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公館圓環議題應該會燒很久,成為台灣交通史的負面教材

台灣最大的負面教材,應該就民進黨及側翼了
圓環在車流量小的地方適用,
台灣現在的車流量過大,
其實一些中南部縣市的小圓環,
現在也可以考慮改掉了
車禍不斷,應該是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改造的重要理由

交通局事前一定有建立詳盡的旅運需求迴歸分析模型,透過AI大數據模擬行車狀況,發現有大幅改善,才會決定動工吧!

不知道交通局有無釋出改造後該路口尖峰時間行車情形的模擬影片?
wonderzero2

交通局事前一定有建立詳盡的旅運需求迴歸分析模型,透過AI大數據模擬行車狀況,發現有大幅改善,才會決定動工吧!  所以你也不確定對嗎? 這樣有說跟沒有說是一樣的

2025-09-15 18:07
wonderzero2

透過AI大數據模擬行車狀況,發現有大幅改善,才會決定動工。既然可以透過AI大數據模擬,那為何人行道就不能規劃呢。交通部連規劃都不會還期待它模擬,只會用智慧照相機[XD]。

2025-09-15 18:08
呵呵呵...
印象中,台北市已經拆除改建好幾座圓環:
最“正宗”的,南京西路/重慶北路圓環。
忠孝東西路/中山南北路圓環。
基隆路/和平東路圓環。
西門圓環
... ...
還有改變動線的北門圓環... ...
交通有變差嗎?
拆完輸贏就知道了 你急什麼

說好不缺電, 然後魯忙得停核也沒看你那麼積極....
nicewawa wrote:
車禍不斷,應...(恕刪)

那是當然

所以我才問一樓的立論基礎
但一樓應該是無法回覆
gprs19 wrote:
過去柯市長時代,縮減北市主幹道的車道去做自行車道,利用率不高,運輸效率低。當初也說什麼交通專業,官字兩個口,臉皮厚不跟人討論的。


要不要看一下那暴風增長的UBIKE出租人次?
gprs19
gprs19 樓主

Ubike 租用人多數是騎行巷道而非幹道旁的自行車道,幹道都有完善的公車路線或捷運路線,自行車道顯得多餘。

2025-09-15 10:11
freedomhome wrote:
那是當然所以我才問一...(恕刪)

樓主也只是工作上線吧!
民團提的意見,市政府付錢幫忙做模型都顯示不行~
現在拆你相信這些職業學生有專業?
gprs19 wrote:
往來的機車族...(恕刪)

本日實踐結果
痛打你臉

不過不認為你會知錯就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