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penguin wrote:
燃煤發電、汽機車、...(恕刪)
你自己引用的資料都用了似乎來論述,這樣說服力很夠?
污染當然對人體沒好處,但當生活困苦和接受一些污染來改善生活從各國家經濟發展歷史來看,結果看起來很類似
不論今天如何都是我們自己選的
愛睡貓 wrote:
至於你提到的備用容量率算法有錯誤,
可以參考一下前面提的台電退休員工部落格資料,
這個漫談備用容量與備轉容量有較詳細的講解,
在講備用容量與計算備用容量率時不是用全部裝置量來算,
需要減去傳統電廠(火核)的廠用電、水與再生能要依不同比率取用計算、還要考慮線路容量等等因素來做計算,
不是直接簡單用全部機組的裝置量來算,
有興趣可以去這位前處長的部落格看,裡面有不少關於電力的知識可以學習。
再生能源基金的費用實際上會附加在電費中沒錯(就這點來講每個人多少都有買了些綠電了),
但目前看來因為以替代油氣發電為主(較高成本取代較高成本),
實際對電費沒什麼影響。
(當然規模大些後可能有差例如年發100億度時,
但是到時太陽能成本很可能就與燃氣成本差不多了,
主要還是要看離岸風的發展情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