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人員培育制度就是從入學門檻開始,到實習、畢業、考照每個關卡逐層把關才能篩選出符合在地需求的專業人員,政府沒有能力去查核他國訓練品質也沒有必要去幫忙訓練那些“他國醫學生”。想在台灣執業者就應該要具備在其畢業國家執業的資格及實際經驗,我國只需設計一個專門針對外國學歷者的學歷甄試以及臨床實作考試,擇優錄取即可。這麽單純的事不做,擬一個計畫讓波波醫學生有機會繞過原本既有的實習制度及容額,跑去偏鄉實習,注意!是實習喔!不是去服務民眾,提升偏鄉醫療品質喔!偏鄉的環境完全不適合拿來做完整的實習,頂多可以規劃個幾周的社區服務,不然教學醫院評鑑是做辛酸的嗎?實習就該在合格的教學醫院裡完成,而這個實習是有容額限制的!多收人只會讓他們在一旁罰站而已,實習當場變見習,再把這些訓練量不足的醫學生/醫師放到醫療現場,這是在幫誰?是在害誰?
另外從法規來看:
持外國醫學學歷報考我國國考相關規定
https://www.mohw.gov.tw/fp-16-49490-1.html
國外大學或學院醫學系科學歷採認原則
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595
依照規定,教育部不應該採認某些外國學店的學歷的,就算採認也應該安排學歷甄試來"擇優錄取",歐盟東擴讓某些國家閃過了學歷甄試,代辦業者一再聲稱可以幫忙生出政府要求的各項認證文件,這幾年又有民代不斷施壓放寬學歷採認條件,現在又想暴力打破實習容額的限制,沒有政府的層層放水和波波父母的裡應外合,光是嗅到商機的代辦業者可以獨立完成這麼一條方便的在台行醫之路嗎?
最後敬告外國醫學店台籍學生們,少拿偏鄉民眾來情勒台灣社會,沒人欠你們一張台灣的醫師執照,你們如此神通廣大可以讓政府為你們推磨還在那邊裝受害者,就算讓你們僥倖拿到了執照,一般平民大眾眼睛還是雪亮的,看清楚了你們及政府上下交相賊的嘴臉,台灣社會已經對你們夠寬容了,乖乖排隊等實習才是正途,也是你們贏得尊重的唯一辦法!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