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84vu wrote:所以文言文比例降低了,有人說腦袋會空空,人文素養會降低
這裡講得是文書或演講的用字遣詞....用典不論中外寫作都很重要。現代公民道德都是白話文了吧,這方面扯白話文言文真的沒意思。
台灣向後退 wrote:
我可沒有亂搞,上古...(恕刪)
台灣向後退 wrote:
韻文,往往更近於民間白話非饒口的文言
iimomo wrote:
瑞凡,你實在很可愛
沒有看明白,怎麼還回文呢?
香蕉不是重點,只是比喻
我只好直白地說
某些網友,頭腦簡單、思想單純、邏輯不通、前後矛盾...
總之,光查資料,沒能力理解
易失真、誤讀、誤判
仰賴他人,更易被誤導,自己卻渾然未知
你喜歡打籃球吧?
你覺得剛接觸籃球一年,跟打了十年球的人
眼中的籃球是一樣的嗎?
很多事情,你以為查一下就知道、能理解
但實際上,只是一日球迷的程度...
更多事情,你連查都不知道要查
因為即便在眼前,也全然未知...
light-166 wrote:
戲作答文
甚矣,汝論數篇,云文源之謬,如周公殺妲己之妙;述文言之弊,恍老醉看春華之態,舛誤之眾,絕倒,而目無餘子,惑矣!!
今代語何以未能入文言?非文言之不能,乃閣下曰不能,閣下何以曰不能?乃眼界故。譬如隙中窺月,無見蟾而有光,遽言無月而恬然不惑光之焉在?
文言豈僅觀止?汝能忽"天工開物"否?能忘"本草綱目"乎?能棄"天演論"欤,豈沖之無作,驚夢溪虛筆。上言諸書之引,如"人參"、"物競生存"等,皆狀物態之詞,可誚諸書非文言乎?蓋語詞也,何須擯棄不用?故"電腦"、"電視"等,皆可入文言文,乃繫煉字如何精當警策,行文如何行雲流水,神思風韻如何矯若遊龍?韋編腹笥如何充盈形外也矣。任孤陋逼仄之心識,譏無人可破侈論,欲丈九天夫?而測蒼海耶?周公恥之,吾亦恥焉,小子敢爾。
汝復言:白話必先於文言,真謬也,古今中外言語學者均無定論,君何以自衿能一錘?擊壤非歌似歌,於意云何?清‧沈德潛《古詩源述之,然考其初處,載於漢‧王充《論衡》,尾句非流傳之本,且君置詩三百於何地?
字書口語,然後成句,詩短數行且不拘字多寡,成韻即稱詩,然文以載事,非積眾句難成篇,故詩、文序次難為兄弟,復次口語非白話,載之於翰墨而飾方稱文,汝宜思量。率爾亂言,眩白豕之管見,迷網路之戲論,逞口舌之利無以增益,嗤羚角之飆難言天風,呵呵!!
學無止盡而厚積而薄發,學言之道,老大零落,將悲盍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