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是可以討論的,並不是一昧地支持或反對。在政治立場之上,還是有是非對錯。
chicklingshopper wrote:
國道六號是否可以延...(恕刪)
hu4852 wrote:
1.國道六號是一個工程可行但是個工程難度很高的一條道路,花費金額驚人且為危險性高的後續維修費用也是驚人的一條道路
2.它是一條要爬升近2000多公尺高山,一條至少近200公里的道路,一點都快速不起來道路
3.就經濟環保生態及國土保護而言它是沒有開發必要的道路
4.它不是花東地區安全回家的路,因為它的危險路段長度至少是目前蘇花公路的七八倍,而且速度不快時間長,且依台灣目前多暴雨與颱風地震的天氣,經常性封路會一點都不低
5.他是一條觀光好路線,這一條路沿路觀光價值會大於到花東,光沿路風景及可延續的登山路線都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的處女地,南投的好處一定比花蓮高
所以個方面看法是一個持平之論,只用工程來看是個偏頗之論,樓主應該改個內容,不然該改個標題
Arcus0827 wrote:
1.困難度高經費高風險高有何問題?你的質疑跟我的答案有何關係?不用轉移話題,請問這三高有何問題
2.施工方式有兩種,不是只有高架爬升這種方式,瑞士跟中國選擇的是從底下打通隧道通過,誰在跟你爬升2000公尺高山?
所以你是由埔里一直挖隧道過去,那困難度就不是一段,中間還有水庫路線了?不知是誰給你這樣路線?所以又幾百公尺貫穿隧道?你確定是這樣的路線?是做夢還是韓神給的?所以爬升度不到500公尺?瑞士是火車難道你是開車經過的他的路線?中國工程都沒爬升?光這一點就看出你在胡言亂語了
第3點沒勇氣回答:又是故意忽視轉移了
3.同樣,不管是地震、颱風或暴雨,那是工程設計的問題!難道雪隧啟用以來沒經歷宜蘭遇到颱風、地震?然後雪隧淹了嗎?塌了嗎?還是有因此封過路?
這一條山區目前因暴雨路段封山年年都有?最近就有了?年雨量是台灣目前很高的地區?當然你如果保證二年就好?不會有任何坍塌?維護經費每年不到五千萬,多出來你多可以負擔,而且保證從不封路?大陸跟瑞是那一區年雨量跟我麼是一樣的?還是我們一天大雨就超過他們年雨量了呢?它們經濟國防效益為何?我們又有哪些?還有是否預計從南投埔里到花蓮要多久時間要不要再自行規劃時間說明這一段速度比雪隧更快
4.打通後南投跟花蓮觀光連成一氣有何不好?1+1>2,不是更可以吸引套裝觀光行程?也是啦!南投廬山或武嶺一堆違建可能就沒人要住,直接投宿有品質、安全無虞的花蓮飯店。
有說不好嗎?又在自己無腦補了?只是說南投利益大於花蓮,不過違建只是轉移到這一路段還是違建?可能多個比清境更危險的地區來違建而已,投宿哪裡又是自我腦補預估?好像全是自說自話不知是否有溝通問題?只好自言自語了
5.登山路線關這議題甚麼事情?真是很會扯!瑞士聖哥達隧道的案例,有因此造成阿爾卑斯山觀光業衝擊?有得話請舉數據來支持你的論點
拿瑞士跟台灣比?光這一點就好笑了,台灣地小人稠,土地人口比例是多少,而切是說人會很多登山路線也是一堆在這一路線上,所以不是觀光衝擊是生態衝擊?又問錯題目了
一堆答的亂七八糟,又是自我腦補一堆事項, 這地方連去多沒去過的人,只是看GOOGLE地圖,連西伯利亞地圖多去看過了,看過又如何能證明何事?只是證明你是個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