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現在還有人搞不清除大埔的徵收方式嗎(有多少人看過大埔懶人包)?

kevintt wrote:
你沒算入商業區的抵價價值,商業抵價價值比住宅區高1倍,配地面積只有正常的一半。

還有你可以去看看苗栗縣政府的土地公開標售,實際住宅區跟商業區的土地留給縣政府的面積其實很少

你這問題我有考量過
但你仔細看商業區的比例只有1.8% 影響不大
如果要這樣考量的話
被徵收的土地評定價值也各自不同
如果都要考量進去根本就沒辦法算!

只有算出領回抵價地總面積再除以原被徵收土地總面積
這比例才有意義


chin4001 wrote:
你這問題我有考量過但...(恕刪)


這得你先認定縣府實際拿回的土地面積

剛剛我大概算一下,縣政府只拿回建地跟商業區7029.13m2,等於占配地面積的1.1%

苗栗縣政府區段徵收標售
kevintt wrote:
這得你先認定縣府實際拿回的土地面積
剛剛我大概算一下,縣政府只拿回建地跟商業區7029.13m2,等於占配地面積的1.1%

你有看到決標金額嗎?
只有三億五千多萬
遠低於劉縣長所言的可售20幾億

這應該不是"所有的"縣府實際拿回的土地面積
這表應該只是縣府拿出來標售的土地標售結果

chin4001 wrote:
你有看到決標金額嗎?...(恕刪)


工業區這一個部分也屬於苗栗縣政府標售,全部加起來大概40億上下,你說的20億應該是工業區部分
kevintt wrote:
工業區這一個部分也屬於苗栗縣政府標售,全部加起來大概40億上下,你說的20億應該是工業區部分

應該不是
節錄新聞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公視8日《有話好說》節目,播放一段2013年6月27日苗栗縣議會開會紀錄片,縣議員詹運
喜、謝芳紋針對苗栗縣償債計畫質詢劉政鴻,劉政鴻直言不諱,縣政府還錢的法寶就是「
賣地」,「竹南大埔這一塊…住宅區跟商業區,大概有20幾億可以進來。」、「安啦!我
還會生很多地出來,你放心啦!」

如果你有劉縣長當時更正確的說法
請不吝更正
chin4001 wrote:
應該不是
節錄新聞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我建議先去了解這個報導劉縣長的話,正不正確
也有可能報導錯,有可能縣長說錯,
如果都沒錯,再花時間繼續了解。

chin4001 wrote:
應該不是節錄新聞 政...(恕刪)


我也覺得要先釐清,不過配地的比例是真的很高,就我所知道重劃地都有超過4.5成,沒重劃的大概都4成,都沒有懶人包說的20%

這是我主要釐清的事
chin4001 wrote:
你可不可以解釋一下何謂"做賊心虛"?
討論"抵價地"比例有什麼不正當?
討論"抵價地"比例關張藥房與台南鐵路東移案啥事?
如果你只是要胡說八道那也由你了...(恕刪)

你討論你的“抵價地”~我討論我的“大埔vs台南”~
到底是誰在亂入??

話說~縣長提起的20億~不知道有沒有包含土地“稅收”??
Erichuangtw1980 wrote:
我建議先去了解這個報...(恕刪)


我記得youtube上有這段影片

若有錯,應該就是縣長大人口直心快,在議會上說出內心話

順手找一下影片在此

不只大埔喔,他那免拆的老家所在地,高鐵預定地,也有10公頃等著炒地皮

bzchang wrote:
我記得youtube...(恕刪)


我也看了youtube視頻,

議員在追縣長財政赤字解決的進度,市長回應各地開發的“收入”,包含賣地給廠商(台積電等...)也包含前面網友提到的商業區和住宅區的收入。

劉縣長說他上任時,前任留下約230億赤字,他任內擴大到400多億,靠土地開發和招商,劉縣長說預計會有150億收入,

這是公開的會議記錄,就看看縣政府的做法合不合法。


不過想想,一個地方政府歷年來都是赤字,不解決,靠中央貼錢(就是全國的稅收去貼補),赤字會繼續擴大,

以苗栗縣而言,要解決財政問題,除了招商和土地開發,可不知有什麼其他增加收入的方法。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