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賴清德老家目前的84號的確是新建或增建,
以法規來解釋是屬於違建沒錯,
但他家的情況是比一般鄉下的既存違建稍微複雜.
首先要去看賴清德老家的演化過程,
如今的門牌號84號與85號最早就在同一棟工寮,
就是兩戶住在同一建物.
84號是賴母,
85號是伯父,
後來工寮拆了,
先蓋了面積變小的目前85號建物,
所以當時門牌號84號與85號都是在目前85號建物內,
就是當時兩戶都住在85號建物內,
較有可能的情況,
以及比對賴清德的說法,
應該當時經費不足,
只能先蓋建地面積小於原工寮面積的85號建物,
兩戶住在一起.
後來賴母有經費才又蓋了目前的84號建物,
買下土地完成土地分割,
將門牌號移到目前的84號建物.
所以84號建物可視為新建或是85號建物的增建,
但都是違建,
不過看空照圖就知道,
84號建物+85號建物的建地面積都還是在原工寮的面積上,
因為經費關係,
說是工寮的改建分成兩個階段蓋成兩棟建物,
或是連在一起的一棟建築物也都沒錯.
鄉下地方也是有這種狀況,
家族是三合院老舊,
會先拆一邊蓋樓房,
過幾年有錢或是人數增加或是結婚要獨立建戶,
才又打掉剩下的蓋新的.
結論就是賴清德老家是屬於違建,
但的確也是在原工寮的建地範圍內新建或增建的.
另外關於房屋稅,
實務上都是稅務人員根據門牌號現場會勘的,
不然鄉下地方那麼多沒有建照的沒有登記的建物為何都要繳房屋稅?
馬文君的歐式木屋不是沒建照但也是有繳房屋稅?
那賴清德老家的狀況,
當年賴父礦災過世,
兩戶住同一棟,
房屋稅繳納人可能是伯父,
賴母出錢分擔,
後來有連棟的84號建物,
有可能還是視為同一建物,
只是增加房屋稅,
房屋稅繳納人可能還是伯父那邊,
所以這只要去查目前85號或是整編前的門號有沒有繳房屋稅就知道了,
新北市只查目前84號我認為有問題,
如果連85號都沒有繳過房屋稅,
那其實稽查人員也是有失職,
另外就是當地過於偏僻,
房屋現值被認為過低可免徵房屋稅,
稽查人員不足沒有定期會勘也是有可能.
總之這種狀況鄉下一堆,
黃國昌一直打這個議題以他的程度來說有點小題大作,
房屋稅或是地價稅就算補繳也沒多少?
又不是侵佔國有地,
只是在原建物面積上新建或增建造成既存違建的問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