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台電 能源豆問 第一季 09 核廢料

孤鴻海上來 wrote:
乏燃料是你直接肉眼目視你就可能瞎掉,看久一點你就會腦殘的
為了避免乏燃料的強烈輻射,實際上乏燃料的封裝/處理會使用熱室(Hot Cell) 用機械手臂遠距操作,透過含鉛玻璃阻隔輻射來觀察操作狀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t_cell


可以乾貯的用過燃料棒,單位重量的放射性活度比你提到的巴西137Cs射源還低,那幾個小偷的眼睛怎麼沒瞎掉?

乏燃料封裝進乾貯桶,就是在燃料池中,把燃料棒用吊車吊到桶內,然後蓋上蓋子焊接好、排水、灌惰性氣體、送到乾貯場,用不到Hot Cell。

Hot Cell是在實驗室中,需要對用過燃料棒做分析時才會用到的,不只在核工實驗室,有些醫院也會有類似的裝置。
孤鴻海上來 wrote:
你們這些愚蠢擁核,到現在還不知道福島核災是高階核廢的高熱讓水蒸氣分離出氫氣引發氫爆
還在那邊講核廢沒甚麼? 還想把核廢帶回家? 福島核災爐內輻射超預期 7 倍,探勘機器人兩小時就陣亡了啊,
你們這些愚蠢擁核,根本像瞎了眼的一群腦殘,還想把高階核廢帶回家?


福島核災不是核廢料引起的,形成氫氣的鋯水反應,是在因地震而緊急停機的反應爐內產生的,那些燃料棒還能用,不是廢料。

乏燃料的輻射本來就很高,所以要放一段時間等衰變熱降低,還要做屏蔽,這是幅射廢料的特性,技術上也能處理。出事的反應爐內輻射本來就很高,機器人撐不久不代表核廢料不能安全的被處理。你把機器人送入剛停機的燃煤鍋爐裡,搞不好撐不到兩分鐘,這也代表我們無法處理燃煤爐渣嗎?
孤鴻海上來 wrote:

才對得起那些因空汙喪命的冤魂 與 因全球暖化喪命的北極熊

你這種愚蠢擁核製造這種無恥謊言有甚麼意義? 像丹麥不用核電,以風電為主,丹麥哪來有甚麼冤魂?哪來甚麼北極熊喪命? 像冰島不用核電,以地熱為主,冰島哪來有甚麼冤魂?哪來甚麼北極熊喪命?

核能我是不懂,
但人家說空污和全球暖化,你卻拿使用風電的丹麥和地熱的冰島來反駁,裝傻嗎?
台灣如果有條件可以使用風電和地熱之類的乾淨能源為主力,誰不想用?
但我們有那個條件嗎?
空污!造成多少人相關疾病的東西,
台灣無法廢除燃煤,但適當地輔以核能,可以避免再增加甚至可加速減少。
北極熊的死亡和全球暖化有關,全球暖化和大量燃煤也有關,不是因為使用核電而亡。
自己都說了他們是風電和地熱為主了,我們可是燃煤啊!根本是在自我打臉~
孤鴻海上來 wrote:
島核災爐內輻射超預期 7 倍,探勘機器人兩小時就陣亡了啊,

精密儀器內有許多晶片,別說輻射了,有時你用手指摸一下就被人體的靜電打死了。
用這種"事實"來嚇唬人,不知是你沒腦子還是打算用來唬沒腦子的人!
核廢料目前規定是要做掩埋
因為人類文明活動產生的廢棄物原則就是 "遠離人類生活圈" = "眼不見為淨" "不會回來傷害我"
直到有環境保護的觀念後, 才增加了 "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將廢棄物盡可能回收再利用, 減少資源消耗"

垃圾的每一個組成都源自於這個地球, 我們將取自於地球的資源進行利用, 產生的廢棄物也還在地球上, 好比 抓了一隻魚, 吃了魚得到活下去的養份能量, 並產生廚餘, 廚餘怎處理? 扔進餿水桶就會消失嗎? 不會, 得分類為 "可再利用" 與 "不可再利用" 兩類, 可再利用者就是拿去處理後餵牲畜, 或作為堆肥, 不可再利用就得處理後掩埋 (減少體積, 殺菌, 脫水, 稀釋後排放等)

以前的垃圾幾乎不做分類, 全扔去掩埋, 以至於還有些人會跑去垃圾場挖寶, 現在的作法是先分類, 再按照種類進行不同程序處理, 以求做到"垃圾減量"與"循環經濟"

而核廢料的處理 也跟一般廢棄物的處理原則相同 (遠離生活圈, 減少環境傷害, 回收再利用)
試想 : 不可能把一般廢棄物從原子層面消失, 那又怎可能要求核廢料化成一股輕煙消失? 人類製造的廢棄物從尿布, 3C家電產品, 化工廢料, 報廢車輛, 甚至開採礦藏, 交通運輸等, 固體液體氣體都有, 哪來的全數妥善處置呢? 但是核廢料卻因為其放射性被極度關注而有比其他廢料有更高規格的管制處理, 反過來說, 是相對安心的

核廢料與一般廢棄物不同的就是具有放射性物質, 會持續衰變而產生輻射能, 但這些輻射能可以被阻絕, 除非自己做死, 撤除阻絕層, 那這個沒辦法, 科學可以告訴你怎樣做防護, 可沒辦法禁止無知者自殺 (去看看相信川普公開說話導致有幾十人對自己注射消毒水而送醫) (川普提注射消毒劑殺病毒 惹議後改口稱是諷刺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4250041.aspx)

其他就是 談毒性不講劑量就是耍流氓, 輻射體外照射, 體內照射, 生物半衰期, 生物累積性等等, 反正都有研究, 也都證明將廢棄物包好放著就不是大問題, 何況跟其他發電方式比較, 相同發電量, 核能的廢棄物數量簡直太少

提回收再利用的部分, 目前MOX是過渡產物, 好比核分裂現在也是過渡產物, 但好處大於壞處就先用著, 能源的聖杯是核融合, 好比交通運輸的聖杯是瞬間移動, 醫療衛生的聖杯是從基因層級維護健康, 都是很炫但目前還沒做到的, 所以你需要搭乘交通工具, 需要打針吃藥動手術, 而核融合沒做到前就先拿核分裂先用著, 因為你需要電, 而且不希望為了用電而搞到自己被毒死 (空氣汙染) 或 影響環境 (排碳) 到氣候變遷害死自己 或 供電不穩定導致各種損失 或 電力昂貴到用不起 (能源貧戶)

使用哪種能源, 就是一個衡量後的選擇

要醜化一個技術, 什麼鬼扯都能找到, 有沒有道理罷了
希望孤鴻兄理性討論,177樓我只是利用您在176樓的語氣,告知您理性討論的重要性
[我知道您有立場,但也請您換位思考] 之句,意在 擁核 與 廢核 需理性討論,而非貶低與謾罵

孤鴻海上來 wrote:
你這種愚蠢擁核製造這種無恥謊言有甚麼意義? 像丹麥不用核電,以風電為主,丹麥哪來有甚麼冤魂?哪來甚麼北極熊喪命? 像冰島不用核電,以地熱為主,冰島哪來有甚麼冤魂?哪來甚麼北極熊喪命?


您的邏輯反了吧,北極熊與肺腺癌是因為核能而喪命的嗎?(剛剛發文後才看到 酷里斯帝 在193樓已經打您臉了)
台灣現在需要的是理性降核減碳,而非理念治國的[無核家園]導致火力全開

再者您舉例丹麥 (丹麥人口約580萬左右)
歐洲各國的的電力會彼此互相照應
2018 丹麥跟鄰近國家(挪威、瑞典、德國)買電15.6TWh,賣風電給挪威10.4TWh
瑞典的電力來源有30%是來自核能、32%來自火力發電
德國也有跟法國買電,而法國的電力來源有50%以上是核能

至於您拿人口33萬,用電需求少的冰島來說嘴,我也是服了您了
冰島開發水力與地熱,但是至少也有20%火力發電當作基載電力
電力來源需要考量平衡與風險

孤鴻海上來 wrote:
像你們這種愚蠢擁核,到處散播核廢料不用管安全,甚至扭曲事實說輻射源不是低階核廢料,你們這些擁核奸臣小人就應該全家去死一死。才對得起那些因核廢喪命的冤魂


請指出小弟2bod在此樓哪裡有 到處散播核廢料不用管安全,甚至扭曲事實說輻射源不是低階核廢料

孤鴻海上來 wrote:
你們這些擁核奸臣小人就應該全家去死一死。才對得起那些因核廢喪命的冤魂


重複177樓
像你這種愚蠢廢核,到處散播放射性醫療儀器管理不當 充當核電廠廢料管理不當 ,這種廢核奸臣小人就應該全家去死一死。
才對得起那些因空汙喪命的冤魂 與 因全球暖化喪命的北極熊

我知道您有立場,但也請您換位思考
2bod wrote:
[我知道您有立場,但也請您換位思考]

我知道台灣愚蠢擁核只想要【拖時間】,所以一定要痛罵你們十萬年。
指責台灣愚蠢擁核這撮只想[以拖待變、債留子孫]的奸臣小人,是十萬年百萬年都有效的,都要持續宣導的。
高階核廢本來就是要推十萬年百萬年都安全的方案,全世界的核廢專家都在2008共同宣言裡面,確定只有地層處置一條路可走,並指責那些想要以拖待變債留子孫的傢伙【欠缺基本道德】。
2bod wrote:
像你這種愚蠢廢核,到處散播放射性醫療儀器管理不當 充當核電廠廢料管理不當 ,這種廢核奸臣小人就應該全家去死一死。

像你們這種愚蠢擁核,到處散播核廢料不用管安全,混淆視聽把儀器管理當成核廢管理,甚至扭曲事實說輻射源不是低階核廢料,你們這些擁核奸臣小人就應該全家去死一死。才對得起那些因核廢喪命的冤魂。





愚蠢擁核還以為黃士修那種想把核廢帶回家是對的,真的是愚蠢到無可救藥。上個把93克低階核廢帶回家五天的小偷,已經手指爛掉而剁掉了。(養樂多100g, 他帶回家的93克,比養樂多還輕。)





而那些低階核廢,本來簡單的做近地表處置,合格封裝淺埋300年就人畜無害。1987年IAEA就指導巴西做了處置,巴西這個核廢問題就重獲安全。但是台灣愚蠢擁核這些奸臣小人,瞎胡鬧了這麼多年還不知道低階核廢近地表處置這個正確解答。只會拼命東拉西扯講一堆錯的方案拖台錢,台灣愚蠢擁核這些奸佞真的是白爛無極限。
自冰山甦醒 wrote:
提回收再利用的部分, 目前MOX是過渡產物, 好比核分裂現在也是過渡產物, 但好處大於壞處就先用著,


台灣愚蠢擁核這群奸臣小人還一直幻想MOX
MOX反應爐並不會減少高階核廢,而是產生高階核廢。進去燃料棒,出來乏燃料就是高階核廢
台灣愚蠢擁核這群奸臣小人,連這種基本常識都不具備,真的只是國家禍害。
====
台灣愚蠢擁核大概又會想要轉移話題,找一堆亂七八糟的新名詞新反應爐,不過這些都還沒商轉,就算商轉也不能100%消滅核廢,還是需要乾貯場深埋場
敢問孤鴻兄是什麼專業?清大核工系嗎?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