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rey103 wrote:
這張照片看了令人不...(恕刪)
是的,中国政府脱贫了七亿人,前面已经有台湾朋友介绍过了(连我都不太清楚这些,因为我们本身很信任他们执政者的办事能力)
但仍然会有最后的那些地方,还很需要帮助,比如图中这样的。
千千万万个我前面介绍的我那个同学,他们带着知识,带着技术,去为了图中的一个个求知的眼神送去了“鱼”,但更多是送去了“渔”,
脱贫并非我们在阳光满满的CBD里谈笑风生就能解决的,也绝非给他们发一包衣服,发几袋米面,像可怜小猫小狗那样打发他们满足我们心理的那点白左小优越,需要的是,深入偏乡,带给他们能改变命运的东西
中国在非洲,做的也是这个,当然我不否认有其他政治目的(资源,国际支持等,吸收过剩产能等)
=======================
首先先给诸位看看我父母在哈尔滨的家,这片地方在三十年前还是土路,并未比图中的那种感觉强多少。
下面这些我前几天给本版的一位前辈发过
但我真心希望诸位能来现在的中国大陆看看,不只是看看,在一个并不是北上广深的二线甚至三线小城生活几个月(你们肯定会觉得一线城市是骗外人打造的样板间——假幌子),观察一下人们日常的工作出行,看看最低层的平民的生活
或者走进乡镇一级,去看一看今日的中国农村。
===============
深圳我就不说了,五光十色。(前面几楼有一个回答在提及深圳时那个截图就是我家楼下,在深圳非中心区的中心)
哈尔滨,中国大陆现在的一个三线城市,排名在25-30这个样子,也许能从我们家这里看到一点缩影,也相对更有说服力。
我家在哈尔滨三环边上的一个镇,画红圈的就是我家的位置,以下的图都是百度地图快照的全景街景,貌似是在去年夏天拍的(因为去年和前年都在深圳没回来。)

当时2013年,是3300人民币一建筑平米(5000一使用米左右)买的(建筑平米和使用平米是1:1.49到1:1.5的关系),使用米60左右
当时我还在供我深圳的家,没法帮他们,所以这套房子是他们全款买的,是他们唯一的房子(他们两个是很普通的东北的下岗工人,后来就做很简单的工作维持生计),当时是卖掉原来的家买的这个,卖那个卖了40万多一点,买这个花了30万多一点,还剩了10万给了我

小区的里面,画圈圈那个楼栋的口就是我家

我家前二十年一直在哈尔滨城区的一个非中心区住,换这个房子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那边太闹,
这边是城区边缘的一个镇,相对比较安静,加上地价便宜,他们卖的房子是40使用平米*1万元人民币稍多/使用平米=42万左右(对于当时月薪1K到1.5K的他们来说,这就是一辈子的积蓄了),然后买的这个每平米单价相当于2:1的关系,既大了也剩余了一些钱这样子。
图中可以看出来,这个镇上的孩子衣着还有些土,但实际上他们的国营农场家庭比我父母那种下岗工人家庭要富裕,这也是后来我父母在这里生活了几年才知道的。

这是旁边的另一个小区,当时是5000人民币一建筑米(7500一使用米左右),当时我家他们两个人商量后觉得不如这个性价比高,不过现在下图这小区价格已经翻番,我们那个好像还没翻到一番


后面这段是我当时写给那个前辈的:
深圳的房子还在供,是我自己的,海南的房子是后来用各种各样投资的钱以及零零总总的收入和积攒,作为首付买的,我父母在供
大致就是这样了
老实讲,一个三线城市的三环边缘,变成今天这样子,我其实挺感谢共产党的,前辈可能不太愿意听,我们这边物价也好便宜,包括在深圳,平时的花销,也不多,当然,当年去的时候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那肯定就会多很多。
先说这些。
欢迎前辈来哈尔滨以及俄罗斯边境玩。对于常年在亚热带南方海岛的你们来说,这边应该是挺有意思的。
=====================================
上面着重说的是平民物质生活的变化
下面说的更多是平民的精神生活
也许你能在他的身上,看到点滴中国大陆从1949走到今天的影子。
以我前文提到的那位支教的朋友为例吧
(我那个大学生村官的同学的事我多是在他的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比较难整理,所以就不放上来了)
=======================================
我刚刚在邮件箱翻出了多年前的他给我们的那封pdf,
貌似可以粘贴。
=====================================
大学毕业典礼是早上结束的,下午就直接从哈尔滨出发,那一天是 2012 年 7 月 9 号,
13 号晚上到了云南省临沧市(我的备注:前面我说成了云南曲靖),见到了一百多个算是同事吧,有点小兴奋,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想来,应该是云南那种让我熟悉又感到亲切的空气吧,真的很舒服,上次是来旅游,这
次是来工作。
70 多个各种顶尖高校的中国毕业生,当然,也有辞掉工作来的。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培训,非常紧张,几乎从早上 8 点到晚上 6 点,中间没有休息,晚上还有
作业。偶尔的娱乐时间是我的最爱。打篮球,他们真的都不行。
还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其实只是培训的一部分,只有 19 个 5 年级的小学生,但一节
课下来,我从上到下全部湿透,一种虚脱感让我不得不直接回去睡觉。这毫不夸张,这和篮
球场上差太多,我变得战战兢兢,不敢说错一句话,我要紧紧地握着前一天写到凌晨两三点
的教案,我害怕记不住。不能说为学生负责,我只是想为自己负责。
过了一个星期,终于不再出那么多汗。也能在晚上 12 点完成教案了,于是就试着搞了
个演讲比赛,5 个班的范围,还算成功。来个图吧,第一名是我的学生。

培训很快结束,告别相处了三个星期的第一批学生,我们终于要进山了,他们说这是真
正挑战的开始,面对全新的生活,谁能不兴奋呢?走之前和可爱的小朋友们的合影,我记得
有很多,怎么电脑里就只能找到这张了…将就看一眼好了。

我被分到了临沧市云县栗树乡,是个最偏远的项目学校,对,没有之一,是最!在路上
的时候,我们的兴奋被绝望替代,到底还有多远,到底还要绕多少弯,连我这种从来不晕车
的人都想吐了。120 多公里的山路,一直在向大山的深处盘旋,走了 4 个多小时才到,中间
还不得不休息,因为受不了。
下面这张图就是栗树了:
这是从我住的地方的窗户向外拍的,除了山和云,还剩下什么呢。少年去游荡,中年想
掘藏,老年当和尚。将来张阳你要想出家或归隐,就来这里。
到栗树的第一天,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去看了我们的学校,这是我们在校门口的合影,天
津大学毕业的xxx,厦门大学毕业的xx,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xxx(她这么大年纪还
来陪我们玩儿,真的很敬佩她),在美国上大学的xxx,还有她的同学xxx。(注:名字我已隐去)
由于学校住房紧张,我们只能暂住在政府的招待所里,每天爬山去学校,这个就是我们
每天要走的路。不得不说,Iphone5 的全景拍真的好先进(不是我的),我们从图上中偏右的
白房子那里出发,走到左边…呃,还有一段路没拍上,全程其实是个挺陡的坡。权当锻炼,
也是个好事儿。





(我注:他写的很长,我节选几段吧)
让人同情的人是没有尊严的,我要给他们一点点平等,让他们去争取他们想要的,成绩、
赞许、甚至喜欢的女孩儿…说到这,一个学生喜欢其他班一个女生,在驿站(我给周记换个
名字,也换个意义)里向我详细描述了他追求的心理历程,并请求我的帮助。我鼓励他,并
告诫他,没有什么比一个努力进步,朝气蓬勃的男孩子更吸引女孩的注意了,如果放弃学习
而用尽各种方法试图去得到,这不会有好的结果。最后他被无数次拒绝,走神、逃课就成了
家常便饭,他无意学习,入学成绩中上就迅速落到最底。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因为我说的一
句迟到就要打屁股的玩笑话而不再来学校,因为他害怕被打屁股。他也终于找到借口去放逐
自己。父母去广东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虽然爷爷 80 高龄,依然下地干活,但已经没
有能力约束孙子的行为。我不得不去家访,但无法再带他回到学校。之后他去临沧市打工,
两天后因为太累受不了就跑了回来,现在玩玩闹闹,偶尔去邻村打个零工。我让他选择了自
己的生活,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现在已经感受不到当时心里的感觉。总之,这是我流失的
第一个学生,之后的一个学期内,又相继有 4 个学生离开。原因各异,现在再来反思,我并
没有为他们的离去感到可惜或自责,而只是更加珍惜我现在的 61 个学生。
例外的是旁边的 117 班,石嘉(天大的那个)是班主任,除去那个嫁了人的女孩儿,还
有一个很懂事的男生因为家里原因不得不回家干活而放弃学业,于是有了微博上转载比较多
的一张照片,那是在办公室里,石嘉的背影,从后面看感觉他在看风景或思考着什么,但其
实早已情难自已,泪流满面,我就坐在他身后,我当然明白,他已经无能为力了,换了是我,
又会怎么样呢。他自己不知道,他的这张照片感动了很多人,也为他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捐助,
到底是感动还是可笑,一个学生的离去却换来了一笔钱,这笔钱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事情
总是这样吗,这不公平。
=================================
九月的那一个月过的很困难,学生本就不适应初中生活,条件又很差,我还听不懂他们
说的方言,直到现在,仍然有学生不能用普通话表达他的意思,就连作文都是方言,还有个
别的会写错自己的名字。我每晚都是凌晨才睡,从下了晚自习 9 点,9 点半去他们的宿舍道
个晚安,10 点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课,完善和跟踪管理计划、激励计划。我每天都会争取在 12 点
前完成,然后是必须要有的游戏时间,我有半年没怎么碰过篮球(而且祸不单行,我的 kobe6
在 10 月份开胶了),如果再没有游戏,我会疯掉的。其实,再怎么努力,哪怕衣带渐宽终不
悔,也终究是个新手,激励计划仅仅施行了一个月就夭折了。
10 月,是我最瘦的时候。因为“十一”,我找了个替代篮球的运动:自行车。整个“十一”
长假,我都在路上,骑得距离最长的一天有将近 100 公里,云南的山路这个时候就是让我感
觉很舒畅,除了拜访一个同事,并和他骑了一段外,都是自己一个人,一辆车,一个背包,
说走就走,说停就停。QQ 头像就是骑车路上照的,也放上好了。记得有一天遇到一段十几
公里的下坡,我把速度飙到了 50 码,居然超了一辆中巴车,车上的人肯定看到我了吧。后
来听到的那段歌词最能表达心情:我要从南走到北,也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
却不知道我是谁。
在云南骑车一定要注意防晒,我没有穿衣服或裹上的地方,到现在还特别黑,那两条腿
就像假肢一样…


11 月,我们有钱了。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来栗树看我,回去之后帮我募集到了 3 万块,
我立刻用一半的钱为学校买了两台饮水机,那天特激动的告诉学生,你们终于不用再喝地下
的凉水了。这是生活条件改善的小小一步,真希望今后学校和政府能做点什么,否则我们做
的也只是杯水车薪。
12 月,是学生最累的一个月,因为复习。我不喜欢说话太多,那种喋喋不休,长篇大
论的洗脑对学生来说就像放屁,但那个月初的一天,我居然脾气失控了,对全班学生发火,
并罚了全班三分之二的人去外面罚站将近一个小时,那是晚自习,外面很冷,只因为他们没
有按时完成我布置的一个并没有说要检查的作业,我经常惩罚男生,但对女生,这是第一次,
甚至学习最好的那两三个女生,我也依然把她们赶出了教室。很多女生都哭了,我也觉得惩
罚过重,但如果时光倒流,我还是会赶他们出去。就像罚站回来之后我仅有的一次对他们的
长篇大论里说的,你们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我不允许你们今后还留在大山里,也不允许你
们拿父母辛苦挣来的钱来浪费,按我说的去做,否则就离开这个班级,尊严和荣誉都不是别
人给的。还有一堆说教,现在都忘了,不过放狠话确实是我的特长…
之后,我和学生商量,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之后我们再多加一节课的时间用来自习,得
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从这件事上,我发现“商量”这个词对于师生关系真的很神奇,也是
我这个学期打算尝试的方法,暂且不提。于是每天下午我会在教室看着他们自习,而这种自
习,完全是自愿的,当然也可以出去玩。我又和学生商量,教室不是玩儿的地方,所以能不
能让教室一直保持安静,为自习的同学创造更好的环境,想大吼大叫就到外面去,这不是规
则,却更好的被学生维护了下去。于是整个 12 月我的班级有了最好的学习环境,那些每天
下午坚持多学 45 分钟的学生在最后的期末考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的复习方法参考了我的高中老师和我的大学屌丝班长,在一个月时间里,我前后考了
15 次试,基本就是第一天复习重点,第二天考试,第三天讲卷并复习下一节重点,第四天
再考试…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曾经是个神童(不是开玩笑),呃…证明一下吧,高中物理奥赛
辅导,有一次他迟到了,并且之前没有备课,来到教室,刚好该讲一道全国决赛的题了,他
说:5 分钟前刚到办公室拿到书,请给我 20 秒。20 秒之后,他在黑板上边做边讲,用了一
个多小时,做完了,转身对我们说:你们看,所以说,物理无难题!所有在他做题时没有走
神的人都傻在那里,没有人能听明白物理奥赛的决赛题,可能也只有他敢这样对待这种题了。
(大脸你应该有印象吧~)。所以,神童的方法肯定没有问题,当年物理高考复习我们就是考
一节讲一节,学生每天提心吊胆,老师也累死累活,但效果不错。另外就是考研的时候大学
班长丛剑总唠叨的题海战术,最简单效果最好,鉴于他考研成绩还不错,我也就借鉴一下。
所以,那一段时间波澜不惊,我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哦,差点漏了家访,这个就
不多说了,学生家里都很穷,很多父母在外打工,很多学生在单亲家庭,甚至有孤儿,我想
我会在《第二学期》说一说。由于山路太远太难走,每个周末我只能家访一个学生,这张图
是我家访过程中去到的最干净的一家,学生叫张秀兰,而且还去过两次,那张我辅导张秀兰
的弟弟认字的照片为我们得来了两千元的捐助。张秀兰的父母在第一学期结束都出去打工了,
家里只有她带着弟弟两个人生活,甚至过年家里也只有他们两个而已,她又很懂事,学习也
很好,我真的佩服她。
最后的期末考试(5 个初一的班,都是平行班),我的班级非常优秀,我教的数学和生
物平均分都比第二名高了 10 分,学生总分的平均分也比第二名高出 30 分,全校一二名也都
在我的班,至于优秀率、及格率也不在话下,这下李明烁你该放些心了,我没有耽误了我的
学生。
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吧,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字了。你们一定看烦了,可是我回头看一
下,发现我还是漏了太多东西,我还办过篮球赛,第一次见到光脚在土场上飞奔的球员;我
用凳子、扫把和晾衣绳自制了羽毛球网,办了羽毛球赛;借到了两万多块钱的投影仪(超级
先进,墙有多大就能投多大,所以我们的屏幕大小甚至能赶上半个电影院的屏幕,而且很清
晰)为学生放了电影《飞屋环游记》《机器人瓦力》,还有《驯龙记》《龙猫》…至于我的专
业:架电线,因为操作难度系数太高,学的又不够好,终于没有做到。
其实,空闲的时候也会想想那些空泛的东西,例如我来这里到底为了什么,我以后要干
什么等等。可还是想不明白,一看到那些孩子,脑子里、心里想的就全是他们了,至少,我
应该做好我的第一份工作吧,60 多份希望还挺沉的。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想趁着年轻
四处走走,不想过早被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同化。
你们呢?在美帝的,在德国的,在日本的,在宁夏的,在世界其他地方的,讲讲你们的
生活吧,好久不见,好久不联系,再过一段时间,怕该忘了吧。抽点时间出来,给老朋友们
分享一下吧!
我在山里待得时间长了,出去的时候总有一种农民进城的感觉,这也新鲜,那也好看,
来云南旅游的人,却总说这边的风景最好,这里最好看,空气又好,晚上还有漫天的星星。
如果有机会,这两年来云南玩儿吧,给你们当个免费导游还是够了,而且,傣族彝族的小姑
娘真的很漂亮,不信的话,来我班上看看!
行了,就这样吧,我的汇报差不多了。更多精彩内容,看下个学期吧!
祝各位一切安好~!
==============================
我注:此刻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