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大陸東北人,對國內外政治研究的還算不少,歡迎友善提問誠實交流,盡量知無不言


htmlgate wrote:
希望多看看中共写的...(恕刪)


我有时会把文革,比作我自己那段被打击的日子(初中食草学霸到高中全面被食肉学霸虐。)

这些痛苦所产生的反思,持续至今,我们的民族,民间,对于文革的反思,也是一直在进行着(甚至是不经意的反思)

看到今日的台湾,我就在想,这种扣帽子的习惯,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劣根性吗

也就是说,这一层受伤,伤愈,是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必经之路,是由于我们的认知缺乏(我自己当年的坎,也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导致的认知缺乏,对自己没有办法准确的评估)

如果是必然要经历,那早跌跟头,比晚跌跟头,要好,损失也更少,

大致能想到这么多。

法国大革命,是不是更加激烈?
只能说是人类共同的弱点吧。


文革,可以说,当时的痛苦在消退,历史评价已经逐步客观,但是它的效应仍然被消费,以奇怪的方式影射现在。


路都是人民自己选的,我其实很看不惯有些人认为的,是历史,体制辜负了我。其实是自己,作为人民的一部分,辜负那个时代。选择一段历史,一场战争,一个政府,一条道路,每个参与者都应该承担后果,并为自己的“后代”选择道路。


面对它,处理它,解决它。
反思它,解读它,铭记它。
Erichuangtw1980 wrote:
只是目前大陸的政治系統,能不斷保證後續繼任的領導人和執政團隊的“品質”,能一直保持下去嗎?



朋友的这层担心,我认为,大可不必,我把我的想法说一下,以便证明 非我被洗脑瞎支持,或者思维惯性使然。

第一个问题,
大陆的民主集中制,成员之间,能不能“合”
如果几个人勾肩搭背,订立攻守同盟,岂不是虽然ABC名义互相制衡,实际ABC沆瀣一气?
我的看法是:不能
因为这个金字塔,每一层,都是这么几个不同派系,不同利益诉求的人来构成的
也就是说,A是A1 A2 A3的上一级,A1 A2 A3的构成,类似A B C的构成,唯一的不同的是负责的范围,A1A2A3就是A这一个区域

因为每一层的N人向1人负责,那个N都是少则三个,多则七八个十几个。既不过多,也不过少。

最高层的,最末的韩正是江泽民的人,习近平是江胡妥协的结果,其他人如李克强是团派(就是共青团中央),李克强的学历和习不同,他那个文革后第一届的北大法律系,含金量极高,有学术(王沪宁以前相当于习的笔杆子,中国梦的实际执笔者),栗战书是习当年在河北省正定县的旁边一个县的,俩县长同事,黑省贵州省长都做过

他们七八个人,很难订立坑害百姓的攻守同盟,但民众的日子也确实有韭菜之嫌(老二争老大的咬牙僵持阶段,一张扑克牌能不能从背面翻到正面,就看中美谁的持久力强了),年轻人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

=========
他们应该领导人团队里,受到文革冲击的最后一代了
再之后,领导团队里的学历,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只会比现在的更加有含金量。
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了从基层做起的好习惯,做决策就怕空中楼阁。
这也是前面那位台湾朋友提到脱贫七亿人,几乎就是这时期全世界的脱贫人口数。
比菜菜子那个学经历。。。扎实多了。视察个水灾坐装甲车里。。。
=========
最后说个我自己身边的个例。

我本科同一寝室的室友,浙江温州人,业余爱好,爱玩摇滚,贝斯手,成天练酷玩乐队那些歌
人极其聪明,高考没考好,来我校了
研究生回了浙大,
毕了业当村官去了
他家自己有服装厂,也不缺钱,
老实讲我一度不知道他图什么。。。

人也没什么物欲
当年我们一起翘课在屋里定外卖,睡眼惺忪的就吃
后来聊过,村儿里工作做的很认真,也很苦,特别瘦,除了弹贝斯爱哼哼,不爱麻烦人,三观极正,对感情忠贞程度远强于我,当年带社团全校都有口皆碑,低调有担当。
要见识有见识,要人品有人品。
我觉得以后这样的人,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在这个国家,某一级的领导团队里,是人民的服气。
=========
再说个个例
还是本科同学,同系不同专业,院篮球队的基石,冷幽默,话少,热心,做人做事能服众
新疆奎屯人,不知道跟建设兵团是否有关,但是是汉族
毕业好几年没有音讯,都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后来才知道,去云南曲靖山沟里,支教去了
后来给我们都发了邮件,
不是为了任何就业优惠,也不是为了任何考研保研优惠,因为他一呆四五年,做形式主义的人哪有这样的
很多年不联系了
不知道他后来走没走从政的路(从村子里做起?),如果有,也是人民的幸福。
我很佩服他。

==========

htmlgate wrote:
法国大革命,是不是...(恕刪)


咱们这边还真没谁像他们闹228那么闹。。。

包括文革,都是总结教训往前看,以后注意着。

关键是。。。台湾这反思历史。。。还反思的是假历史。。。还促转会。。。

别管什么事儿都能做成一个产业。。。做成一门生意,我也是服了。

要按他们这个玩法,我上一辈普遍唯唯诺诺不敢惹事这个性格缺陷,得怎么赔钱,赔多少钱,怎么计算损失,赔了又能换回来什么。

非洲猪瘟抹黑产业。。。
simon1989b wrote:
朋友的这层担心,我...(恕刪)


在脫貧、擺脫落後的建設階段,不進則退,而退步或停滯則會使民心不附,國家易陷入動亂,六四事件就是一個例子,

在「改革」的過程中,有共同的目標,基於危機意識,易凝聚官民的人心,群策群力,而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在這過程中也會累積經營實力,

我們在把時間往後30年、50年,

當國家經濟等各方方面面上了軌道,國富民強, 底子殷實了,少了危機感,會把富足當作理所當然的常態,官員易於流於怠惰,

而中共的領導機制是「中央集權」,如果上面偏了,下面就會一起亂,也沒有西方選舉制度可以「淘汰」人民不信任的政府。

如何能防止這種可能性的發生呢?

Erichuangtw1980 wrote:
在脫貧、擺脫落後的建設階段,不進則退,而退步或停滯則會使民心不附,
國家易陷入動亂

這張照片看了令人不忍 怎麼一張桌子坐三個小朋友?
這要怎麼上課? 我的老天鵝啊...
整個教室設施還不如60年代的台灣鄉下,
不要再炫耀北上廣了, 把這些地方的建設撥一些給農村吧,
農村的孩子實在可憐...

Audrey103 wrote:
這張照片看了令人不...(恕刪)


沒法
現在最多

帝王將相
才子佳人

中国再文革
臺灣少子化,一個偏鄕學校全校人數可能還不到照片上一個班呢!別小看大陸這些窮地方,以後就是人口紅利了。
Audrey103 wrote:
這張照片看了令人不忍...(恕刪)
Erichuangtw1980 wrote:
在脫貧、擺脫落後的...(恕刪)


中国的现状为A
民众的知识水平为B
民主集中制里每一级的1对N的那个N
N会随着A,B的变化而变化

【也沒有西方選舉制度可以「淘汰」人民不信任的政府。】这句话,实际上是个伪命题。
不存在一个系统100%锈蚀的情况,哪锈改哪

人民这个词,是个极大的集合,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十亿级的数目
人民这个词,每个人之间的认知,还有差异
为什么一沾到“民主,自由,人民”这种听起来高尚的词,我们就不用按照规则行事了呢?

说白了,是想以高尚的口号,践踏专业的壁垒。
我们的每一个人的公司高层,是我们自己选出来的吗。

你刚刚问我【如何淘汰人民不信任的政府】,而我们考虑到的,是我们和他们是一体的,大家得一起改,而不是把责任推给他们。

我前面在有一层楼有提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民粹的一人一票,被选举人骗,选举人傻,当选了,没做好,罢免下台。
可是,这个“当选”,不是选举人与被选举人共同的复合作用才能得到的结果吗——每个人都参与了最后当选这一个决定啊,为什么出了事,“法不责众”,每个人那点微小的责任,都没有去偿清,人不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如何会有认知上的进步。

所以台湾也好,美国也好,欧洲多国也好,原地空转,周而复始。


此团体(你可以把政治常委当做一个更有制衡关系的长老院),是我们选上来的——他们之间只要没有不是订立了攻守同盟的自肥,谁烂了,换谁,机器有零件坏了,难不成把机器全毁了吗,那些没坏的零件何辜。

而如果仅仅是方向上的判断失误,我不认为有任何人应该担责,你我都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不能有。
前面已说,原则性问题,那就该判就判,该关就关,该杀就杀,有纪监委来办,纪监委的那个大系统里的每个人是监督人。

这道理其实不难解释——一个三口之家,三人商量事,一个人综合三个人最后的意见分布来做最终决定,如果判断错了,只打那个做最终决定的——被处罚的结果边界并不符合偿责边界,另两个人呢。

==============
其实以前有人总结过,西方城邦式民主和我们的制度差异中一个很重要的板块,是你们会越来越不信任政府,我们会越来越信任政府,这里面的本质问题,就是你们的制度,偿责到民众这一块,因为法不责众,惩罚与错误形成了非对应关系。

一个人犯了错误,应该被惩罚,然而作为选民的你们,作为体系里的共同参与者,并没有被任何惩罚——因为下一批被选举人,以及政党,还要哄着你们,继续下一次投票呢,怎敢得罪你们。——这样哄的结果是,民众越来越傻。

比如西方世界,台湾,包括我认为进化程度在全球仅次于汉族的日本和族,不都对中国是如此的不了解吗(制度不了解还情有可原,毕竟太复杂不是所有人都会看你这一大堆文字,可对于中国人生活的现状,还是这么不了解)——因为媒体,被选举人,政党,在哄着你们,你们没有正确的世界性判断,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simon1989b wrote:
你可能并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大陆的少数民族情况,和你想象的,应该是有一定偏差
方案1:优惠少数民族
方案2:优惠穷困地区
方案1和2,实际上有大面积重合,
但问题是,
先说在方案1却不在方案2里的一批人
有很多已经完全汉化,除了一张身份证的民族,没有任何差异,甚至家中每每利用一些少数民族政策,比大多数平民富的多。
请问这样的人,优惠给他们,有何意义?
再就是
方案2却不在方案1里的一批人
他们也很需要帮助,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汉族,所以就得到相对较少的优惠,这并不符合方案建立之初所倡导的精神。
制衡阶级固化,方案2比方案1更具有针对性,不是吗。
现在全中国都是支付电子化,去界定一个家庭/一个人的消费状况,并不是什么技术上无法做到的事。...(恕刪)


所以你自己也找到問題點了

也就是,問題不在是否要給少數民族所謂的特權
而是如何去界定與區分真正需要特權的人。

不是嗎?

先把這點觀念弄清,再來討論要如何施行。
才能找到問題的核心。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