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最近的文言文爭議,我個人見解,簡單說,就是去中。

皮卡思樂冰 wrote:
執政黨這種操作,有沒有隱含政治目的,不是看我方人民會怎麼解讀,而是要看對岸會怎麼解讀,如果對岸可能會解讀為去中化,那這就會被視為挑釁。(恕刪)


  伊索寓言《狼與小羊》
  一天,陽光暖暖的,一隻小羊來到河邊喝水,狼看見了,就想找一個好的理由吃掉小羊。於是狼跑到河的上游,惡狠狠地對小羊說:」壞小羊,你把河水弄髒了,我都喝不到乾淨的水啦!」小羊回答說:」我只是在河邊喝水,又沒有把腳伸進去,而且我是在河的下游喝水,河水是從你那裡流到我這裡的,我怎麼會弄髒你喝的水呢?」狼聽小羊說得很有道理,就又說:「我爸爸去年被你罵過。」小羊說:」那時我還沒有出生呢,怎麼能罵你爸爸呢?」狼對小羊說:「不管你怎樣說,我就是要吃掉你。」

  這說明,對惡人做任何正當的辯解也是無效的。
弱時擱置爭議, 強時自古以來, 特權別人不可有, 自己不可無.
皮卡思樂冰

喜歡講故事的話,「狼來了」的故事要不要順便講一講?促使共軍一再玩狼來了的危機是什麼?您引用的那一篇,我就是在講這個喔!就算共產黨歸類為壞人,也不代表民進黨等於好人。

2023-12-10 15:32
肥肥魔

各自表述........

2023-12-10 16:19
軍師聯盟 wrote:
最近的文言文爭議,我個人見解,簡單說,就是去中。


如果課綱少選一篇文言文就有強大的去中效果
我想知道自己經常看國外原文AV片
是不是可以說是脫亞入歐...
軍師聯盟
軍師聯盟 樓主

我都沒提到強大這兩個字,兄弟你過度解讀了,而且你是把AV當教育課程學習嗎?真的扯遠了啊兄弟。

2023-12-10 16:17
台灣應該每三年舉辦一次狀元考試,規定只能寫文言文,而且只能用毛筆。
以下這篇基本上有客觀提到正反兩面的觀點,為了方便所有人閱讀,個人有稍作白話修改潤飾,節錄部份重點。
[原文連結]

2023-12-09
北一女老師區桂芝最近一番批判108課綱無恥無德
不論是區桂芝或者正反意見,其實都難概括論是非,因為他們各自站在理字的一面,却也有忽略的一點。

她說刪了〈岳陽樓記〉,會讓學生以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只是神話。
作者則認為,對比下眼下只見權力不見蒼生的政客,「先天下之憂而憂」簡直成了屁話。

區桂芝認為刪掉顧炎武的〈廉恥〉,學生就不再知道何謂「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作者表示,顧炎武以五代時期歷事五朝、八姓、十一帝的馮道,作為「士大夫無恥」的例子,對比他自己終身拒絕清廷招撫入朝為官,顧炎武當然有恥,但若是為蒼生,歷亂世為官的馮道真的無恥嗎?

用現代的眼光看,他不但滿足了自己的為官欲,還盡最大可能在亂世維持相對的穩定,既勸阻耶律德光濫殺,還勸阻柴榮北伐,其格局未必小於只要文人氣節的顧炎武。

當兩岸面臨和、戰兩種選擇,誰會做顧炎武或寧死不屈的文天祥?誰又會做護蒼生的馮道?

刪掉顧炎武和文天祥,刪掉為國犧牲的價值選擇,對年輕學子而言,不只是學習壓力的減輕,還有人生價值的放輕。

兩蔣統治選用顧炎武和文天祥,有漢賊不兩立、堅守復興基地之用心和必要,民進黨政府認為沒這個必要,刪了也就刪了。

可以確定的是,「保家衛國」的思想,沒有課綱教材的潛移默化,肯定也無法從指導巷戰的黑熊學院得到。

課綱刪了連橫的〈台灣通史序〉,《台灣通史》寫於日據時代,連橫的「民族氣節」自是中國,很難猜測刪掉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連橫的中原傳統源流,還是其子孫連戰曾是民進黨的政敵?

課綱選文頂上來鄭用錫的〈勸和論〉,也未必不好,〈勸和論〉的背景是批判當時漳泉、閩客此起彼落的分類械鬥,提醒大家都自「內地」遷移而來,都是台灣人,呼籲台人要親近與自己親近之人,也要親近與自己疏遠之人。

民進黨政府調整課綱,當然有其意識形態的考量,但在如此脈絡下調整的課綱,民進黨自己無法辨別「中華文化」和中共是兩碼子事,不僅僅是盡最大可能切斷台灣和中國(華),還削弱了端正一己之行、效國族之忠的價值選擇,後遺症遠比民進黨想像得更大。
夫文言之脈絡縱被時光風化,然其瑰麗辭藻與深邃義理,實難以忽視。然則,吾輩今欲述及者,實非矚目文言之美,乃主持論點不尋常焉。方今世人崇文重典,舉目皆見學府懷古之習,然於日用溝通而言,實難言其實用。人心易傾,教授文言擇善固難。若欲修其用語,躬行言辭,勞心踐履,非易事也。

夫語言者,人之相通之工具。今之網羅,是以白話為主流,其通俗易懂,人人皆能領略。而文言則較為冗贅,言簡意賅之難難矣。加之吾邦已有一致之官方語言,而再攀附於文言,未免過於矯揉造作。乃故,我主張融匯於現實,以白話為用言之翰,以普通語言為交流之術,無須拘泥於文言之籠統,以達至有效之表達。此舉,非忽視文言之重要性,實出於實用之謀。

人生短暫,學習為求真知灼見。若樹立目標,欲臻博學淵博之地,則文言自成一端亦可。然於平凡之生涯,若無過多繁複需求,不致於故步自封。摒棄文言,非忽視傳統,實為選擇之一。畢竟,言語之美,豈以古今論高下,唯憑其適用於時宜,彰其自然而生之韻味。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古代文字刻在石板或竹片,後進化寫在紙上
成本還是都很高,所以力求精簡

當今紙筆成本極低,甚至都放在磁碟
何苦花心思在簡化文字本身

像以前寫程式會用低階語言,力求精簡,因為記憶體貴
現在空間又大又便宜,誰還需要花時間去縮減程式碼空間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軍師聯盟 wrote:
刪不刪我個人是無所謂...(恕刪)
樓主真知灼見,一真見血。所謂改革就是去中國化,再來就是早皇民化,祖先牌位燒掉,改名換姓。
取而代之要學什麼才是重點?

那不就想搞台羅文對嗎?
台語也有文言文,不信可以去看布袋戲與歌仔戲

去掉文言文,是不是也算去台灣化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