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ins wrote:
還要從頭再講一遍倫敦(恕刪)
再問一下
這 131 本失蹤論文有多少本有 1.5 個博士資格的論文
我知道你不知道
答案是否 0 ,
因為,小英的沒有失蹤,而且是,從來沒有
懂沒?
Enter Passcode wrote:
再問一下
這 131 本失蹤論文有多少本有 1.5 個博士資格的論文
我知道你不知道
答案是否 0 ,
因為,小英的沒有失蹤,而且是,從來沒有
懂沒?
turtlins wrote:
還要從頭再講一遍倫敦(恕刪)
根據SHL主管回覆,及倫敦大學各學院圖書館藏目錄顯示,那131本也是「從來沒有」送達任何圖書館;
turtlins wrote:
對嘛,我說的沒錯嘛。(恕刪)
andrewtsai7777 wrote:
你好像忘記了,或是刻意忽略對你論點不利的資訊。SHL主管給你的回信中,很具體的說,這些not yet received的論文,因為後來政策改變,所以實體書不會送來SHL,但他們已經做好了資料檔,所以沒有更新的狀況下,就一直保持not yet received的狀態。
andrewtsai7777 wrote:
然後他又說:「由於論文的學院複本並未來到參議會圖書館,現在只存放在學院自己那兒,不同的學院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並記錄他們的論文產品——而且並非全部都能在我給你的這個館藏書目系統蒐尋得到。」
人家都告訴你不同的學院保存和紀錄的方式不同,所以不一定能在網上系統查的到,要直接去實體圖書館去查。但你還是把你查不到去處的論文,當成不見了。而且這一百多本,其中就算真的有的是不見了,你怎麼知道不是上架後,後來才遺失,而從系統下架的?
andrewtsai7777 wrote:
最重要的是,這個送書SOP的改變是發生在2000年後,這跟1984年有什麼關係?
蔡英文的同學的論文,也有人的論文一開始就不見了,而且是兩所圖書館都不見的嗎?
andrewtsai7777 wrote:
然後你回覆上面另外一名網友時,說:
根據SHL主管回覆,及倫敦大學各學院圖書館藏目錄顯示,那131本也是「從來沒有」送達任何圖書館;
這根本就是在扭曲人家講的話。SHL主管並沒有說那131本從來沒有送達任何圖書館。那是你自己去查查不到,而作出的結論。人家講的是論文送到各大學院後,他們各有不同的紀錄方式,所以不一定能在系統中查的到。人家還特地舉了Parker, Matthew Daniel論文的例子。
你就是很喜歡把不相干的事情混在一起,然後又在細節上喜歡扭曲(1.5個博士是玩笑話又是另外一例)。我就反駁你這一次,不會再跟你糾纏。多說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