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爬山的阿光 wrote:
一堆收錢網軍的樓
沒有值得好說的。


風光城市!盧秀燕推動台中成為綠電供應重鎮

盧秀燕指出,新市政團隊上任後原訂4年期程執行光電倍增計畫,今年進度已達74%,
將可提前2年達標,肯定經發局與低碳辦公室努力,各單位也積極配合,如捷運公司
將在軌道維修廠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教育局亦加入光電行列,在風雨操場
搭設太陽光電板,希望未來公共場域結合綠電,打造綠能環境。

至於風力發電,陸上方面,已有4家業者向台中港務分公司承租土地,其他業者
陸續接洽中,盼打造台中成為台灣風機研發、生產、組裝、製造的基地;而離岸
發電部分,經濟部預計2026年釋出區塊開發海域風力發電場址,爭取業者設置
離岸風力發電


盧秀燕這種收錢網軍,沒有值得好說的!



轉貼一篇討論離岸風電電價的文章


https://m.facebook.com/twantruth/posts/2525814187686831
不合常理、背棄民意必有弊!

有位我很重視的年輕醫師,傳了一篇為台灣離岸風電目前作法澄清的文章給我。

文章裡面要澄清的二點是:
一、政府沒有出半毛錢,興建離岸風力發電機的錢全部是廠商出的,所以就算被颱風吹倒了,地震震垮了,也統統不干政府的事。要大家不要被騙被誤導。說不定就是在說我,哈。

二、一度5.8489元的躉售電價一點也不貴,因為廠商要在地採購、會增加台灣的就業機會。

這二點蔡英文總統在她的政見發表會中都有提到。她說【政府發展風電風力發電,不是花2兆蓋電廠,而是帶動了民間上億元的投資。到了2025年帶動1.25兆的國內產值,2萬個就業機會。】可以想見這篇文章的內容,就是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對離岸風電政策的論辯主軸。

民進黨能源政策的最大錯誤不是發展離岸風電,而是背棄公投民意,用黨意凌駕民意廢核。

蔡總統在政見會中,故意不提光是背棄公投589萬比401萬,2025年續用核能發電的民意,就會造成全民2兆元電費的損失。她甚至還說【如果政府不買風電,難道政府要買更貴的核電,與更多的火力發電嗎?】。

天啊,這是明明白白的謊言。

因為現在的平均電費一度2.62元。核電發電成本一度1.12元。所以核能電力每一度電,台電公司都可以賺1.5元。
如果核一、二、三延役20年、核四廠啟封商轉,前20年每年可以發電600億度電。後20年甚至40年核四每年可以發電220億度。所以前20年600億度*20年*1.5元=1.8兆。之後核四可以再為台灣省下至少8千億甚至1.6兆元。

在廢核這個民進黨能源政策中最大的錯誤之後,第二個大錯誤,才是用急吼吼地用最貴的價格去買最大量的離岸風電。

但在討論離岸風電的價格之前,更要了解台灣本身的條件,不能亂學那些歐洲國家。

在台灣,離岸風電的最大問題是,台灣只有冬天有風,夏天是沒有風的。而且冬天夏天可以差到5倍。
但是台灣是夏天才缺電,冬天只需要夏天的約六成電力就夠了。這和德國丹麥英國都位於地理上的西風帶,他們冬夏都有風,冬天比夏天只大一倍是完全不同的。

這一點是這篇文章或是蔡總統的政見中完全不提的。因為這是從一開始的大方向就錯了。

台灣的電力冬天完全不缺,缺的是夏天。冬天的用電量只有夏天的六到七成。而且台灣的電力近6成是工業用電,一年只有春節的二個星期工廠休工,所以用電特少。其他的日子全年無休都要開工用電。所以當然也要全年一直供電不能時多時少。

蔡總統政見會中提到上述二個論點的錯誤是:

一、政府雖然表面上不必出資。但是政府卻是透過經濟部未經立法院審議就設定了最貴的躉售電價。然後再透過國營的台電,用保證的價格和離岸風電廠商簽約,再用全民的電費來買這些風機全部發出來的電。

這種作法其實比政府出資更糟糕。因為如果是政府出資還要由行政院編列預算,再經過立法委員的審議,而這種要用大筆公務預算來買電的作法根本不可能通過。

就是因為知道不可能通過,所以改用大家一年出1000億,連續20年這麼巨量的電費來買電的作法。請問這種用大家的這麼大量的電費又綁約20年的作法,有經過你我的同意嗎?有經過立法院的同意嗎?

廢核本身就讓台電也就是全民損失2兆以上。
我可以再試算一下用離岸風電來取代核電,又會造成全民多少損失。

2018年離岸風電的保證躉售電價是每度5.8489元,適用這個電價的上限是一年3600小時。以目前剛剛裝好的海洋竹南風場20座6MW(6MW=6000瓩)總共120MW的風機為例。
無論是什麼時發出來的電,在一年3600小時的上限之下,20座風機一年發電20*6000*3600=4.32億度電。每度5.8489元,所以一年由政府保證廠商賣電收入25億。20座20年下來保證收入501億。

2019年經濟部訂定的躉售電價更誇張,表面上是由2018年的一度5.8489元降到一度5.516元。但是經濟部提高了適用這個價格的上限,由3600小時提高到4200小時。

所以如果同樣是目前完工的那20座6MW的風機,一年可以有20*6000*4200=5.04億度,適用一度5.516元的價格賣給台電。離岸風電商的收入增加為27.8億。20年下來廠商的總收入增加為556億元。

所以2019年的躉售電價,離岸風電的廠商根本沒少賺,甚至賺更多。

最糟糕的是,可以適用這個價格的總容量,在2019年初,在經濟部與內政部的大力協助之下,暴增到了2148MW。是2019年十月才剛完工的容量的近20倍。
20年總發電量將可達到1800億度,20年下來全台灣民眾光是這個部份的電費就要支出9952億元。這些電費如果用核電來發,一度只要1.12元。20年可以省下7931億元。

7931億元超過一整年全台灣人的健保費,這麼多錢值得拿去買離岸風電嗎?

如果將全部550萬瓩離岸風電,包括示範、遴選與競標的所有離岸風電計算,每度電費平均4.6元。20年每年發電220-240億度,所以每一年就要花掉全民1000億元的電費,20年下來要多支出2兆的電費。

用20年綁約的離岸風電來取代也明明可以延役20年的核能電力,全民要比續用核電又多支出1.6兆元的電費。這不是謠言,這是鐵錚錚的事實。

蔡總統說離岸風電會增加1.25兆產值,會增加2萬個工作機會。她沒說的是,這些產值與工作機會,全是用你我被綁約20年的2兆電費去作出來去買來的。

全民花了2兆元買離岸風電,只帶動1.25兆的國內產值。2萬個就業機會,每一個就業機會一年要花上全民500萬元的電費支出。這是如何荒唐又可怕的數字。

賺到這麼多錢的國內外廠商,他們會把賺來的錢分享給你我這些出了2兆電費扶植他們的小老百姓嗎?

而且興建這些離岸風機的費用,70%-90%是由這些廠商向台灣的金融界借錢,而且是完全無擔保貸款,SPV。意思是如果風機被颱風、地震吹壞了,80-90%的損失是由台灣的金融界共同承擔,沒有任何擔保品可以分擔風險減少損失。

對於離岸風電的財務數字,有興趣進一步分析的朋友可以去可以看一下梁敬思先生的文章,或是劉時榮先生或是武仁先生的臉書。

二、每度5.8元,每度5.5元到底貴不貴。不必爭辯,這的確是2018年與2019年全世界最貴的躉售電價。

而且蔡英文總統自己在第二次與第三次的政見會上都說了,離岸風電會愈來愈便宜。既然明知會愈來愈便宜,又為什要急著在2019年初全部大量用最貴的一度5.516元及放寬上限到4200小時,花更多的錢來買呢? 為什麼不能晚二年? 2020的躉售電價經濟部自己提出來的躉售電價就已經降到一度5.1元了。只差一年就差了900多億。

用最急的速度,用最貴的價格去買最大量的離岸風電,這種作法合理嗎?
如果是你自己的錢,你會這麼買東西嗎?

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為什麼要這麼急著作,為什麼會這麼急著用全世界最貴的價格這麼急著作?

而且還在以核養綠的公投589萬人都已經明確表達2025續用核電的民意之後,台灣當然更有時間慢慢地來發展離岸風電。為什麼要這麼急呢?

民意已經支持續用核電的狀況下,台灣也當然更有本錢可以慢慢和離岸風電廠商砍價,慢慢增加離岸風電的數量,一方面學經驗,一方面整個產業界才有可能真正轉移一些技術,不是嗎?

一位醫師從醫學院畢業之後,至少也需要六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專科醫師的訓練。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所有的技術本土化與海事工程能力,甚至號稱未來要向其他亞洲國家輸出,現在都幾乎等於零,然後六年之後就全部都具備了這些能力,然後就成為第二個海上的台積電,可能嗎?

我相信大家只要思考一下就會很清楚。會這麼急,會這麼不合常理,當然是因為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原因。至於什麼是不可告人的原因,你懂的。

民進黨能源政策的第三個錯誤,正是蔡英文總統在第三次的政見會上說的,夏天可以靠太陽能。

夏天的確可以靠太陽能來增加用電最多的11點到下午二點的尖峰用電。這個部份最多只需要6、7百萬瓩,就已經超過3座核電廠的容量,也完全足夠尖峰用電的那一小段時間所需。

但是民進黨要作的可不只是這樣。
民進黨要作的是要用掉28000公頃的良田、埤塘、屋頂、水庫甚至公墓與黑面琵鷺的棲息地,把它們全部鋪上太陽光電板。
民進黨要作的是把台灣變成全世界太陽光電板密度世界第一的國家,變成全世界唯一一個面積小於20萬平方公里,太陽光電容量卻高居世界第五的國家。
民進黨要作是在20年後製造出目前不知如何處理,也沒有能力處理的100萬噸重高達6000萬片的太陽光電板。

政府是不出錢,但全是你我的電費在出錢。而且他們根本沒問過我們,而且甚至是全民表達反對之後他們繼續硬作硬推。就算有風險也是台灣的銀行與保險公司承擔。

廢核全民賠2兆。離岸風電又多出1.6兆電費,太陽光電又多出1.6兆電費。還要再加上火力發電一直燒煤、一直燒氣,因為為了要保障在沒有風、沒有太陽的時候台灣也不會缺電,所以火力發電的機組與發電量只會比現在更多不會更少,然後繼續不斷傷害地球。

這麼不合常理,又背棄民意,甚至不惜踐踏自己的公投神主牌的作法,難道你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嗎?
yurue wrote:
不合常理、背棄民意必(恕刪)


公投只有投過全面停核電廠不設期限
那有要續用核電廠?
yurue wrote:
不合常理、背棄民意必(恕刪)


核能現在有停止發電嗎?非核家園沒有廢除嗎???活在平行世界的你們只要一選舉就跑出來。

馬英九在任的時候已經親口承認核四發電成本價格已經破兩塊了,你還在1塊?那是幾年前的價格?真是胡說八道。不知道你們腦子怎麼長的。

核123的問題離斷層那麼近,你能告訴大家要怎麼樣把斷層用強力膠黏起來嗎?

為什麼美國規定核電廠不能蓋在斷層旁邊8公里?因為整個斷層地震的時候會帶動附近所有地質位移,帶動整個地表建築上。

921的時候斷層帶動多少位移與地表破裂?山腳斷層讓核一廠距離7公里 核二廠距離5公里。核三廠最屌,1.1公里,直接蓋在斷層旁邊。岩盤如果被帶動到破裂你半個台灣就不用玩了。不用講什麼狗屁最終處置手段,管線如果斷頭你所有的冷卻水都進不去高壓爐心。

這種斷層電廠如果能延役,我都想問台灣還有沒有公理。難道美國核電廠不是蓋在岩盤上?難道人家美國是騙子?難道921這些資料是假的??



再來,核電的價格為什麼會越來越貴,因為最終處置廠!你台灣是蓋出來了嗎?不然你可以告訴我核能成本是怎麼從天上掉下來?嘴炮沒極限?

核後段處置基金收那些,你就認定是那個成本??你會不會太天真了??你們有在關心核能?還是嘴巴發電??

我可以告訴你,建築通膨每年都在漲價,台灣找不到最終處置廠,你慢慢等你的天價造價吧。

要延役可以啊,照規格來,核一二三的斷層怎麼解決?高端核廢放哪裡?還是要繼續修那座核四?

最後 你知道馬政府時代就已經有千隻離岸風機政策嗎?你知道馬政府時代離岸風力躉購價格就是5.7塊嗎?

你們真的有在關心台灣能源嗎?你有每年都去看電力收購價格 綠能躉購價格嗎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yurue wrote:在台灣,離岸風電的最大問題是,台灣只有冬天有風,夏天是沒有風的。而且冬天夏天可以差到5倍
但是台灣是夏天才缺電,冬天只需要夏天的約六成電力就夠了。這和德國丹麥英國都位於地理上的西風帶,他們冬夏都有風,冬天比夏天只大一倍是完全不同的。

 

只問一句,你為什麼要公然說謊?



德國風力 台灣風力 (百萬度)
5月 7390 65.9
6月 5900 95.8
7月 4550 70.4
8月 6280 43.8
---------------------------------
11月 10200 142.9
12月 14800 267.2
1月 15090 248.3
2月 11070 139.6

資料時間2018年6到8月與12月至隔年2月
德國冬季與夏季風電差1.45倍(即冬季發電量為夏季2.45倍),台灣差2.12倍.
若延長採計5到8月與11月至隔年2月,德國冬夏差1.12倍,台灣差1.89倍.

你說的差五倍在哪裡?

 

只問一句,你為什麼要公然說謊?



小心說謊的下場!
英國總裁又狂起來了...



.....
fish_fish wrote:
http://technews...(恕刪)

这不是你贴的文章的结论吗?
告訴世人,電力供應穩定的根源並不在發電方式,而是軟硬體管理智慧化。
fish_fish wrote:打個雷造成英國大停電沃旭遭罰

我貼重要段落吧..

丹麥風能大廠沃旭經營位於英國北海的離岸風能風場角海一號,發現風場的管理軟體
有個錯誤,會讓系統偵測到電力異常波動時
,電壓控制系統會產生預料之外的舉動,
讓整個風場離線。沃旭已為這個軟體錯誤準備好軟體更新,並排定 2019年8月14日
更新。

千金難買早知道,要是沃旭早知道,提早5天更新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世事就是這麼「莫非定律」,就在更新前5天,一記閃電打在英國電網輸電線路上,造成
角海一號風場的監測系統偵測到電力異常波動,於是照更新前的設定讓風場離線,角海
一號發電容量總計1.2GW核准輸出到英國電網880MW,一口氣880MW離線,電網天下
大亂。

在跳機影響下,萊茵西伐利亞位於小巴福德的燃氣發電廠,也因為電網電壓突然變動而
安全保護跳機,又少了 740MW發電容量,連同數百處電網上分散式發電系統,也都因
相同的安全保護機制而跳掉,結果總計損失超過 2GW的發電容量。

英國國家電網電力調度中心(National Grid ESO)保有約1 GW的備轉容量應對突來的
電力變化,但面對超過 2GW的損失,1GW完全不足
,於是原本以 50 赫茲運作的英國
電網,最低運作下限是 49.5 赫茲,當天一度頻率落至 48.8 赫茲,造成百萬用戶停電,
還持續 45 分鐘,全英交通大亂,源頭只是一道閃電。

因為沒能提早5天更新,沃旭遭罰4,500萬英鎊,損失的商譽更無法計算。事發隔天,
2019年8 月10 日,沃旭立即更新系統。萊茵西伐利亞也同樣遭罰4,500 萬英鎊。

其實這起事件對電網來說,最初跳離的引發者是風能並不是特別重要,因為傳統上風能
並不提供慣性(較先進的風能計畫可能提供合成慣性),所謂慣性指的是如火力發電、
水力發電的渦輪機,發電時旋轉的質量會有慣性,能夠物理自動抵抗電網的頻率變動,
自動達成穩定效果,雖然之後會喪失慣性,但能爭取應變的時間。英國國家電網電力
調度中心於2019年底招標電網慣性服務,以強化電網的穩定性。


電力供應穩定的根源並不在發電方式,
而是軟硬體管理智慧化

  • 3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