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ins wrote:
LSE圖書館明明白白在這2本上註記:The item you searched for isn't currently available from LSE library. 意思就是:你在我們圖書館找不到這本書。
我先前就講過了,有可能是實體書後來不見,而不是一開始就沒上架。不見後,既然有電子論文,也就沒必要補上。總之可能性很多。
不管如何,你把人家註明的isn't currently available,解釋成was never available in the first place,那是你自己的過度解讀。
你有去問各學院那些你找不到的論文,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收到沒上架嗎?
想必沒有吧?
但蔡英文的論文,已經問過,確定是一開始就沒上架。
至於我說可能要去實體圖書館才可能找得到,意思不是圖書卡,而是封閉的資料庫,要到圖書館裡面的電腦去查。當然這情況現在不多見,只是一個可能性。
我不是說對其他資料庫找不到論文書目的作者就雙重標準。如果這些人要選總統,自然要面對人民的質疑,站出來講清楚。但如果沒有,關我何事?台灣應該也有一大堆博士論文抄襲還沒被抓到的,我沒關心,也不想關心。但這些人如果出來要選地方首長、要選總統,當然論文就會被拿出來檢視。
總之,蔡英文那年代又不是重整書目的時期,你拿兩個不相干的時間,不相干的事件來說嘴,只能說你真的理窮了。你乾脆舉例某圖書館發生火災,燒掉了一半的論文,然後再來說,你看,有一半的論文可能會不見,所以蔡英文的論文不見很正常。
這樣講跟你打一大段講那麼複雜,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你可以說很巧啊。蔡英文的論文就是一開始就不見了,不是她的錯。一堆事情都很巧,當然會被人懷疑(自己收藏的論文本2019年影印給婦女圖書館後就不見了,但保留了草稿,畢業證書丟掉兩次,學習紀錄表一堆疑點,論文題目好幾種,還有一堆懶得再講)。如果每年尾牙你都抽到公司最大獎,你一句「真巧」就能平息其他同事質疑你作弊嗎?
好啦,我承認我食言,又犯賤,還是多回了你這一次。
還是一句話,信者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