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 人想知道以下訊息的真實性
轉傳!這個職業軍人說了實話,不像名嘴上節目混鐘點費,說了一大堆膨風廢話。
一位退伍飛彈上校的兩岸思維 :
1)
當兵十年一直在陸總部,從神箭一號、漢光一號演習,就開始參與。
師對抗督導官參加三次,圓山主指揮所演習,阿扁進那個山洞,我也三年連進三次,
2)
所以以我的認知,要有人問我台灣能打戰嗎?
我的回答是 :
不是能不能打,也不是能撐多久的問題,而是你台灣 "根本不能打 ! " 也沒能力打 ,只會害死一堆人
3)
第一次進圓山兵旗室看到牆上的大地圖,大陸那麼大一片,而台灣那麼小一條,太震撼了 !
之所以稱為 “條”
就是小小的台灣地圖,就這樣隔個台灣海峽,橫躺在大陸前面,顯得如此瘦小。
4)
打仗打什麼?打 "縱深" !
台灣海峽有多寛?平均150公里,
西部平原海岸到山脈大概30公里,
大陸的東風11飛彈射程有300公里,
東風15號800公里,意思就是說,一開戰
咱們90%的人跟經濟命脈,都直挺挺的,
毫無遮掩的完全曝露在最前缐,一點 "緩衝地帶" 都沒有 !
5)
很多軍事專家,長篇大論,要怎麼打、怎麼防,說得口沫橫飛,但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一開打你我都在最前線,
飛彈打過來,誰倒霉,誰就得死!
戰爭兩天結束最好,撐越久,死越多,
沒水、沒電、沒嬰兒奶粉很痛苦生不如死,就靠那
幾百粒愛國者三號飛彈擋嗎?
6)
聰明的台灣人要做點功課,上網去查一下,東風11跟愛三的
數量、性能、造價…等數據,
還有大陸把飛彈都藏那裡?你以為那麼簡單就能事先摧毀他們嗎?
若有那麼容易,那就不叫「萬悪的共匪」。
7)
還有人說:
那就去炸大陸三峽大壩吧!
大壩要承受那麼大的水壓,難道是土堤做的嗎?
隨便一枚飛彈來就能炸垮它嗎?
要小型核彈才能夠啦 !
不然就是用專打碉堡的穿甲彈,
在同一點打個三、五顆,才能打穿潰堤,
請問:台灣人有這種本事嗎?別自欺欺人啦!
三國時,最重要的戰爭「赤壁之戰」就發生在荊州,荊州老百姓實在太可憐啦,三國時被曹操血洗。
現在臺灣人還想炸大陸三峽大壩水淹荊州嗎?
別扯啦,台灣,你能嗎?
8)
有人説:
你打我台北,我就打你北京,
你打我高雄,我就打你上海,你一顆我一顆,
你再一顆,我又還你一顆..........
現在的上海有多大?
去上網查一下,
可能還沒傷到人家幾根鳥毛,台北、高雄早就被炸翻了!
9)
現在檯面上的這些政客告訴我們要全民國防,
減少傷亡就能撐得過去,中共飛彈打完他們就沒輒了, 你在催眠嗎? 你以為你是誰?
咱們的天箭、天弓、雄三飛彈確實很精良,但也只有 "雄三"實地的打死過人,
閉著眼睛把自己台灣的漁船船長打死了,台灣人,你厲害了吧!?
我們又有多少飛彈可以跟人家比,你一顆我一顆?哼……你以為你是誰?笑話!
10)
要認清一件事實,
中共有能力把人送上太空,又安全的返回預定地,那表示他們的衛星導航、衛星定位能力已經成熟了,
表示飛彈的準確度已提升了,我們別狗眼看人低,嘿 !咱們呢?台灣?
前些日子咱們托人,把一顆五億元的衛星送上太空,好像完成時代的成就,結果傳回來的照片不清晰,還好啦 !
他們說,還能當農業用啦 !
11)
現在説這些,並不是刻意貶低自己,而是要提醒自己,
台灣自己20幾年來停滯不前,可別再太自大張狂,吹牛逼!
這年頭拳頭大才是王道,靠嘴砲是沒屁用的,在網路上幹譙,
發洩一下自己的自大情緒罷了,有何屁用…?
12)
打仗打 "經濟",
中共現在有三兆多美元外匯存底,
而咱們台灣是五千多億(是他們的1/6)。
中共向波音公司買了三百架飛機,
是用美國國債去付款的,現在美國最大的債主是中國大陸。
過去到現在,不論你多麼不願意承認,
多麼不爽中共,但他就是壯大了。
13)
兩岸十年來,軍力的失衡,已經到了台灣只能靠美國了。
三十年前,只能用傳統登陸戰時,中共確實無能力武力犯臺。
如今呢?小辣椒雖辣,大象一口吞下去只拉三天肚子,
小辣椒呢,只剩一坨屎 !
14)
我們生於臺灣,
長於台灣,熱愛臺灣,要保護臺灣,就要臺灣免於戰爭,
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免於災難,這才是執政者的使命。雖然經濟不佳,但大家依然樂天知命,日子一樣快樂,世事無常,只要一口氣在,誰能説得準?是吧 !
15)
一旦中共武力攻佔臺灣,台獨分子的下場就會有以下三種。
1,
切腹自殺。
全臺灣只有有一個人會做,就是辜寬敏(但他已病亡,他不是切腹的)。
2,
你想流亡(坐桶子)逃向海外..........
但你一輩子也回不了臺灣,好像:王丹,吾爾開希,還有:曹長青,郭文貴,
一輩子也回不了大陸一樣。
3,
乖乖的做一個順民。
以這第三種的人數最多(包括那些當 "閃兵"(閃靈)的人)
16)
可別激進到像某台獨大老説的,"早上宣布台獨,晚上死也甘願" ?
那就對不起了,給我一把槍,我先把他的頭給轟了,
因為我不願跟他一起不明不白的死!
夠明白了吧 !
..
文章來源:
https://cofacts.tw/article/ea66f9akky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