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默而生 wrote:尤其故意將飛航時間和飛行執勤時間誤導大眾的工會或機師有何可信度 這部份每個人的感覺與解讀可能有所差異就在下的感覺來說, 工會並無誤導大眾的意圖與想法工會會提值勤時間主要是反制華航使用飛航時間讓一般大眾認為工會要求無理的一個手段而並非要讓大眾把值勤時間與飛航時間搞混因此,在9日的協調會中,工會首先就是討論是要用執勤時間還是飛航時間作為協調的內容
這篇寫得不錯研究勞基法30多年、曾擔任勞委會法規委員、現任教文化大學法律系的教授邱駿彥,針對「罷工預告期」在臉書撰文寫下2千多字長文,認為在「必要服務條款」限制規定取消的前提下,對「民生、重大公益」相關的事業,「例外」可以有預告期的規定。所謂罷工預告,其目的不應該是預告給雇主知悉,而是針對罷工可能給第三人帶來損害時的預防措施。邱駿彥指出,罷工雖說是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我國法律對於工會要實施罷工卻有多重限制。1.爭議事項的限制首先是權利事項的爭議,不得罷工;只有調整事項的爭議才可以罷工(勞資雙方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變更的爭議)。例如此次華航機師罷工,主要是要求對於過勞航班要增加機師的派遣人力。2.罷工條件的限制工會要進行罷工,首先要經過與資方進行調解程序,調解不成立後才能罷工。3.合法罷工的要件限制工會要進行合法罷工,必須經過會員以直接、無記名投票,且得到會員過半數同意後,才可以進行罷工。4.特殊行業罷工的限制針對自來水事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醫院、證券期貨與銀行、通信業等與大眾生命安全、國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相關之事業,工會要先與雇主約定「必要服務條款」後,才能進行罷工。沒有約定或約定不出來者,工會無法進行罷工。邱駿彥說,基於以上限制條件,可以瞭解臺灣的法律比較傾向限制工會罷工,而這些限制都比世界上多數國家來得嚴格許多。
過客4112 wrote:換個角度想,如果想踐...(恕刪) 我個人感想啦~如果2/2就執行,或許對旅客來說衝擊更低...至少不會回不來、回不去...不過...由此版許多人的回應不難看出,有不少人觀念是"衝擊旅客權益,才會讓華航感覺痛"....難怪...賓拉登當年會炸雙子星...衝擊無辜人民造成死傷,美國才會痛?
tzechiny wrote:影響就是影響,別說到...(恕刪) 檢討機師!!?你沒看懂我的文章...有問題的是發動罷工的主導者。機師只是會員,同意並授權工會對資方進行談判。若以時間順序來看,2/1工會取得多數會員授權重啟罷工手段2/7工會宣稱協商破裂,所以6小時以後通知機師開始罷工。個人判斷,罷工時間是由工會決定。畢竟兩點原因:1. 初期收到的檢定證只有1~200張,後期才陸續增加至5~600張。2. 6小時內要讓大多數會員提案、討論並決定罷工時間,基本上很難。而工會成員本來就有依照工會決議事項進行的義務,機師沒有不遵守的空間。所以,問題在於桃園市機師工會打算"踐踏"華航還是旅客?
過客4112 wrote:這部份每個人的感覺與解讀可能有所差異就在下的感覺來說, 工會並無誤導大眾的意圖與想法工會會提值勤時間主要是反制華航使用飛航時間讓一般大眾認為工會要求無理的一個手段而並非要讓大眾把值勤時間與飛航時間搞混因此,在9日的協調會中,工會首先就是討論是要用執勤時間還是飛航時間作為協調的內容 工會一開始的訴求就是如此關華航什麼事國外最多是飛行時間8小時以上3位歐盟是執勤時間14-16小時3機師(依羅文嘉資料)他一開始可以要求執勤時間10.5小時以上3位怎麼算也不應該要求執勤時間8小時以上3位混為一談的是工會想要誤導一般民眾只看到8小時就誤認為工會要求執勤時間8小時以上3位機師是合理的就誤認為華航不答應要求就是不注重飛安就誤認為機師罷工是合情合理>李信燕表示,勞資雙方光是第一條「改善疲勞航班」就無法取得共識,雙方曾多次中斷協商,>各自退回小房間討論,工會做了讓步,華航資方也提出對案,但雙方仍找不到交集。>她說,雙方針對飛時問題展開拉鋸,華航希望13.5小時派4名機師,>機師工會則要求12小時就要派4位,最後華航讓步。>但對於超過7小時以上就要派遣3位機師,工會主張除飛航7小時,>還有提前報到1.5小時以及中間1小時的整備時間,合計是9.5小時,>華航認為會增加太多成本,為此無法達成共識。改為飛行時間,但是變成7小時真的是超英趕美華航的機師是全世界最嬌貴的機師?>>工會提出五大訴求,除疲勞航班及升訓制度以外,>>另禁止對工會會員秋後算帳及禁搭便車、撤換破壞勞資關係的主管、比照長榮保證第13個月全薪。>>工會表示,五大訴求其中四項與經營成本或金錢給付無關,>>沒有妥協空間,若未獲正面回應,不會結束罷工。你要不要算算看他說的對不對要如何加量不加價,機師減薪嗎
其實很多訴求和談判是意在言外不知道能否直播交通部主持的勞資協商,你政府辦的勞資協商,都不敢公開轉播或直播,在觀感上就差了一點,給人感覺交通部主導的華航本身就有問題,這對華航其實是不公平的.勞資協商是否開放直播?交通部、華航不同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