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語就是閩南語

AI 摘要
瞭解詳情


河洛語是指黃河與洛河之間一帶,也就是古代中原地區的語言,也是閩南語的來源

更詳細的解釋:

  • "河洛" 指的是歷史上黃河與洛河之間的區域,大致是今天的河南地區 .



  • "河洛語" 則指的是這個區域的語言 .



  • 河洛語是閩南語的基礎和源頭 . 閩南語,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台語」或「閩南話」,在古代是屬於河洛語的方言之一.



  • 河洛語在歷史上曾是中原地區的主要語言,後來隨著中原地區的南遷,也傳到了閩南地區 .



  •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閩南語是河洛語的延伸和發展,也是中原文化的南方代表 .



  • 目前,河洛語在台灣以及一些海外華人社群中,仍有相關的文化和語言研究

就是中國語言啦!中國人就是要講中國話
世界上很難再找到
像閩南語這麼有趣的語言:
既是本土的,又是國際的,
既是中原的,又是邊陲的,
既為獨派工具,又有統派元素,
既被視為方言,又被稱作語言。
一語各表,各取所需囉!
pc8801

閩南語是中文的一支方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語言

2025-05-28 9:37
tnkk01

以書同文的觀點,用漢字的算方言,用羅馬字就變語言囉,這問題要細說也耐人尋味的。

2025-05-28 12:23
戲棚下站久就對的

看看原本以前非洲來的吳郭魚
不都變台灣鯛嗎?
KCLin0423

假的就是假的!

2025-05-27 20:34
pc8801

會改稱為台灣鯛只是為了抬高身價而已

2025-05-28 9:39
一個東北人,如果到了福建擺攤,
說抱歉自己聽不懂閩南語,福建人
大概只會笑笑。

但一個東北人,如果到了台灣擺攤,
說抱歉自己聽不懂台語(山寨版閩南語)
,台灣綠人會抓狂,網暴到你關店為止。

知道山寨的威力比原版強了吧。
軟體銀行

我也認識不少福建朋友,每個都人很好,我台語不順(家裏只說國語)。。人家啥也沒說,應該是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麼樣的人交怎麼樣的朋友吧..

2025-05-28 8:35
pc8801

最好是台灣人都會台語,聽不懂國語的也只剩那些人瑞了

2025-05-28 9:40
台灣台語(Tâi-uân tâi-gí)是一種主要通行於台灣的語言變體,源自閩南語系統,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本土語言之一。為了深入了解台灣台語的定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剖析與追本溯源:

一、語言學上的定義
台灣台語,又稱為「台灣閩南語」、「台語」、「河洛話」,在語言學分類上屬於:

漢藏語系(Sino-Tibetan)

漢語族(Sinitic)

閩語支(Min)

閩南語(Southern Min)

泉漳片(Quanzhang dialects)

台灣台語(Taiwanese Hokkien)

台灣台語是閩南語的一個分支,主要是從中國福建泉州與漳州地區移民帶來的語言演化而來。

二、歷史淵源與演化
1. 明鄭時期(17世紀中葉)
鄭成功於1661年攻台時,帶來大量來自福建泉州、漳州的軍民。

這些移民帶來了泉州話與漳州話,是台灣台語的最初語言基礎。

2. 清領時期(1683–1895)
泉、漳兩系的移民持續增加,語言逐漸融合,但在某些地區(如鹿港、台南)仍可分辨泉、漳語音。

台語逐漸發展成具有在地特色的語言,吸收了客家語、平埔族語、甚至原住民語的一些詞彙與發音方式。

3. 日治時期(1895–1945)
台語作為日常生活語言維持其地位,但學校教育強調日語。

許多日本詞彙(如「便當」、「歐吉桑」、「賓士(ベンツ)」)被融入台語中。

4. 戰後至今(1945–)
國民政府推行國語政策,壓抑本土語言,包括台語。

1980年代後,民主化與本土化運動興起,台語教育與媒體逐漸復興。

現代台語也吸收了華語、英語等外語詞彙,進一步演變。

三、語音與語法特色
語音:
台語音系包含 7–8個聲調(depending on analysis),遠比國語(4聲)複雜。

存在「入聲」音節,即以 p, t, k 結尾的閉音節。

有許多「鼻化音」,即鼻音尾或鼻化元音。

語法:
台語的語序大致與華語類似,但有自己獨特的句式,如:

使役句:「我叫伊去」(我叫他去)

雙賓句:「我送伊一本冊」(我送他一本書)

豐富的情態助詞與語氣詞:「咧」、「啦」、「嘛」、「咩」等。

四、社會與文化角色
台語不僅是語言,更是文化與認同的載體:
用於宗教(拜拜、唸經)、歌仔戲、布袋戲、民謠(如〈望春風〉)、流行音樂(如羅大佑、江蕙)。

政治場域中代表「本土認同」的語言之一。

現代社會中出現「台式華語」(混用台語與華語)與「台語復興」運動。

五、與中國閩南語的比較
台灣台語與中國大陸的閩南語(如廈門話)高度相似,但:

台語吸收了大量日語與華語詞彙,口音也逐漸有所差異。

在語音上,台語較接近泉州音系,但也融合漳州音。

六、官方地位與現況
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2019),台語被列為國家語言,享有與華語相同的地位。

教育部推出台語教材與認證考試。

但台語使用者逐年下降,尤其在年輕世代間,面臨語言斷層危機。

總結
台灣台語是一種融合泉州與漳州閩南語,歷經荷蘭、明鄭、清領、日治與國民政府時期語言政策影響,逐漸本土化並承載台灣文化與認同的語言。

從語言學角度來看,它是一種閩南語分支;從歷史文化角度看,它是台灣人生活、情感與族群認同的根本。保護與發展台語,不只是語言保存,更是文化永續的行動。
普通話也就是國語,是真的很普通,不好聽,也刺耳,也不善於表達情感。不像粵語,閩南語,客家語,苗語,很多所謂的方言,那樣好聽,豐富。
現在大陸閩南地區的年輕人不說閩南語,說的也不標準,很難聽。反而台灣的閩南語,客家語還保有鄉音。
dohan8850

粵語好聽在哪裡

2025-05-28 9:05
pc8801

看看 三字經多好聽啊

2025-05-28 9:42
我本身以前學過語言一些語言學相關
也曾在日韓留學
家族前幾代是南洋商人
所以在東南亞多地都有親戚
要說哪個語言是誰的
這種話真的很離譜
語言本身就是會交融在一起的東西

台語不是只有所謂的閩南語河洛話
台語裡面融合了好幾種歷史因素的詞彙
台語裡面有一些“類似”日語的詞彙
台灣人大多以為那是日文
但是其實不是
尤其在很多所謂的老師傅說的“術語”
我以前問他們說那什麼
他們都跟我說是日語
師傅的師傅教的
學過日語日文就知道
那些台語詞彙已經跟日語日文有明顯的差距了
而且事實真相是
有很多詞日文使用的是來自於歐美的外來語
除了現代的這些新式詞彙
以前的很多詞彙
則是源自於古漢語
最好的例子就是蘋果這個東西
在日文使用林檎
在韓文使用沙果
兩個詞彙都來源自古漢語
並且中原古音被廣東話、閩南語等等保留了下來
因此韓語、日語有大量詞彙的發音相近
不過現代很多所謂的中文詞彙
又是受到日文的影響
這就是所謂的”和製漢語“
真正的中文其實比我們現在使用的口語還要複雜得多
隨便舉例來說「地下室」本來是稱為「地窨子」
要扯這些誰的
你有想過你現在說的中文真的是中文嗎
漢語中的日語借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漢語中的日語借詞

還有就是是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帶出海外的語言
因此東南亞華人很多都會使用閩南語和廣東話
但是這些語言又和他們當地的馬來語印尼語泰語等等融合在一起
泰國也是有很多詞匯跟閩南語融合在一起
例如說老闆的泰語就是頭家的發音
而越南比較沒有
那又有法國的因素
菲律賓則是西班牙語美國因素

總而言之語言學其實是相當複雜的
不是你憑感覺說是誰的就可以的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d2jtang

漢字 原音 - 河洛話、閩南語、海外華人稱 福建話。台語 不同,現今 所謂南島( 其餘人口 的 剩餘-日屬 ) 政權 要 造字!唉....

2025-05-28 5:25
何謂台語是我們遠住民說的算

誰說誰講的話是台語,即屬鳩佔鵲巢,無犯賤乎?

明明就是 "旗魚語" 的一個分支,
有啥好爭的?

台語不等同閩南語,但是也是閩南語,在台灣說台語等同說閩南語,但是大陸閩南語跟台語又略有不同,大陸閩南方言眾多,即使是泉州,彰州,福州話都已經跟台語有些不同,同時大陸推行普通話,年輕人多已不會說閩南語了,台灣除南部外,年輕人也不會說了。
jcatalysis

台語是大閩南沙文主義豬所自封,只為奪取政權自甘日雜美糞走狗,令真正的台灣人所不恥

2025-05-28 7:06
tnkk01

臺語/臺灣話這詞自清末日初出現,當時是和臺灣人一樣,是相對日本語/日本統治者的自稱,如今卻成為獨派的標籤,真是耐人尋味啊。[XD]

2025-05-28 13:24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