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彭淮南版的服貿懶人包根本錯誤百出,被經濟專家捉包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你高興怎麼說都好!反...(恕刪)


樓上臉被打的很慘!
wyn1 wrote:
樓上臉被打的很慘!...(恕刪)

是啊... 兩邊政府"官方"規定的 還不如 "台商雜誌"寫的!

這叫打臉?... 會不會太弱啊...

(你應該比較相信龍捲風對 媽媽嘴跟洪下士 案件的分析吧!)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是啊... 兩邊政府...(恕刪)


給你看太多"官方規定"料你也是看不懂...畢竟雜誌對你來說都算挺深奧的了...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所以... 你也同意... 環電=環旭=陸資=裁員減薪...(恕刪)

雖然不是問我,但我自作多情回一下好了。
只要增加下面的紅字(綠色的字是有疑問),我就同意你:
所以... 你也同意... 環電=環旭=陸資真台商=裁員減薪
註:因為不是所有的台商都這麼搞,所以用'='有疑問。
另外,有減薪嗎?我不知道...anyway不重要,只要不要扯什麼:陸資併購後,就把可以利用的專利,技術拿走‧解僱一堆員工‧好好的一間上市公司就不見了

根本是同老板在玩自己旗下的公司,拿什麼專利,技術?左口袋放到右口袋(還不是大陸人)也犯了老共陰謀的天條?
sunyearhuang wrote:
雖然不是問我,但我自...(恕刪)


老在那要人同意他,破梗又開大絕...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景象?
sunyearhuang wrote:
雖然不是問我,但我自作多情回一下好了。
只要增加下面的紅字(綠色的字是有疑問),我就同意你:
所以... 你也同意... 環電=環旭=假陸資真台商=裁員減薪

我同意... 環電=環旭=假陸資真台商=裁員減薪=彭總裁的"陸資所創造工作機會"數字被灌水!

原來你也發現他在歪樓喔!

P.S. 有否裁員減薪... 請Google "環隆 裁員"...
Red October wrote:
老在那要人同意他,破梗又開大絕...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景象?

謝謝你一直千辛萬苦找資料說明 環電=環旭=台灣官方說的陸資 喔! 3QQ
健人就是矯情 wrote:
我同意... 環電=環旭=假陸資真台商=裁員減薪=彭總裁的"陸資所創造工作機會"數字被灌水!
原來你也發現他在歪樓喔!...(恕刪)

假陸資真台商的陸幹比例是比真陸資是更低的,你要去除後再計算嗎?
以你反彭總的立場,應該不會吧?好吧,沒關係,就算是彭總讓利吧

歪不歪樓要上下文看原意。彭總原文的意思在從統計看陸資和台工的比例。統計數據本來就就以
官方或權威機關發佈的機關為主,不然難道以你說的算數?
統計資料內或有特例,在容差範圍內,仍不失其參考價值。
只要你不歪著腦袋看,你就會發現原來彭總的樓其實是正的,就算有些用詞不是100%精確還是不失去正。
只要把有誤的地方指出來澄清就好,不要看到一點影子,就說成"根本錯誤百出"。

至於所謂創造36.5倍的就業效果,我同意把'創造'改成'貢獻'會比較洽當。
唯如果不是去除假陸資和併購後,統計差個0.5就哇哇叫"彭總騙人"的話,
使用創造仍不失其真,因為就算你把被陸資併購的企業去掉,其比例仍是差不多的。
(統計本來說是個約略不差的概念)

最後我再把彭總的原文貼出來,請仔細再看人家有沒有錯:
截至今年1月底,陸資來台投資計495件,其中大陸籍管理幹部僅264人,在台僱用達9624人,創造36.5倍的就業效果。

如果,彭總說的是在台創造達9624人的就業機會,那麼你要說併購的不算創造,那才有理。但人家可不是這麼說的!
創造36.5倍的就業效果,重點在於陸工和台工比,不是在那創造兩個字。
這樣有一點了了嗎?
sunyearhuang wrote:
彭總說的是在台創造達9624人的就業機會

如果你們是強調... 環電那數千名員工本來就屬於 陸資在台創造的9624人就業機會中!

那根本就不必討論那麼久了!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