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lin wrote:所以啊,這就是慈母...(恕刪) 我可以了解一下什麼讓你覺得慈濟傲慢嗎 某位被譏為只會謾罵人士說的?這個版 或M01 或整個社會 有誰現在不瞭解這整件事是政客搶秀跟宗教尋釁 這些媒體政客宗教人士倒是幫自己做了好宣傳
哀~有人的東西都不完美...不了解到底這麼久這麼多人舉不出一槍斃命的案子,卻天天想著把慈濟打成惡魔的動機?世間的選擇,也許並不存在完美與至善;開放的社會,大眾監督當然可補人力之窮。無論如何請拿事實,在下不喜歡跟抹黑者起舞,不管背後有啥刻意不提的動機。
killy_chu wrote:最早開始推宗教組織法時最大力反對的是那個甚麼教會的網絡上現在還大喇喇的放著當初反對的文章...(恕刪) 我剛google了一下還真的有耶~理由blablalblabla......就是違憲之類的謝謝大大提供資訊1983年 - 反對「宗教保護法」請願書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dynalin wrote:我有算出是83人啊...(恕刪) 引言之前先看完別人的文章再回應......先期21人次,報帳就一定只有21人?不會後續追加或調動?換個問題好了,就算不是21人又如何?你要證明什麼?不是內部人如何知道他們的人員配置,一直緊咬不是21人有什麼意義?你以為會計事務所的人會沒注意就就蓋章?這麼想知道為什麼不打電話去問而在這猜?數字白紙黑字,想賴也賴不掉,何況這是法律問題不是單純的社會觀感。
dynalin wrote:我沒有反對過去買農牧區、甲種工業區、乙種工業區等去變更地目再去蓋他們所要的。這是合法的程序,我都支持。而是對慈濟是先蓋完了以後,再去變更地目,如花蓮靜思堂、中和靜思堂等!這樣是有違反法律或遊走在法律邊緣。 於是慈濟必須神聖得像神一樣,一丁點汙點都不能犯,遊走法律邊緣更是要不得的行為。完全是"嚴以待人"的標準,dynalin wrote:我再舉個例子,大家可去想想,如果這個組織不是慈濟,而是國民黨下的""某個慈善組織"",或是這個慈善組織的代表人是掛連戰、連勝文(只是舉例),那大家會怎麼想,會有相同的待遇? 要是國民黨或是連家人你以為這場風暴會更輕慛嗎?
dynalin wrote:所以啊,這就是慈母多敗兒,就是你們會認為是慈濟嘛,又沒多少錢!沒關系啦,所以才養成慈濟這樣的傲慢。也導致這次慈濟被修理。真不曉得,你們是慈濟好,還是跟釋昭慧法師一樣,是來幫慈濟被噹的! 到底是誰傲慢了?有智慧的慈母絕對不會養出敗兒的只有,寵溺才會
killy_chu wrote:按法律條文就只能這樣呀而且這正好打臉保護區不能變更這個假議題不然呢? 根據救災需求嗎?法律依據在哪裡?(恕刪) 誰說只能這樣呀?變更地目有好幾條普通申請可以用第24條等等它就偏要以27條經濟發展為理由
Gugugu wrote:善經濟是慈濟自己的...(恕刪) 所以那是慈濟講的,所以是慈濟發明的。不知道有那條法令,規定經濟發展的定義為何?經濟發展可以包含很多層面,不會只看到經濟就想到只有買賣、供給才叫經濟吧?善經濟是慈濟所講沒錯,不過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講什麼。你們會不知道嗎?偏偏又要以字面上的意思來批判?
dynalin wrote:那意思是慈濟募款是83...(恕刪) 有許多較熟悉的網友,已給你解答。而你的質疑目前看來也無任何實質的問題在支撐你的質疑。也是在字面上打轉而已,有網友前面指出,文章裡面是寫說先期投入21人。這已很明顯。如果真的還在懷疑,直接找慈濟,坐下來,跟他們說你要查帳。不然這裡即使給你答案了,你還不是一直在繞圈子而已?你講慈濟自肥的事不用交待嗎?自肥証據在那?憑空想像的嗎?
kevinwu6778 wrote:所以那是慈濟講的,所以是慈濟發明的。不知道有那條法令,規定經濟發展的定義為何?經濟發展可以包含很多層面,不會只看到經濟就想到只有買賣、供給才叫經濟吧?(恕刪) 法律上的經濟指的是人民生存,工作,財產活動經濟發展是讓經濟活動獲得發展所以慈濟變更保護區是為了增加就業機會或增加財產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