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小仔 wrote:任何投資都有賺有賠,沒有每天都過年的啦啦 蝦密?任何投資都有賺有賠?!食、衣、住、行,是民生四大必需品。吃東西又不會增值!你幹嘛吃東西?!衣服穿過變二手衣!你幹嘛穿衣服?!車子掛牌變中古車!你幹嘛要開車?!唯一可能增值的就是房子,這叫做附加價值。所以房子屬於【必需品】,跟投資有賺有賠沒關係。
大摩星 wrote:打不贏就加入, 所以這些人要加入存定存, 因為他們炒房贏不了定存 看到了沒?死道友,無死貧道。這些人就是在【互相推擠、彼此踩踏、爭先恐後】幫房價抬轎。聰明的原住戶什麼事也沒做,只是吃著火鍋唱著歌,房價自己就一直漲。↓
你好:南部真的是比較異常的,畢竟生產要素沒有在那邊也可以漲翻天,實在很難懂。總體而言過去南部的房價被高估不少,北部的話過去都是供不應求的狀況,才會有那麼高的價格,因為經濟生產消費因素就在那邊,南部一些地方也有大量漲幅實在是很難懂。現在高齡少子化,人口衰減,就擔心這種負面敘事很影響南部房價,過去幾年高點處很容易因此就虧大錢了。
講講我家隔壁透天的故事雖然我覺得地目是商五其實土地很便宜但是近10幾年來從980萬 換了三手 共通點就是一來買方會說我是要養老自用什麼的然後就掛賣 然後開高後來賣的價錢我給你加上上次跟這次的仲介費然後利息 過手的就是持平出場而已幾次都這樣 然後就到1500多萬以上總結 都是仲介賺了仲介費高雄就是靠消息面在養房價的 好笑反而實質利多 商業地高土地容積 養生邁邁市長不懂得利用高容積率作老市區的都市更新 讓老屋主跟市容 建商三贏 只會弄些漂亮的場館 賺觀光財 房價跌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