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

民進黨執政期間,有什麼重大建設啊?

有啊
綠營大咖陳啟昱跑啦
別再說國民黨會跑人
民進黨照樣跑人
weipulee wrote:
有啊綠營大咖陳啟昱跑...(恕刪)
曾任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和立委的陳啟昱,擔任臺鹽董事長涉及綠能弊案,台南地院召開羈押庭未到,目前已失蹤,發出拘票拘提,看來又是民進黨貪腐的偉大政績啊!
新政府去中國化 紅色供應鏈壯大
2016/05/25 工商時報 賴湘茹 、北京
長期研究兩岸經貿議題的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張冠華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蔡英文的520演說很明顯強調要降低對中國大陸經濟依賴、經濟上「去中國化」,他認為,這會影響台灣企業利用中國大陸舞台,「反過來只會強化『紅色供應鏈』自我完善」。
張冠華指出,在當前兩岸產業從過去分工互補進入到競爭逐漸大於合作的局面,更需要制度化平台來做宏觀的市場整合分工與佈局,避免雙方的資源重複與浪費。

他指出,即便企業能跑在政府前頭,依據各自市場需要去進行併購或合作,比如,聯發科將其在大陸的轉投資公司賣給陸企,雙方並在車聯網領域戰略合作,但是,大方面的上下游整合還是要透過官方制度化平台,比如陸方在產業政策干預能力較強,要不要建面板廠、晶片廠等,還是要透過發改委核批,防止一哄而上。
張冠華表示,自2008年以來,兩岸制度化合作與市場化合作,實際上已互為一體、相互促進;若缺少制度化合作,就沒有市場准入、關稅減讓、雙方投資促進、海關便利化措施、投資保護等。

有關「紅色供應鏈」排擠台灣的說法,他並不同意。他表示,很多大陸品牌崛起後,台灣企業也成為供應鏈上的一環,比如,小米手機很多關鍵零部件就是台灣廠商做的。

張冠華認為,台灣廠商其實能利用中國龐大市場,把研發效益十倍百倍放大,如今新政府若要用政治力來改變市場的選擇、或在兩岸市場面合作採取保守,自然會削弱雙方合作,影響企業利用中國大陸舞台。

張冠華指出,半導體到目前為止雙方是高度互補,但是,隨著中國大力推進半導體產業,紫光等企業不會因為資金入台受挫而停下發展腳步,「再過5年、10年,是不是還高度互補?」

看到這裡答案很不配合文章的發展
看看 2015年 12 月 17多有遠見的論述
「加入紅色供應鏈才能化解產業危機」根本是謬誤論述

林維熊、林修正
發佈於 12 月 17, 2015

上個月《中國時報》社論〈加入紅色供應鏈才能化解產業危機〉(link is external)(2015年11月02日),認為台灣應該加強與中國關係,甚至開放中資來台併購,才能化解產業危機。我們覺得有很多錯誤的觀念需要批駁,以免因誤導,讓國家經濟走向錯誤的方向。

中國企業技術落後,中國政府為了扶持中國企業,組成中國產官複合體的紅色供應鏈。其企圖是以兩個策略來提升中國企業的技術水準,第一個策略是中國政府以龐大資金補貼中國企業併購國外企業,以及提供各種免費土地建築礦場資源等固定資產,降低中國企業營運成本,變相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殺價能力,將競爭者逼退出市場。第二個策略是利用中國市場作為誘餌,逼迫台商與外資企業接受其併購,直接深入被併購企業內部取得技術。如果不從,中國政府就以關閉中國市場為要脅。這些紅色供應鏈的策略都牽涉到中國政府介入的市場不公平競爭問題。

就因為產官複合體的作為違反公平交易原則,也是國際貿易規範所不允許、不支持的。解決之道是訴求WTO處理,或者自己政府要出面捍衛自己企業與國家的利益。習近平訪美時,先與科技業大廠老闆圓桌會議,再與歐巴馬見面,就是美國為解決不公平競爭條件,做美國企業的後盾,逼的習近平必須面對企業的結果。連美國都這樣,其他國家更不用說。台灣經濟面臨的難題,不只在紅色供應鏈的外部殺價競爭,更且是台灣內部馬英九政府經濟統一政策,配合中國企業在新竹科學園區設立公司挖掘人才,竊取關鍵技術。

《中國時報》該篇社論(link is external)故意誇大紅色供應鏈在國際上大肆併購的消息,誤導國人以為外國政府都樂見其成,卻沒有點出這些外國企業在他們本國並不具有關鍵性產業地位。台灣也有很多觀光飯店或產業被中國一條龍併購,我們很不喜歡,但也沒有驚慌。但若是關鍵產業,其他國家也不允許。郭台銘要併購夏普(SHARP),日本就予以否決,就是最近的案例。歐美日國家也有很多因為國家經濟利益而否決中國企業併購的案例。近日,經濟部長鄧振中反而公開宣布開放中資企業併購台灣的IC產業,配合中資企業併購台灣聯發科與力成科技的企圖。這已經清楚顯示出馬英九政權是出賣台灣經濟的罪魁禍首。我們應該嚴厲警告馬英九政權的閣員,將來新政府上任之後,他們必須面對國家起訴公務員危害國家經濟利益的刑事責任,以免他們加緊出賣台灣的舉動。

中資企業併購台灣的先進技術廠商,會涉及關鍵技術外流,影響經濟與國防,這都是政治問題。冷戰時期美國歐日等先進國家成立多邊出口管制協調委員會(COCOM),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國在1990年與美方簽訂《戰略性貨品暨技術資訊保護備忘錄》,1995年全面實施SHTC輸出管理制度,就是為了防止關鍵零組件外流至共產國家。產品都要管制,更不用說讓他們併購關鍵零組件廠商。台灣放寬中國企業投資條件,就是提供他們竊取機密的光明正大手段。更何況台灣高科技廠商若那麼輕易就接受中國的企業購併,成為西方先進技術外流的缺口,難保歐美日國家將我們列入技術輸出的拒絕往來戶。我們想尋求產業升級就不容易實現,屆時我們就欲哭無淚了。
簡單地說,面對國際競爭,世界先進國家都會以政治力量干涉外國企業在本國的併購活動,然而台灣的馬英九政權卻全力促成中國企業在台灣的併購活動

至於台灣對中國的投資問題,該文認為因為管制「較高端技術、資本密集、投資金額大」,以致該類產業「外商早已占住市場,大陸本土企業亦已崛起,台灣曾有領先優勢的石化、汽車、金融、電商等產業已難領風騷;反倒是政府不重視、認為技術檔次低的食品業之流的傳產,因為不管制,不少台資企業才能在大陸闖出一片天。」這是誤導。
lkk77 wrote:
看看 201...(恕刪)


那請台積電和下單廠商簽約時

寫明代工晶片不運往匪區,且經第三方也禁止運往匪區啊

不要賺匪區的錢歐

i hung

上面的很在意輸贏,贏的人不會在意輸贏,因為已經贏了,一直說綠色的是垃圾,可是自己卻贏不了垃圾才是最在意輸贏

2024-11-04 10:48
freedomhome

i hung你在意政黨輸贏嗎?Y or N

2024-11-04 10:51
lkk77 wrote:
看看 2015年 12...(恕刪)



你不知道台積電有上海廠,也有南京廠嗎?

台積電南京12吋晶圓廠在2016年7月7日在浦口經濟開發區開工動土,一年後廠房建置大致完成,並且在2017年9月12日舉行進機典禮,將當時台灣南科12吋晶圓廠16奈米設備轉移進入。 這是台積電在中國的第二個據點,第一個是在上海松江的八吋晶圓廠,投資總金額高達30億美元。

所以台積電的上海廠和南京廠是什麼供應鏈?

令外開放中資來台,與中資收購或併購台灣經營不善的企業是不一樣的啊 !
民進黨總是混為一談騙選票,併購收購有監管的商業程序,不是單純投資可以混淆的。
台灣的統一併購家樂福,全聯併購大潤發,都要費那麼大的功夫,經過層層審查,你竟然把商業投資與併購混為一談!不是騙選票是什麼?

前文我已經把專利權戰略佈局講的很清楚了,中資公司不可能使用台灣公司的專利權,小綠綠還要用中資芒果乾騙選票嗎?
imhung

這位應該是傳說中的老綠綠.[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4-11-02 19:03
suyisan

這個就一個只會惱羞的綠腦糞

2024-11-03 21:40
已經很久沒聽到名嘴吹噓台灣的矽盾。

要扯台積電,就不得不說 是誰把台積電先進工廠送出去,親手打破台灣的矽盾?

打破台灣的矽盾護身符,真是了不起的重大成就。
Irvine Orange wrote:
已經很久沒聽...(恕刪)



等美雞店日雞店壯大

我們就會被放棄
Ractopamine wrote:
等美雞店日雞店壯大

我們就會被放棄

沒保住美日大客戶

我們就會被放棄
lkk77 wrote:
沒保住美日大客戶
我們就會被放棄...(恕刪)


一下子誇耀我們的技術,狂賣中資芒果干,
一下子又說沒保住美日大客戶,我們會被放棄,
說的話一點邏輯都沒有,
有技術訂單自然接不完,為什麼會被放棄?

最關鍵的因素是台積電有7成以上的外資啊!
會在美日設廠,完全是外資大股東的問題,外資不希望台積電將所有雞蛋放在台灣--這個戰爭風險高的籃子裡!必須分散風險,才對他們的高額投資有保障!

美國早就放話,台積電美廠必須是台積電最高階製程廠,當台積電高階製程不只台灣才有時,護國神山還是護國神山嗎?只剩下炒房的工具而已!
  • 7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