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高雄氣爆幽靈箱涵示意圖V5,103/8/14更新

轉載
市府說法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凱旋三路、二聖路口箱涵興建與銜接時程緣由
2014-08-06 ~ 2014-09-05
針對今(6)日網路轉載提及731氣爆事件中高雄市前鎮區凱旋三路、二聖路穿越排水箱涵之管線為民國98年5 月施工完成之敘述,經市府水利局詳查係與事實嚴重不符,網友所提及之石化管線穿越處為該路口東北角,市府98年興建之二聖路箱涵與凱旋三路箱涵銜接處係在該路口的西南側,並不相同;依據市府水利局檔案資料,民國97年下半年,市府為配合中央執行「97年度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補助計畫」,特將前鎮區二聖一路一帶容易遇雨產生積水地區之排水箱涵納入改善。其中為改善二聖一路107巷排水幹線容量不足無法負荷遇雨積水狀況,乃於二聖一路設置分洪箱涵,並向中央提報「前鎮區二聖一路分洪箱涵工程」計畫,於二聖一路(107巷-凱旋三路) 興建分洪箱涵W*H=1.2m*1.2m及W*H=1.0m*1.46m長約280公尺,接入凱旋三路雨水下水道主幹線(為石化氣爆事件爆裂之排水箱涵)西側,另於和平二路(育樂路-二聖一路)興建截水溝長約230公尺。
該項工程於97年10月15日完成發包,至98年5月5日完工,其係於凱旋三路雨水下水道西側接入,網友所稱有管線穿越之排水箱涵,其係於凱旋三路雨水下水道東側接入,兩條箱涵顯有不同,於此特向市民朋友詳細說明,以避免市民朋友因錯誤的訊息,而有不同的認知,致曲解事實。
但引用版友調查的圖片
原帖

大家可以看出來,管線方位與流向標的一清二楚,若如市府說的是做假驗收,那下水道資訊系統為什麼能清楚的標示出偏差〝20〞公尺的涵管?光這圖就可以表示高雄市政府對該箱涵是一直有掌握的。



halachung wrote:
十一項河川及排水工程項目包括西子灣海水浴場岬灣工程、旗津海岸線保護工程、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治平橋截流站改善工程、民生大排改造工程、二號運河污染整治、後勁溪中游段整建、治平橋下周邊改造、六合站下水道展示館、二聖一路分洪箱涵及鎮東街排水工程等。




halachung wrote:
治水工程是後勁溪整建、二聖路分洪箱涵及鎮東街排水工程,三項治水工程費六千七百萬元


到底這兩個是不是同一個工程?是不是同一段?範圍在哪裡?有沒有圖?如果這是記者筆誤,造成大家誤會二聖路那段連結D箱涵的C箱涵建造時間,是不是把這工程的圖說拿出來就可以證明是記者筆誤。

如果不是筆誤,是真的做了二聖一路、二聖路兩段的箱涵?所以C箱涵真的是2009年做的?
到底那一個81年的公文上半部寫的是什麼?是新富路另一頭的箱涵工程?故意要張冠李戴?
還是真的是後來的二聖路這邊的箱涵?如果真的是,為何故意只照半張公文?


真的是有鬼!

不過,最重要的是現在高雄到底還有多少這種偷工減料的工程?居住在上面的民眾安全嗎?高雄市政府能保證他們的安全嗎?我只希望高雄市政府拿出找公文推託的功力,來找出剩下的危險箱涵,並且一勞永逸的解決處理掉,否則真的是替他們擔心。同時也希望各縣市的相關單位也能一併清查各縣市底下的管線,否則以台灣這些公務員的「歷史共業」、「官商勾結」毛病,全台灣的人民都是很危險的!

halachung wrote:
但引用版友調查的圖片...(恕刪)


我一直認為高雄市政府甚麼都知道 , 否則怎會連 24 年前的公文都找得到 ?

還有 , 我反而覺得社會大眾被幽靈箱涵迷惑了 , 不可能會有幽靈箱涵的

因為包商不會沒事幫你多做一條或是沒人叫他做他閒閒沒事自己跑去做

所以這一定都有資料可以查


es4241 wrote:
你看的那個人孔蓋,
應該是箱涵A的人孔蓋,
因為往南在二聖路口還有一個,再往南宗禾租車前又有一個,
往北在一個限速50公里牌下再有一個,
顯然是延箱涵A分佈的人孔蓋,
不是C的專屬人孔蓋.


看災後的照片, C箱涵的正上方有一個人孔蓋

對照google街景圖, 那個位置附近也只有那一個人孔蓋



如果不看人孔蓋 看後面的鐵道圍籬

從2009年的街景就已經是那副舊舊的模樣, 到現在也都沒變

這個一點也不像短時間內有拆掉搞過工程的樣子



前面有人說了

要搞穿過鐵道的工程

鐵路局一定有紀錄

如果是近幾年的, 那就更掩蓋不了


是哪個年份做的, 應該很快就會有鐵路局的說法了
halachung wrote:
但引用版友調查的圖片...(恕刪)


依據報載市政府2008年新聞,市政府知道要整治二聖一路箱涵,為何沒想到二聖路箱涵是否堪用?未來需否分洪?都在同一個十字路口,同一個小範圍區域,要整治應該會通盤考量吧?!足見當時他們理當早已掌握這區域箱涵的資訊,說是幽靈箱涵也未免太失職。
另外看這兩天市府的新聞稿,舉例來說,提到的箱涵名稱,二聖一路(107巷-凱旋三路),表示施作地點是二聖一路上,位於107巷到凱旋三路這一小段。對照到81年的公文,用詞頗類似。

es4241 wrote:
你看的那個人孔蓋,應...(恕刪)


關於C箱涵的位置可以參考這張圖,



可以利用後面鐵路圍籬上的一塊白漆做定位。

重點提示

高雄市與高雄縣於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合併改制


好,問題來了,根據樓主畫的圖,『箱涵D』是82年動工的,二聖路以前叫新富路,是歸高雄縣政府管。

所以『箱涵D』應該是當時的高雄縣政府的工程。

做到西邊斷頭,非鐵路的問題,應該是西邊是高雄市政府管轄的,這樣解釋應該合理。

『箱涵C』是連結『箱涵D』到『箱涵A』,注意,如果以當時的時間,高雄縣政府不太可能做這樣的工程,

因為當時的『箱涵C』是高雄市的地。

如果『箱涵D』要連結『箱涵A』的話,直接連接就好了,何必多此一舉,脫褲子放屁另外做一個『箱涵C』。

樓上....凱旋路以東的二聖路從1990年代開闢以來就一直叫二聖路,不是由新富路改名,也從來沒有被高雄縣管轄,一直都是高雄市的轄區。

而凱旋路以西的二聖一路而本叫做二聖路,凱旋路以東的二聖路開闢後才改為二聖一路。

Snoopy wrote:
好,問題來了,根據樓主畫的圖,『箱涵D』是82年動工的,二聖路以前叫新富路,是歸高雄縣政府管。...(恕刪)


NO! 二聖路以前叫崗山仔二之二號道路,銜接新富路跟二聖一路,以前就是高雄市轄區,與高雄縣的縣界在往北幾十(40?)公尺的地方。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