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不要再問誰是台灣第二大城這種白癡問題

為什麼以稅收作為排名?
為什麼不用人口數?面積?生產力?
所以,不管誰是第二大,總之台南市不夠格當直轄市無誤 
有些人活的陰險卑劣,卻嚐盡了榮華富貴,就不要想死的心安理得!
MBUSA wrote:
其實,不用管中國發布...(恕刪)


新北比高雄人口多了125萬

今年上半年營利事業銷售額,新北3.03兆
高雄2.89兆

高雄還有發展潛力,楠梓有土地可以提供廠商進駐,三民區還有中都濕地可以開發

前鎮還有多功能經貿園區可開發

台積電確定進駐楠梓




三民區的中都濕地以前也是工廠,廠房拆除後荒廢已久了,近期好像有住宅開發




前鎮區還有很多國營民營企業的土地等待開發,兵工廠遷走可以騰出不少土地可開發

高雄軟體園區二期,已動土



starseven

講句現實的,缺水缺電,到時枯水期,企業跟民生搶水跟電嗎? 去年上半年缺水的新聞還歷歷在目

2022-09-22 15:16
starseven

高屏爆搶水風波!屏東農民控陳其邁半夜帶隊搶水 中央協調分水出版時間 2021/05/24

2022-09-22 15:18
聞香下馬 wrote:
為什麼以稅收作為排名...(恕刪)


2019年市有土地資產
高雄3兆,今年7月上升到了3兆4千億

2019台中5787億
基礎建設這麼差, 人行道的雜草也不割, 這一定有問題, 我說的就是你桃園市啦
MBUSA wrote:
其實,不用管中國發布...(恕刪)


兄弟你搞錯了吧,新北稅收是今年1-8月,才首次被高雄超越

去年營利事業銷售額
台北15.49兆,新北5.95高雄5.57

去年稅收台北10262億,新北2881高雄2551

中國發佈去年全球城市排名,台北52高雄113新北204
稅收高

高雄子弟卻一直在北漂

真的是好棒棒阿
maxboss wrote:
稅收高高雄子弟卻一直...(恕刪)


市區人口太早外移

楠梓
1950年-255
2021年+723

2022年8月+259



左營區
1972年-624
1979年-50
1980年-567
1981年-1282
1982年-878
1983年-1206
1984年-692
1985年-425
1986年-612
2018年-200
2020年-422
2021年-992

2022年8月-1910


鼓山區
1967年-968
1972年-15
1973年-606
1978年-244
1979年-915
1980年-424
1993年-1042
1994年-743
1995年-281
1997年-59
1999年-1277
2000年-605
2001年-1020
2021年-1078

2022年8月-1485


三民區人口減少年份
1950年-231
1993年-238
2003年人口最高峰361305
2004年-932
2005年-2239
2006年-262
2007年-766
2008年-1169
2009年-830
2010年-1075
2011年-1863
2012年-2449
2013年-1222
2014年-869
2015年-1450
2016年-1281
2017年-1645
2018年-2330
2019年-1644
2020年-2401
2021年-3830

2022年8月-3090


鹽埕區人口減少
1958年-177
1961年-2458
1964年-108
1966年-830
1967年人口最高峰66703
1968年-1960
1969年-463
1970年-1191
1971年-1589
1972年-2036
1973年-1107
1974年-2324
1975年-3515
1976年-1994
1977年-875
1978年-1098
1979年-3313
1980年-1186
1981年-105
1982年-1054
1983年-725
1984年-309
1985年-681
1986年-755
1987年-1385
1988年-1305
1989年-819
1990年-805
1991年-282
1992年-792
1993年-302
1994年-569
1995年-580
1996年-576
1998年-833
1999年-432
2000年-455
2001年-429
2002年-187
2003年-592
2004年-483
2005年-405
2006年-402
2007年-373
2008年-568
2009年-416
2010年-252
2011年-676
2012年-501
2013年-375
2014年-447
2015年-368
2016年-373
2017年-440
2018年-160
2019年-170
2020年-336
2021年-641

2022年8月-415



前金區人口減少
1950年-1340
1971年+135人口最高峰60749
1972年-349
1973年-1863
1974年-946
1975年-2188
1976年-2450
1977年-886
1978年-1047
1979年-2969
1980年-1273
1981年-101
1982年-872
1983年-320
1984年-793
1985年-204
1986年-1271
1987年-1554
1988年-825
1989年-1315
1990年-768
1991年-320
1992年-301
1993年-1040
1995年-763
1996年-771
1997年-670
1998年-48
1999年-892
2000年-607
2001年-604
2002年-273
2003年-596
2004年-692
2005年-543
2006年-441
2007年-360
2008年-191
2009年-566
2010年-349
2011年-413
2012年-196
2013年-212
2014年-206
2015年-444
2016年-237
2017年-160
2018年-160
2020年-211
2021年-252

2022年8月-75


新興區人口減少
1970年-946
1971年-1139
1974年人口90003
1975年-855
1976年-599
1977年-803
1978年-1775
1979年-4855
1980年-1782
1981年-244
1982年-202
1984年-625
1985年-673
1986年-895
1987年-593
1988年-1716
1989年-808
1990年-2098
1991年-1158
1992年-980
1993年-1064
1994年-424
1995年-2134
1996年-2742
1997年-548
1998年-231
1999年-1024
2000年-437
2001年-85
2003年-1326
2004年-376
2005年-775
2006年-644
2007年-694
2008年-669
2009年-960
2010年-457
2011年-942
2012年-596
2013年-579
2014年-636
2015年-579
2016年-524
2017年-278
2018年-121
2019年-18
2020年-534
2021年-1107

2022年8月-710


1988年苓雅區人口220622時間32年人口變化!
1989年-107
1990年-662
1992年-949

1993年-2381
1994年-1260
1995年-2726
1996年-4391
1997年-5469
1999年-1895
2000年-1212
2001年-1852
2002年-1285
2003年-2308
2004年-2945
2005年-2292
2006年-1885
2007年-1800
2008年-1255
2009年-1744
2010年-1073
2011年-2231
2012年-2205
2013年-1796
2014年-1862
2015年-1339
2016年-1620
2017年-1862
2018年-1385
2019年-823
2020年-1545
2021年-2708

2022年8月-2428



前鎮區第一次人口減少1983年
1983年-696
1984年+1428
1985年-185
1986年-1344
1987年+3985
1988年+2858
1989年+1988
1990年+783人口最高峰209018
1991年-608
1992年-1259
1993年-1954
1994年-454
1995年-3033
1996年-233
1997年-1451
1998年+2055
1999年+713
2000年+591
2001年-384
2002年+1082
2003年-1853
2004年-359
2005年-1360
2006年+149
2007年-233
2008年+187
2009年-663
2010年-807
2011年-1451
2012年-1447
2013年-1411
2014年-883
2015年-1359
2016年-1331
2017年-1423
2018年-1499
2019年-816
2020年-1696
2021年-3013

2022年8月-2581

旗津區人口減少
1975年-261
1976年+347
1977年+149人口最高峰37241
1978年-165
1979年-177
1980年-530
1981年-233
1982年-210
1983年-426
1984年-295
1985年-433
1986年-326
1987年-647
1988年-458
1989年-164
1992年-13
1993年-357
1994年-301
1995年-696
1996年-1086
1998年-406
1999年-665
2000年-93
2001年-67
2002年-392
2003年-408
2004年-244
2006年-52
2007年-109
2008年-109
2010年-7
2011年-187
2012年-313
2013年-428
2014年-82
2016年-110
2017年-135
2018年-257
2019年-377
2020年-344
2021年-581

2022年8月-367

小港人口外移
1972年-1632
2003年-302
2005年-1643
2006年-1252
2020年-437
2021年-1321

2022年8月-1408
starseven

北飄原因在於 薪資比北部低,不然,何苦離鄉背井到北部工作

2022-09-22 15:21
xattacker

人口減少, 稅收卻變多?

2022-09-22 16:08
延引各種數據,仍是無法改變高雄市是第二個直轄市的事實
至於後來行政區要怎麼劃分,而至有其他的 "新直轄市" 竄起,在人口數與稅收要超越高雄市
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高雄市的街廓規模,新北市很難找到可以類比的區域可以相提並論
新北市,要成為一班人眼中的 "大都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一般的都市會有所謂的市中心或是老市區的說法。
作為一個有歷史的 "大都市",台北市與高雄市,有一般人熟知的老市區。。。
作為一個有歷史的 "省轄市",台中市,基隆市,台南市,新竹市,嘉義市,都有所謂的老市區。。。

然而,
作為一個後來行政作業劃分後"升格"成為直轄市的新北市,不知老市區市在哪裡?
吳佳鳴 wrote:
兄弟你搞錯了吧,新北稅收是今年1-8月,才首次被高雄超越
MBUSA wrote:
延引各種數據,仍是無...(恕刪)


未來幾年高雄稅收,還有機會增加

日月光計畫打造楠梓第三園區,楠梓有第一、二園區



楠梓第一園區廠房更新,日月光K13還在蓋



2015年底,開發的和發產業園區
好像有廠房還在蓋,沒有完全投入生產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