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hestandnews.com/cosmos/%E6%A0%B8%E7%81%BD%E7%9A%84%E6%AF%80%E6%BB%85%E6%80%A7%E7%B5%90%E6%9E%9C-%E7%82%BA%E4%BB%80%E9%BA%BC%E4%BD%A0%E5%B0%B1%E6%98%AF%E4%B8%8D%E9%A1%98%E6%84%8F%E8%AE%80%E6%9B%B8/核災的毀滅性結果?為什麼你就是不願意讀書!摘自內文:前幾天我在立場新聞的專欄寫了《一百倍的奇蹟 以核養綠:次世代的環保主張》受到廣大的迴響,當然也不免招來一些長期遭受反核人士洗腦的孩子的反擊,即便全身上下毫無像樣的裝備,也奮不顧身地向我叫陣,這種昭和式的反派浪漫讓小弟不禁掬起一把男兒淚。我們就先來談談這標題好了,當我讀到「核災的毀滅性結果」八個字的時候,頭上立刻冒出問號泡泡。以我研究福島事故七年的理解,我實在無法參透李先生所稱之「毀滅性結果」到底是什麼?是福島居民遭受「風評被害」的人格羞辱、是福島物產持續被無的放矢的謠言抹黑、還是港台善良民眾長期被反核人士恐嚇取財導致存款減少的大規模個人經濟災害?如果都不是,用這種低劣的標題殺人法實在令人感到惋惜。我們談論任何議題都得先立好「前提」,很顯然李兄對於核能發電的前提只有一個,叫做「核災無法承擔」,在這個架構下,只要無法使核災風險降到零,人類都不該使用核電廠,這點我表達由衷地肯定,然而,這個前提有根本性的錯誤,因此由此作為論辯的起點完全是自掘墳墓的行為。首先,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零風險的,甚至諸君出生的那一刻都有高達 1/75 的機率會殺死令堂,是一座運轉 40 年的核電機組發生事故機率的 133 倍,以李兄的角度,是不是天下的媽媽都應該高喊「產災的毀滅性結果,為什麼要媽媽承受這種風險」而拒絕受孕產子?很顯然,李兄誤會了「風險」的意義。風險 (Risk) 是現代社會評估利弊的工具,它並無法告訴你某件事情重複多少次就會發生問題,它只能提供在客觀條件下做理性判斷的依據。如果以被稱作普世價值「人命」來評量的話,核能發電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友善的發電方式。如果你認為人命沒那麼重要,環境更重要的話,請參照小弟日前文章內的圖表,在這裡就不贅述了(詳細文章請參考原文)李兄所提到「連日本這種高度照顧國民的國家,也沒有辦法真正讓受影響人口回復正常生活」的說法令在下哭笑不得,超過 97% 區域的民眾已經正常生活那麼多年了你視而不見,不知道哪來的悲天憫人情懷必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那不到 3% 、而且還是核電廠周圍的區域不能正常生活。大家要認清一個事實,即便是核電廠周圍輻射劑量最高的「夫澤三區地區集會所」的年劑量(約 78.8mSv)也只有伊朗度假勝地拉姆薩爾的三成(約 260mSv),之所以區域封鎖純粹是依照法規處理,以便善後工程順利進行。就算我們不談劑量,請問老兄誰平常特別熱愛到核電廠附近翻滾、野餐、玩耍的?如果你們沒有這種特殊癖好,我實在搞不懂為何那麼在意那邊到底能不能正常生活?非核不僅僅是高碳排而已,更是「高電價、高物價、高空污」的三高家園,不要老是道貌岸然的樣子指著別人「只是想便宜不顧人民安全」,因為事實真相是核能不僅是當今最穩定、最便宜、最乾淨的能源,更是對環境最友善、對人命最照顧的能源,如果讀到這裡你還要跳針「可是核廢料…..」的話,請回去把我的文章再讀一遍吧。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299989日本教授對台灣廢核政策致歉 網友:慚愧但滿滿暖意受日本福島事故影響台灣走向廢核,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昨天受邀在上海大學演講,抱怨台灣的非核家園將是災難,下課後有位日籍教授跟他說,要為日本福島事故對台灣核電發展造成的影響致上歉意,並透露日本已經重啟9部機組了,與台灣核四廠同型的6號機與7號機,也通過日本核管機構NRA的安全審查,讓他感慨萬千。網友則回應台灣能源被拿來當選舉籌碼,居然要外國人來替我們擔心,很慚愧,但心裡滿滿暖意。葉宗洸在臉書PO文說,第9屆國際維護科學暑期學校,日本東北大學主辦,今年承辦是上海大學,他的講題是「沸水式反應器的水化學對結構材料劣化的影響」,來聽課的有日本、瑞典、韓國、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教授居多,也有學生,一個小時的講課結束後,日本東北大學學生提問,希望他說明一下台灣核電發展的現況。他抱怨台灣的核電發展其實受到日本福島事故的影響相當大,小英政府正在師法德國,進行不可思議的「以綠廢核」,因此所有核能發電設施都必須在2025年停止運轉。在現場聽講的東北大學日籍教授跑來跟他說,他要為日本福島事故對台灣核電發展造成的影響致上歉意,日本自己都已經重啟9部機組了,而且與台灣核四廠同型的柏崎刈羽核能發電廠6號機與7號機,也都通過了日本核管機構NRA的安全審查。日籍教授說,有必要的話,他可以幫忙安排相關的核安技術專家到台灣公開說明,他也擔心台灣因此走「火」入魔,最後竟然問他可以來台灣參加公投連署http://www.green-nuclear.vote/嗎?接著,一位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的學生問他,台灣有像瑞典一樣的高比例水力發電嗎?難道台灣政府不明瞭光電與風電等再生能源發電的不穩定特性嗎?德國有歐陸的電網支援,台灣有嗎?德國減核後,現在正大量燃燒褐煤發電,台灣願意嗎?葉宗洸說,台灣的能源走向,關鍵已不在日本的改變了,只盼大家連署「以核養綠」http://www.green-nuclear.vote/公投,扭轉走向災難的現況。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301718內政部擬「用鬼發電」 台大醫:2025台灣一定缺電為配合蔡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目標,內政部擬修法,可在「既有公墓內發展太陽光電發電事業」,這項作法被網友揶揄是「用鬼發電」。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今早說明,是旁邊空地,還信誓旦旦說台灣不會缺電,遭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打臉,直指2025台灣將難逃缺電、限電、停電。王明鉅在臉書PO文指出,其實現在如果沒有核能發電的382萬瓩,沒有唯一燒重油的協和電廠130萬瓩的發電,台灣早就缺電了,如果問他2025台灣會不會缺電限電,他認為機會非常大,大到他認為一定會缺電限電停電。非核家園入法,政府擬定了2025核電停用、燃氣發電量佔50%,燃煤發電量佔30%,綠能發電量佔20%的新電力能源結構。於是政府決定花上2兆發展離岸風電,然後再花上至少1兆元建太陽能發電設施,來彌補382萬瓩的核能電力,但風力會在瞬間變化忽大忽小,等於是讓台灣全國3千到4千萬瓩的電網的穩定性,遭到5百萬瓩的風力電力忽有忽無嚴重干擾。台電要一直到2024與2025年,新建深澳燃煤電廠1號機、協和電廠與台中與大潭、興達一共680萬瓩的火力發電機組加入之後,台灣的電力才有真正大規模的增加。在此之前,由於核二、核三機組除役,有近5年的時間,台灣的電力全得靠著北部的林口與南部的大林燃煤發電廠拚命發電,才能維持電力無缺。但即使完全依照台電公司的電源開發計畫,如果2025年8月1日,和今年8月1日創下歷史用電新高記錄3735.1萬瓩一樣大熱天,那個時候超過4000萬瓩的電力,完全無法倚賴花了3兆元以上的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填平,這一天就會缺電限電。更可怕的是,如果2025年一定要完成的深澳燃煤電廠1號機來不及完成,協和新天然氣儲存槽與新電廠也來不及完成,台灣立刻就會大停電。王明鉅說,要避免這些狀況的唯一方法,就是讓核二、核三延役,停止核四燃料棒送回美國,只要決定啟封,台電的資深人員告訴他,一年半到二年內就可以投入商轉,為整個北部地區的供電吃緊的狀況,就會大幅舒解,屆時大潭電廠不必再擴大,深澳燃電廠不必興建北部也不會缺電。王明鉅指出,當他作完了對於台電的長期電源開發方案的研究之後,更加確定,台灣目前正在快速向前走的2025廢除核能的政策,是絕對的錯誤。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810/2799686電價一年兩漲?網友批「血快被吸乾了」國內電價漲不停,台電公司估算,今( 2018 )年上半年虧損達 240 億元,建議 10 月再度漲電價,引來民眾高度質疑「說好的十年不漲呢?」並批評「百姓的血都快被吸乾了」。經濟部今( 10 )日則強調,電價須經審議定案, 10 月將調漲的訊息純屬臆測。國內電價每年 4 月以及 10 月檢討調整,今年 4 月已調漲 3% ,受到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上漲影響,上半年台電公司虧損達 240 億元, 10 月再度漲電價的機率大增。經濟部長沈榮津昨日並表態電價該調漲就調漲,但只會「漲到天花板 3% 」。面對電價恐一年 2 漲,全年漲幅達 6% ,「白色正義聯盟」於臉書發文質疑「不是說好十年內不漲電價,今年連續破功!」引來網友留言砲轟「馬英九卸任前台電是賺錢的,才兩年就虧損漲電費,應該不是虧損是錢被搬走了」、「百姓的血快被吸乾了」、「反正政府眼中大家薪水都有四萬八當然漲囉」。經濟部能源局則發布書面聲明指出,電價有電價公式且須經過審議,外界指稱電價將調漲之相關報導,純屬不實臆測。經濟部並強調,電業法設置電價穩定準備管理用以平穩電價,目前有 790 億元可用於電價穩定,將依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節約能源 3 原則進行電價穩定工作。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306996蔡政府第一本禁書? 網友諷戒嚴沒享受到的現在都有了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從7月開始至今寫了35篇文章,反對2025非核家園政策,引起熱烈討論,但日前他才知道,原來經濟部能源局曾出版「電從哪裡來」,他臉書PO的所有內容,這本書裏全寫了,只是蔡政府一上台就被要求下架,成了蔡政府的第一本禁書,有網友諷刺,戒嚴時代他沒享受到的現在都有了,感恩英媓,讚歎英皇!王明鉅說,他從大二暑假開始突然像個瘋子一樣,找所有的政治禁書來看,那個到處找禁書來看的年代,他以為真的過去了,沒想到,是他孤陋寡聞,原來經濟部能源局出版過一本禁書。這本禁書是2015年7月,由經濟部能源局所出版的一本「電從哪裡來」,原來他PO了一堆所有內容,這本書裏全寫了,他根本不必再寫,經濟部能源局寫得比他這個外行人好多了。書的序文中有一段話「事實上,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於 103 年 6 月所作「民眾能源認知調查」顯示,高達 8 成民眾不知道「臺灣 98%能源依賴進口」,不到 2成民眾知道「太陽能平均一天發電時間不滿5小時」;鑑於此,我們認為有必要整理能源客觀資訊,作為大家討論能源議題的基礎。」這本書是2014-2015年在全國能源會議之後出版的,只是在2016年新執政黨上台之後,就被要求從能源局的網站下架了。當時能源局回應說,電從哪裡來是馬政府時期的「穩健減核」政策下,所撰寫的相關論述,但新政府上台,確認2025「非核家園」,為了避免政策論述會造成民眾混淆,因此將原本的網站內容全部撤下,重新論述。他看過這本「禁書」,裏面寫得既平實又精彩,他最大的收穫是,看了之後更確定,台灣現在已經缺電,未來也一定缺電。"電從哪裡來" PDF檔下載連結 http://www.chns.org/attachments/article/182/電從哪裡來%EF%BC%9F核四封存後你不可不知的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