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nla_001 wrote:
如果是獨居,那政府為何沒有協助強制撤離
不是垂直避難?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然後思考要如何達成這個目標
幾個關鍵因素
1.時間
9/21 發布黃色警報
這時花蓮已經開始進行撤離
9/22 上午七點發布紅色警報
花蓮持續進行撤離
2.資源
在9/22時已經撤離8000人含垂直撤離
因為人力不足、收容所不足
所以很多人選擇待在家
3.訊息透明度
a.獨居老人
雖然有戶政資料,但警消無法從這資料得知哪一個房子住幾個人
更是沒有獨居老人的資料
頂多只能透過當地人告知,尤其是村長,但村長也不見得能掌握所有人的狀況
而撤離獨居老人會需要好幾個人
這就很耗費人力
又回到資源不足的狀況
b.溢流
中央發布的訊息到今天始終是溢流
看到訊息的人想的也只會是水滿出來
水滿出來後會怎樣?
大部分人想的是颱風來時馬太鞍溪暴漲的狀況
大部分人不會想到泥水沖到一樓屋頂
新聞中看到有很多車輛
這就證明大部分人想的是頂多水多一點
而且不一定會淹過來
但是
實際上在2、3小時內堰塞湖流掉了2/3的水
如果那時候發布的新聞是堰塞湖會潰堤會有大水沖來
應該很多人就會主動撤離
而不是選擇留在二樓
現在中央政府還在用溢流這名詞
始終不願面對事實真相
壩體高度下降80米
水量流失2/3高達6000萬噸
如果這叫做溢流那怎麼定義潰堤?????
-----
憂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8000人預防性撤離
發布:2025-09-22 19:13
花蓮光復/萬榮
Calaw Opic (丁至軒)
大綱
颱風樺加沙影響,花蓮山區累積雨量經評估將會來到500公釐以上,恐怕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達壩頂而溢流,對下游構成威脅,受影響範圍居民,於是透過災變中心跨單位會議之後,縣府啟動強制疏散撤離。但是撤離人數龐大,採用鄉親可採依親、垂直撤離或到收容所暫時安置等三種方式撤離。
在國軍弟兄的攙扶下,民眾坐上軍用卡車前往安置中心,強颱樺加沙預計23日下午通過巴士海峽,22日上午11點暴風圈已經觸碰到恆春半島並且帶來強勁風雨,鄉公所嚴陣以待。
為了預防樺加沙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災害,花蓮中區啟動預防性撤離,初步估計將影響花蓮中區光復、萬榮、鳳林三個鄉鎮,共12村1800戶村民,人數上看約8000人。
光復鄉居民 蔡小姐:「昨天(21)就開始,今天我們才接到通知,就很緊張,怕會影響到我們家。」
光復鄉東富村長:「擔心颱風的豪雨,所以暫時把老人家還有居民撤離到光復高職,感謝他們協助部落。」
由於這次的撤離人數上看8千多人,約光復鄉4分之3的人口數,考量到收置量能,無法因應龐大人數,經過協調之後,鄉親可採依親、垂直撤離或到收容所暫時安置三種方式,例如住宅是二樓以上建物,鄉親可以準備飲食及物資,建議採垂直撤離方式暫居二樓,以備潰堤隨時發生。
花蓮縣光復鄉長 林清水:「8千多個人找不到地方,整個收容所也不多,收容所還要物資等等沒有那麼簡單,真的立即性比較危險的,預防性我們就趕快撤離,最主要在大馬村、香草場部落那邊比較危險,像東富村的Atomo(阿陶莫部落),下Atomo(阿陶莫部落)比較低的、上Atomo(阿陶莫部落)比較高就不用撤,然後他們就依親,就不用跑這麼遠。」
根據現場設置的儀器顯示,目前堰塞湖的水位有逐步上升當中,但沒有溢流的狀況。不過這兩天可能會達到溢頂臨界值,於是透過災變中心跨單位會議之後,決定以專業團隊評估的影響範圍進行民眾疏散撤離作業。
林保署花蓮分署集水區治理科長 黎璧瑞:「預測這次樺加沙颱風,可能會帶來花蓮山區500公釐以上的雨量,所以極有可能會在這幾天會造成壩體溢堤的情況,那這個部份我們都在加強監視當中。」
由於強颱深夜期間將會通過巴士海峽,風雨同時會逐漸增強,呼籲民眾做好防颱準備,入夜之後如非必要請勿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