焦點、一直找點打、一直貼資料…然後再嘲弄、嘲笑…


最終形成的就是,自己講的都是真理,別人提出的證據、合理的質疑都是不合理的
然後用一幅他對別人都是錯的,一直在洗版…一直在洗版…

所以看到他的一大堆的貼文,我都會反胃…看到那種邏輯已被打臉數次,又一在重覆貼文
選擇性的回文,在這議題上大家相信慢慢就會看清了…自然也就選擇不回應了…
老早我就不想回應他了。等著看正義何時到吧!!
hotonpone wrote:
這是t大一貫的回文方(恕刪)


就像是,每次有人說我不是台灣人或五毛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大家 po ID 或約出來見面啊

t 就是提說 m01 沒有人用真名,被修理了(他等等可能會出來辯他不是跟我講的

一個論文,學歷,用最遠的路去解決

即使是真的,也代表了這人的 EQ
Enter Passcode wrote:
一個論文,學歷,用最遠的路去解決


對啊,明明就有最近的路。就公開口試委員是誰,讓記者去採訪確認,這樣自己的名譽保住了,大家也不用浪費時間去猜這猜那。

畢竟除了學位的質疑以外,也有很多人質疑口試委員真的有說過她論文寫得很棒,值得1.5或2個博士學位嗎?會不會是蔡英文吹牛?唯一能確認的方法,就是直接問口試委員了。

結果蔡英文打死不說。

她八成想要一直拖到這幾個長輩過世才願意講,就跟所謂的指導教授Elliott一樣。然後也很想要碩士指導教授死掉,所以之前就失言說人家死了。沒想到人家不高興了,嗆說她的博士論文跟他無關,不知道為什麼她博士論文開頭要感謝他的指導。
andrewtsai7777 wrote:
對啊,明明就有最近的(恕刪)


因為她根本不了解那頁是幹嘛的

所以 ...... 把更早為什麼寫的原因所感謝的人都寫了進來
andrewtsai7777 wrote:
我先前就講過了,有可能是實體書後來不見,而不是一開始就沒上架。不見後,既然有電子論文,也就沒必要補上。總之可能性很多。
不管如何,你把人家註明的isn't currently available,解釋成was never available in the first place,那是你自己的過度解讀。
你有去問各學院那些你找不到的論文,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收到沒上架嗎?
想必沒有吧?
但蔡英文的論文,已經問過,確定是一開始就沒上架。


是喔,現在你也接受實體書後來不見喔。當初你們疑英派不是堅稱不可能嗎?

不過奇了,以前你們不是說沒有條目就表示根本沒上架、從來沒收到過嗎?

LSE那兩本就是根本沒有代表紙本論文的F開頭Book書碼啊,那不就表示打一開始就沒紙本論文上架嗎?

如果是一開始上架,後來實體書不見了,那書碼條目為什麼也跟著不見了呢?

如果說蔡英文的是這樣,那還比較有可能,因為中間經過從紙本書目卡轉錄成電腦檔的過程,也許中間工作人員漏掉沒打。

但那兩本是2006、2007的論文欸,SHL都說了,他們是直接把高階學位辦公室透過電腦連線傳來的電腦檔直接轉入圖書館藏電腦系統。

如果LES當年真的有收到那兩本論文,館員把資料輸入電腦系統,就算實體書在館內不見了,電腦條目為什麼也不見了呢?

你這種假設難道不會比根本沒送達圖書館更複雜、更離奇嗎?

當然囉,這種可能性不是完全沒有,不過如果你連這種可能性都能接受,那接受蔡英文的論文就是被圖書館搞丟了,會那麼難嗎?

有電子論文,也就沒必要補上紙本論文?

你說真的說假的?怎麼現在變成紙本論文這麼不重要了?

之前你們疑英派不是堅稱圖書館沒有紙本論文,就表示沒交論文、沒通過口試、沒拿到學位?不是堅稱圖書館收到紙本論文,才能頒發學位?

怎麼現在變成紙本論文沒必要了?這是為了掩護一樣母校圖書館沒紙本論文、只有微縮膠卷的張善政嗎?

而且是否有了電子論文就沒必要補上紙本論文,根本不是這裡爭論的重點,你這是在轉移焦點吧。

這裡爭論的重點是:到底圖書館有沒有可能打從一開始就沒收到紙本論文?

這和電子論文一點關係也沒有。LSE那兩本2006、2007年的紙本論文14、13年來沒送達圖書館,就表示這種事是有可能發生的。

至於我有沒有過度解讀LSE圖書館註記The item you searched for isn't currently available from LSE library,判斷標準很簡單,就看LSE到底有沒有給這兩本論文代表紙本論文的F開頭書碼。

沒有F書碼,就表示館內沒有紙本論文,不用在那邊玩弄英文的 is、was了,也不要又講本來有、後來沒有了啦。

如果你都能接受本來有紙本論文,後來紙本論文不見了,所以電腦條目也被刪掉,那蔡英文的論文不見了,又有什麼難以接受呢?

andrewtsai7777 wrote:
至於我說可能要去實體圖書館才可能找得到,意思不是圖書卡,而是封閉的資料庫,要到圖書館裡面的電腦去查。當然這情況現在不多見,只是一個可能性。


真的喔,那你要不要也寫封信去請教LSE圖書館是不是有你說的這種「封閉的資料庫」呢?總不能憑你在這邊憑空想像就算數吧?我也是費了工夫才得到SHL主管這封詳盡的回覆,才敢在這邊講這麼大聲欸。

而且,人家彭主播千里迢迢趕去英國開完七人奇蹟記者會後,又殺到圖書館去請館員幫他查,館員在電腦上操作半天,也沒看到她搬出什麼「封閉的資料庫」啊。

andrewtsai7777 wrote:
我不是說對其他資料庫找不到論文書目的作者就雙重標準。如果這些人要選總統,自然要面對人民的質疑,站出來講清楚。但如果沒有,關我何事?台灣應該也有一大堆博士論文抄襲還沒被抓到的,我沒關心,也不想關心。但這些人如果出來要選地方首長、要選總統,當然論文就會被拿出來檢視。


你這不就自招了嗎?就因為蔡英文要選總統,所以你才用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標準來質疑,「如果沒有,關我何事?」

一切就是為了政治嘛。

但人家張善政好歹也是要出來選副總統啊,怎麼你就沒對張善政提出半點質疑呢?你套在蔡英文身上的標準,很多也都適用於張善政啊,怎麼都不用呢?

所以,結論就是因為「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要選總統,所以你們才搬出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標準;至於「代表國民黨的」張善政要選副總統,就不關你的事了。

andrewtsai7777 wrote:
總之,蔡英文那年代又不是重整書目的時期,你拿兩個不相干的時間,不相干的事件來說嘴,只能說你真的理窮了。你乾脆舉例某圖書館發生火災,燒掉了一半的論文,然後再來說,你看,有一半的論文可能會不見,所以蔡英文的論文不見很正常。
這樣講跟你打一大段講那麼複雜,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你可以說很巧啊。蔡英文的論文就是一開始就不見了,不是她的錯。一堆事情都很巧,當然會被人懷疑(自己收藏的論文本2019年影印給婦女圖書館後就不見了,但保留了草稿,畢業證書丟掉兩次,學習紀錄表一堆疑點,論文題目好幾種,還有一堆懶得再講)。如果每年尾牙你都抽到公司最大獎,你一句「真巧」就能平息其他同事質疑你作弊嗎?


蔡英文那年代不是重整書目的時期?

第一,我前面證明的是:倫敦大學的圖書館確實有可能沒收到紙本論文,而且也確實發生過。

所以,這和重整書目有什麼關係?

第二,如果硬要講重整書目,那蔡英文不就更有話說了?

她那個時代是紙本圖書卡的時代,2000年之後是電腦化時代,所有圖書卡上的資料都要人工重新輸入電腦系統,如果要說她的條目被輸入人員漏掉了,不是更合乎常識?

我真要像你那樣憑空想像,這不是更容易掰嗎?

我幹嘛那麼辛苦請教SHL,還要弄懂主管寫的幾千字圖書館演進史?還要查幾百本圖書條目來佐證?還要從313本中間一本一本清查出131本?

至於你後面括弧裡那一堆所謂「疑點」,都只是你自認為是疑點。

譬如我就完全看不懂什麼2019年影印給婦女圖書館後就不見,這到底是在講什麼碗糕啊。

婦女圖書館那本什麼時候又不見了啊?你要不要睡飽腦袋清楚再來講啊。

畢業證書掉兩次是你講的,我只知道1984年發的原始證書不見了,但我不知道2010年補發的證書有沒有掉。

但不管有沒有掉,也不管掉幾次,只要LSE願意補發證書給她,就證明LSE已經確認過檔案資料,蔡英文當年確實拿到學位。

就算如疑英派以最嚴格的方式來解釋補發規定,認為一生只能補發一次,天塌下來都不可能補發第二次(雖然人家LSE回我的信裡可不是這麼講喔),LSE還是可以發學位證明函啊,一樣可以證明她的學位啊。

所以,學位有無的標準根本不在畢業證書有沒有掉、掉了幾次、補發幾次、是不是違反只能補發一次的規定,只在於LSE願不願意補發。

願意補發,就證明有學位,其他都是廢話。

什麼學習紀錄表一堆疑點,那更好笑。

你認為有疑點,那只是你看不懂當年行政人員的紀錄方式。

你捫心自問,你像公家機關申請的文件,上面的所有紀錄所代表的意義你都看得懂?你都不會有任何誤解?

你上網查法院裁判書,上面寫的文句你都完整明白真正涵義?從來不會有不了解或誤解?

更何況那是歷經三年多、上面不知經過幾個經手行政人員,在小小一張紙上簡略的手寫記載又塗改,你不是當年該單位的行政人員,能完全看得懂才怪哩。

論文題目好幾種?

這真的是無聊到極點的問題。

你真的從沒聽過研究生論文一邊寫一邊修改題目?如果你說沒聽過,那我們可以不用再討論了。

何況IALS的論文索引期刊上清清楚楚記載每一年的題目演變過程,和學生記錄卡上的完全吻合,這到底還要質疑什麼?

你說蔡英文演講時講出來的題目不一樣?

欸,三十幾年欸,六十幾歲了欸。

這樣好了,你多問幾個三十年前拿到博士學位的人,無預警問他們當年博論題目是什麼,然後看看有幾個是完全正確的。就算是中文論文的,題目出入幾個字也多的是,連到底是哪一年口試、哪一年正式獲頒學位,都不一定每個都能清清楚楚。

你們可不可以不要在這種無聊的小地方糾纏不休啊?

學位有無,很簡單,問頒授學位的學校。LSE說有,那就是有,旁人都沒什麼好說的。

如果你們說LSE偽造、做假、說謊,那也很好,等你們證明了再說,否則那都只是你們的想像而已。
Enter Passcode wrote:
一個論文,學歷,用最遠的路去解決


你說的話只有這句有意義。

對,沒錯,證明論文、學歷之有無,最直接、最近的路,就是去問頒發學位的學校。

LSE已經用各種方式聲明蔡有論文、有學位。

偏偏你們疑英派不信LSE,寧可找各種最遠、最無聊的路去質疑,被人一一證明那些路走不通,還是寧可站在路底原地踏步,繼續質疑,然後認為自己是悲憤的正義人士。
Enter Passcode wrote:
就像是,每次有人說我不是台灣人或五毛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大家 po ID 或約出來見面啊


樓主,EP又離題了,去檢舉刪文吧。
andrewtsai7777 wrote:
對啊,明明就有最近的路。就公開口試委員是誰,讓記者去採訪確認,這樣自己的名譽保住了,大家也不用浪費時間去猜這猜那。


喔,照你這說法,那ICO舉了2018年Open University和2019年University of Leicester拒絕公佈口試委員名單,也就表示那些學位、論文是假的囉?

那你知道張善政的口試委員是誰嗎?

你也不知道啊,你怎麼就不懷疑張善政的學位呢?

你可以去問問,有哪家企業、機關在確認應徵者的學歷時,會包括查證他們的口試委員名單。

交出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明函,查證者打電話、寫信、寄電郵去學校查或託外館查,就這樣。

沒聽過還有問口試委員名單的。
turtlins wrote:
樓主,EP又離題了,(恕刪)


看不懂:「就像是」

我不再乎我們的帳號一起爆,可以換新的了
  • 4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