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敏感度(Sensitivity)與特異度(Specificity)都是99趴,
接著分析偽陰偽陽問題,結論是不適合使用?完蛋了!
陳其邁的說法,我有些疑問,假設這個敏感度與特異度皆99趴
的快篩,不管為抗原或抗體快篩,都能測出無症狀感染者,那就
是我在這樓,一直認為台灣最需要的快篩。其中產生的1趴偽
陰偽陽問題,可透過第二篩、三篩解決。
99趴的快篩也不是用在全民身上,而是先用在所有入境者、出
國或回國的軍艦上、被匡列的較高風險民眾上、懷疑自己染病
的有症狀平民上(需自費)等等。
全世界現在有能測出無症狀感染者,並且敏感度與特異度99趴
的快篩試劑嗎?張上淳不想用敏感度與特異度才60、70趴的抗
原快篩,以免產生太多偽陰偽陽問題,我可以理解。結果陳其邁
竟然把99趴精準的產品,極端的套在篩檢全民身上?是否陳其邁
一聽到普篩兩個字,就想到普篩全民了?或許陳其邁也只是在反
應對目前台灣疫情風險評估的信心罷了!
也許,應該用『擴大篩檢高風險族群』來取代『普篩』兩個字。
tingm98 wrote:
陳其邁的說法,我有些疑問,假設這個敏感度與特異度皆99趴
的快篩,不管為抗原或抗體快篩,都能測出無症狀感染者,那就
是我在這樓,一直認為台灣最需要的快篩。其中產生的1趴偽
陰偽陽問題,可透過第二篩、三篩解決。
1%
偽陰偽陽問題,可透過第二篩、三篩解決
那表示
99%+1%都要透過第二篩、三篩解決
全部都要驗三次
每次間隔5天
這些人都要隔離15天
lkk77 wrote:
高風險族群
現在就是這樣的作法沒錯
核酸檢驗耗時四小時,導致指揮中心必須評估人力物力的管控與效益問題。
但若有10幾分鐘的99趴正確率的快篩,可短時間揪出症狀感染者,那政府好辦事多了!
甚至有些快篩檢驗,能在軍艦等地當場操作,短時間就能知道檢疫結果。
以下張上淳說法:
-------------------------------------------------------------------
目前政府也沒有對外購置快篩試劑的打算。張上淳說,南韓有些是測抗體,除了要在人體被感染後一段時間才偵測得到,台灣現階段也不需要利用抗體檢測進行普篩,假設有100人曾被感染,全台平均抽檢23萬人才能找出一個人,效益太低。
抗原快篩對台灣現在的防疫也許可以幫上一點忙,但張上淳不忘提醒:敏感性夠不夠好?如果100個感染者只能篩出60人,就會錯放40人。
也有人提議,篩出的60人先隔離,再對剩下的40人一一進行核酸檢測,「這當然也是一種方式,假設我們核酸檢測能量真的負荷不了,也許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但張上淳認為,台灣檢測量能還足以負荷,沒有使用抗原快篩的急迫性,或許等到有敏感性和專一性更好的快篩試劑,對防疫有更實質幫助,就能派上用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