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0569929 wrote:貿易障礙壁壘,那幾項...(恕刪) 一直提半導體晶片,我記得這東西不是早禁入對岸?美國在貿易戰後,曾嚴令不給對岸晶片,一度讓華為晶片成為大陸車商大單我有記錯嗎?拜登晶片禁令反內傷!外媒驚曝恐怖下場:自掘兩個墳墓美國去年10月初祭出最嚴厲晶片禁令,禁止先進製程晶片和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金融時報》進一步分析美國對中國採取晶片出口管制的代價。文章開頭引述「出發前挖兩個墳墓」這句古老的格言,警告美國決策者得承受反噬自身的弊端強調世界半導體供應鏈一分為二的必然結果,西方製造商及其客戶的成本要高得多。報導提到,美國的晶片出口管制導致國內三大晶片設備製造商受到衝擊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在損失中國大客戶情況下2023年公司收入恐減少20億美元至25億美元(折合約650億至810億新台幣)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預計今年在中國營收損失高達25億美元科磊(KLA) 也預估全年營收恐損失6~9億美元。該報導認為,美國最新晶片出口管制給西方製造商帶來雙重風險分析西方製造商及其客戶的成本都會上升,因為中國在過去五年中幾乎搶下所有消費電子產品和工業設備所使用的廉價晶片市占。Hana Ventures的首席執行官Donghwan Kim說,中國的優勢是以遠低於全球競爭對手的價格銷售晶片。報導最後總結,美國禁令的結果,將推升各行各業成本飆升包括從生物技術、金融、自動駕駛到AI等領域都受到影響美國禁令對中國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但美國曾經進口或使用低成本中國晶片的公司也將被影響因為近年中國在電動汽車、智慧手機、雲服務等全球市占快速擴大。
LLQ wrote:一直提半導體晶片,我記得這東西不是早禁入對岸? 並沒有喔,之前中美科技戰,老共把台製老美牌晶片轉為台製台牌晶片讓很多台灣ic及ip公司大賺,現在美國全面禁止卻給美國晶片場開後門,讓台灣ic及ip廠賺不到錢,而美國公司可以獨享中國市場。現在對岸拼命發展成熟製程,並且運用市場力量設定某些成熟製程ic的規格與標準,而老美又扣住台gg的先進製程,台灣半導體正在面臨雙面夾殺。從最上游ip到下游封測都面臨美中全面夾殺。
哇靠我方最大出超市場的動作竟然大呼意外這是什麼神操作我方駐WTO公使是傳真機沒插電還是整天按摩睡覺要跟WTO代表團談台灣最強的兩位部長 農委會擊中 經濟部阿花這個陣容強到不行結果大概率是米酒185元層級0.9%影響不太?來來來 配上這一帖中國大陸海關總署13日公布的最新進出口數據顯示,受美國科技管制令及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萎縮影響,今年前三月台灣對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額603.1億美元,年減26.5%,仍維持貿易順差達285.5億美元,台灣對大陸出口仍將持續面臨壓力。不夠嗎?再來一劑2023年3月29日韓國貿易協會28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2月,中國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韓國今年對中貿易恐將創下1992年建交以來首度逆差。2018年,中國還是韓國的最大順差國。韓聯社報導,韓國貿易協會28日發布統計數據,今年1月,韓國對中貿易收支出現39.33億美元逆差,中國成為1月韓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今年前2月對中貿易逆差累計50.74億美元,逆差規模同樣排在第一。這是中國首次成為韓國單月、全年都最大的貿易逆差國。數據顯示,韓國3月對中國貿易狀況也未好轉,前20天對中出口年減36.2%,自中進口卻增加9.1%。不爽嗎再來2023年3月16日日本財務省周四 (16 日) 公布數據顯示,儘管出口連續兩個月成長,但貿易收支仍出現連續第 19 個月逆差,2 月份的逆差數字,更創下 1979 年有紀錄以來同期最大。台灣比日韓強多了真的可以強硬一下拍桌硬剛WTO代表團搞清楚 是中國需要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