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

服貿協議利弊?可否解惑!!


peterboulong wrote:
呃…三星全球員工20...(恕刪)


和三星集團在韓國創造超過二十萬人次的就業相比,鴻海在中國大陸擁有九十萬名的生產大軍,在台灣僅有不到五千名員工。從就業及創造出口來看,鴻海的興衰,「對台灣實質的衝擊,老實說不大;但會影響台灣的GDP,雖然這GDP是虛的。」長期研究產業結構對社會分配影響的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分析。

鴻海、宏達電  誰對台灣更重要?

至於 FTA 是不是毒, 每個國家環境條件不同, 不看自身條件只知空喊是無意義的.


huangcc72 wrote:
和三星集團在韓國創造...(恕刪)


"二十萬人次的就會"和"二十萬人的工作機會"好像不是一樣的意思耶

我那篇的原文在這裡,引用自Korea Times

Samsung Electronics revealed that more foreign employees were hired to work for the global technology giant and undisputed kingpin of Korea Inc., than Korean ones.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flat-screen televisions, mobile phones and computer memory chips, said that non-Koreans accounted for 54 percent of some 221,700 workers employed worldwide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Korean nationals at the company were outnumbered by their international colleagues.

話說你貼的這篇我看過,

這篇講的是HTC比起鴻海更不應該倒,倒了會傷台灣傷很大
不過很多台灣人好像也覺得沒差,巴不得他快點倒

至於台灣不和最大出口國的中國簽FTA而跑去找其他國?

這才是最好笑的一件事之一
peterboulong wrote:
"二十萬人次的就會"...(恕刪)


LG 都有南韓員工十二萬五千人,三星規模遠比LG 大,二十多萬人有何麼好意外
從威盛的例子看HTC, 如果HTC會倒也沒甚麼好驚訝..
不看自身條件,不做分析貿然跟中國簽FTA 壞處遠多於好處..
馬政府只知搞FTA 讓台灣錯過產業轉型及升級的時機, 我看台灣也差不多被玩完了..

huangcc72 wrote:
從國貿局談中國市佔的變化來看, 台企是被中企取代掉, 而不是南韓.
你要不要說說有佔多少出口的產業是這樣?
而且就算是這樣也有其他做法可擬補..

光石化業出口到中國,每年就有數千億!
請問有什麼方法補救?我等著你的高見!

話說當年馬蔡辯論ECFA,
蔡的發言人徐佳菁在節目上一直被追問:面對東協+3,有什麼因應方案,要拿什麼來取代ECFA?
徐只能打太極說:辯論時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
結果辯論時馬問蔡這個問題,蔡迴避了,沒有回答!

huangcc72 wrote:
還有,有廠商得利就有廠商失利,怎不提失利的部分?

照你的邏輯,這是給弱勢產業升級的機會!

我的看法,利大於弊,
當然,政府應該給予救濟或輔導轉型!
為了保護沒競爭力的弱勢產業,把有出口競爭力的產業給逼走或弄死,是很笨的作法!
huangcc72 wrote:
不看自身條件,不做分析貿然跟中國簽FTA 壞處遠多於好處..
馬政府只知搞FTA 讓台灣錯過產業轉型及升級的時機, 我看台灣也差不多被玩完了..

李談判規劃加入WTO,扁正式加入WTO,李扁一樣在搞FTA!
而且20年前就在喊產業升級了,是誰錯過產業升級啊?

別人不玩FTA,台灣可以不玩,周邊國家都在玩FTA,台灣地小人稠,沒有天然資源,不跟著玩FTA,才是死路一條!

han172189 wrote:
李談判規劃加入WTO...(恕刪)


WTO 跟FTA 差那麼多, 竟然混為一談..真有你的..!

han172189 wrote:
你光看自己有利的數字...(恕刪)


甚麼有利的數字,你不是認為那些企業大多數都聘用台灣勞工,現在已經證明不是,還有甚麼好說嘴.
而且我說台灣那些企業聘用的台灣員工加起來連LG Electronic 的南韓員工數都不到,根本沒提三星.
不知你在說甚麼..


huangcc72 wrote:
WTO 跟FTA 差那麼多, 竟然混為一談..真有你的..!

都是走向自由經濟,開放市場!
huangcc72 wrote:
甚麼有利的數字...

一開始說7成雇用本土員工,其他網友舉出數據反駁,
又改成三星讓外籍員工在韓國工作,三星在韓國雇用20萬人,但是你又無法分析這20萬人的結構?
三星在韓國包山包海,一大部分可能是內需產業的員工。

huangcc72 wrote:
你不是認為那些企業大多數都聘用台灣勞工,現在已經證明不是,還有甚麼好說嘴...

少在這裡造謠抹黑!我何時認為「那些企業大多數都聘用台灣勞工」了?

我是認為拿相同的產業來比,台韓差不多!
以面板來說,前段面板生產,主要產能在國內,後段組裝在中國,大家都差不多!
事實上也是韓國先開放先進面板生產去中國,台灣政府才開放的!
han172189 wrote:
都是走向自由經濟,開放市場!


台灣向全世界開放,我沒意見.但是對中國開放,中國可不是甚麼自由經濟,開放市場,雙方不對稱,你開放的它勢在必得,它嘴巴說開放的,實際上潛規則明規則還一堆,你看得到吃不到.

比如服貿有對等開放嗎? 很多項限定你只能在福建或是哪個省區.拿網購來說,對方淘寶可以不必到台灣設點就對台灣營業,台灣業者卻非得到對岸設公司不可,因為它根本封鎖台灣的網站,這樣算對等公平嗎?

下面是工商時報今天的社論 裡面ー段,好好看一下,也該醒一醒吧

"台灣版的財政懸崖" 2013-09-25 工商時報 社論

{斷章取義}

我們更要大聲呼籲,財政惡化的問題,不能只從現有的財政面來解決。馬總統、江院長與相關部會首長應該了解,財政惡化是台灣整體經濟結構惡化的病徵,我們的經濟結構雖然不斷在轉型,但是政府的財政並沒有跟上腳步。有些新興產業如旅遊業,大陸觀光客人數雖然大增,政府能夠新增的稅收卻很有限,原因就是我們的主管單位放任業界低價競爭,且利潤都被大陸與香港旅行業者瓜分殆盡。馬總統費盡全力打通了兩岸交流,最後的利益卻沒有進到我們政府與人民的口袋,民眾沒有分享好處,對國家財政也沒有貢獻。
  • 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