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maker wrote:找到一篇詳細報導,卻(恕刪) 奇怪的是這兩個問題都不是廠商的問題而是風場規劃的問題這些疑慮應該在當初政府規劃風場時就必須被排除,或是去除有疑慮的風場範圍如果真的因為這些問題造成廠商損失不知是否能提出國賠 ??
中華電信那個問題小,海底電纜彼此跨越是常見的而民航局那個.... 他的決定會影響到亞泥的新竹風場新竹機場還牽涉到幻象2000.....所以.... 有得瞧LNG 一直不提,不知道是甚麼原因...LNG船一但流錨,引擎不是像汽車一樣馬上就發動而噸位也不可能用拖船群頂住況且去頂LNG船 本身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航港局和中油的立場是甚麼?不過依WPD的實力這些問題都會消失的
stunmaker wrote:預計設置約42支風機,目前通過的海審會審查,則約佔16支風機範圍。 這段也怪怪的,麗威風場應該是87支4MW的風機,怎麼變成42支?如果改用8MW風機,目前通過審核16支等於128MW...變成小型風場...
西門子歌美颯今宣布擴大台中港機艙組裝廠投資:擴增雙倍土地面積,達到超過6公頃土地,預計增雇用雙倍的工廠員工數,並興建兩棟新產線廠房與一棟倉儲,進行輪轂與後端在地生產。這座機艙組裝廠是西門子歌美颯在歐洲之外第一個機艙組裝廠,預計於2021年開始生產,看準台灣、日本、韓國等正在萌芽的離岸風電市場。目前西門子歌美颯在台灣員工數已達100人,估計2025年總員工人數將達500人,屆時將有9成為台籍員工,深耕台灣,放眼亞太市場。雖然西門子歌美颯努力擴大在台投資,支持在地供應商,但是否能夠幫助客戶海龍2號風場完成工業局的產業關聯審查仍是未知數,倪邇思也對現場的經濟部能源局長官喊話,希望可以幫助海龍2號風場通過產業關聯性。由於海龍2號風場預計在2024年併網,共有27項國產化目標必須達成,但在1月初未通過審查,卡在仍有發電機等4項零組件無法在台生產,海龍風電資深公共政策經理張耕維表示,有陸續與工業局做溝通,希望最快在6~7月就有好消息。
風機龍頭西門子歌美颯日前推出裝置容量達14MW的全新巨大風機「SG 14-222 DD」,光扇葉直徑就達222公尺、相當於台北新光摩天大樓高度。離岸風場開發商海龍今天宣布,將選用此風機做為旗下海龍2號風場首選風機,未來旗下高達1GW風場也評估導入。這除西門子歌美颯首度將最新技術在台本土化,也是亞洲目前唯一超越歐洲本土技術的風機。西門子歌美颯亞太離岸風電營運總部董事長Niels Steenberg本月稍早已預告,過去台灣已致力風機國產化,但西門子歌美颯希望進一步進行國際化,打造台成離岸風機出口亞太基地,並引進西門子最新技術。他強調,西門子歌美颯計畫在台擴增第2階段機艙組裝工廠,預計較目前投資達2倍規模;新廠房將不會生產目前的8MW風機,而會採用更大型、新世代的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