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的前半部4年是這樣打的
全面抗戰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開始,抗戰初期國民政府損失慘重,蘇聯蘇聯航空志願隊在1937年9月開始援華,一直到1941年和日本簽訂日蘇中立條約後才撤走飛行員,但撤走後在新疆秘密建立戰機生產基地,援華4年期間提供了904架飛機以及超過200萬枚炸彈,1938年2月第一次轟炸台灣松山機場就是蘇聯航空志願隊
另外蘇聯於1938年3月開始交付9批各式陸軍武器,於1939年6月交付完前7批武器
抗戰則是從1939年隨棗會戰中首次擊敗日軍之後就已經開始翻轉了,大型戰役都以國民政府勝利居多
至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岳大敗日軍之後日軍已經後繼無力了,所以才轉向沒有防守的廣西與海南,失敗後又轉往緬甸作戰
而美國是1942年才開始援華的
沒有美國抗戰不會輸,但會拖很久不會在1945年結束,日軍侵華總共派了約370萬兵力(中間有部分調至其他戰場),抗戰結束投降時只剩120萬兵力
橫空出世 wrote:
日本把所有主力都拿去打太平洋戰爭
尤其抽調東北主力軍關東軍 去打太平洋戰爭
講了好幾次歷史要讀好
基本上關東軍沒參加過什麼戰役,主要是中國派遣軍在打
你以為當時日本的油料,武器,彈藥是跟打電動一樣無限提供的?
日本就是因為資源缺乏無以為繼才要在1941年偷襲珍珠港,1943年開始拆路燈欄杆強徵鐵鍋,1944年開始徵硬幣並製作了一批陶製硬幣,你以為日本的資源還能撐多久?日本在1932年就佔領的大慶油田和遼河油田挖不到油開始可能就是天意了,單一個油田產量就是日本年用量的5倍
侵華日軍分成中國派遣軍和關東軍,主要侵華是中國派遣軍,關東軍主要諾門崁戰役給蘇聯製造壓力才變成方面軍的
戰爭結束被押往西伯利亞的50~60萬關東軍難道是蘇聯從太平洋戰場抓回來的???
關東軍大約都維持在70萬人,之後雖然有調部分師團和1/3的物資去太平洋戰場,但歐戰結束後為防止蘇聯進攻又徵招了25萬部隊回去,為什麼說是徵招,因為關東軍是駐紮在滿州國,到8月風暴結束清點包含死亡大約還有65萬人
1943年以後成立的師團部分連槍都沒有,戰爭結束時武器庫戰車剩160輛,火炮1800門大都是75mm口徑,彈藥只能供應13個師團(共有24個師團),油料也只剩半個月
1946年林彪被打敗剩10萬部隊,國民政府因美國被迫停戰,1947年林彪帶著70萬部隊打回來,使用的武器有蘇聯攻入柏林帶回來的德製武器,蘇聯本身使用的武器,還有關東軍的武器,可見關東軍的武器完全不足以裝備70萬部隊,早就變空殼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