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1132 wrote:當時 幹嘛挑釁日本人結果被日本人打了吧!
七七事變是日本蓄意挑釁、精心設局,中華民國被迫還擊,是正當防衛,毫無疑問。
但今天的兩岸局勢,卻是民進黨明知中共紅線在哪,卻反覆踩線挑釁,只為內部動員與選票紅利,結果把台灣推向成為區域火藥庫。
故意拿七七事變來類比現在的兩岸局勢,不但錯位,更是混淆視聽、轉移焦點、掩蓋誰才是真正的挑釁者。
如果你在流氓面前叫囂挑釁,最後被揍了再跑出來大哭說自己是受害者——那不是堅強,是自導自演。

七七事變日本挑釁之證據:
1.《東京審判》(國際軍事法庭)- 戰後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中,多位日本將領承認七七事變並非偶發,而是被用來推進軍事計劃。
- 證人證詞與文件顯示,日本關東軍和北支那方面軍在七七事變前已多次製造摩擦,尋找藉口擴大戰事。
2. 日本陸軍內部早有「華北分離計畫」
- 從1935年起,日本對華北(河北、察哈爾)推動「特殊化」,意圖割裂這些地區脫離南京政府控制。
- 七七事變前,日軍已不斷加派兵力進駐華北,數度強行舉行軍演,並要求中華民國軍隊撤出。
3. 七七事變發生前,日本華北駐軍屢次挑釁
- 1937年7月7日夜間進行夜間演習本身就是挑釁行為,靠近中華民國守軍據點的宛平城。
- 「士兵失蹤」是藉口,事實上那名士兵很快被找回,但日軍仍藉詞要求搜查宛平城。
- 當中華民國守軍拒絕後,日軍主動開火,衝突升級。
4. 中華民國當時態度:極力避免戰爭
- 中方派出的宋哲元部隊和南京國民政府當時多次嘗試透過外交與軍事協調壓制衝突。
- 國民政府甚至命令部隊「不准還擊」、「儘量避免衝突擴大」。
- 若中華民國真是挑釁方,不會如此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