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不可測之下一位 wrote:大陸抄襲大國就免談了,日本的工業也是在德國之後 大陸一開始雖然是抄襲..但是抄襲後的研發爆發力..青出於藍勝於藍...熟悉中國的台商就知道..只要中國抄襲成功後..後續的新機種一定是物美價廉性能好..而且擺脫抄襲之路變成自主研發...像所謂工具機...這種以前也是德國日本的天下..而且就算賣到全世界各地也一樣有嚴格鎖定..防止位移或是開啟抄襲..只要有這種現象都是遠端鎖死機器..技術層級對比 。高端市場 :德國(如五軸機床、智慧工廠)>日本(超精密加工)>中國(正在突破,如科德數控五軸機床)。中端市場 :日本技術更穩定,中國性價比高(價格僅為德日的1/3-1/2)。低端市場 :中國主導,佔全球50%以上產能。但是漸漸的中國也會追上來的...這種工業技能是經驗累積..中國以前貧窮..起步慢..但是只要開始投入就先吃掉低端市場..賺到錢累積經驗開始投研發..不可輕視...就像所謂製造晶片..任正飛他毫不避諱承認差距——華為單晶元仍落後美國一代。 但話音一轉,便亮出破局之道:用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群計算補單晶元。 這並非空談,華為5G基站已實現「分散式突圍」:將多顆中低端晶元組合成高性能計算單元,既規避了高端晶元斷供風險,又保障了實際效能。到底是吹牛還是真能實現..這拭目以待...目前中國高鐵時速已超過300公里...當前中國高鐵整體國產化率已達到97%...誰能想到中國真能造出來??
其實是因為你目前生活的時代是歐美科技革命為主導的時代,這也是歐美幾波科技革命累計後的結果,作為後發國家,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都是追趕者的角色,所以你看上去基本上都是歐美首發的。一方面作為領先者本身就有領跑優勢,另一方面作為領先者實際上也是在通過各種手段打壓後進者來維護自己的領先優勢。但是,這並不能說就是永久會發生的事情,至少目前歐洲已經出現頹勢,美國也很緊張中國的追趕,在用各種制裁手段希望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日本的落敗在於它在當前國際政治環境下屬於美國的附庸,它無法確保自身獨立的政治、經濟和科技政策不受美國影響,雖然他們在基礎研究上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是在很多產業發展上都被美國打壓。那將來會不會出現一個扭轉當前歐美佔優的局面,就只能繼續觀察,畢竟國際局勢的變化,可能要幾十年後才能得出結論。
深不可測之下一位 wrote:日本的工業也是在德國之後...吃穿住幾乎都有歐美大品牌影子,亞洲似乎只能抄襲複製爆肝,請問是啥造成的呢?? 亞洲都是低薪日本工程師發明藍光 LED公司只給他幾千元獎金而已 ....歐美的專業都是高薪美國的醫療是有錢才有命付高額保險才能看權威醫生普通人根本沒錢負擔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亞洲要是沒有被列強打開 侵占 殖民到目前可能都還在農業時代看看新幾內亞但是甚麼都繞著西方的產物在走真的很不好受可是 又無法改變甚麼的確沒有過去100多年來陸續引進西方那一套亞洲現在都還在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