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00543 wrote:
「與病毒共存」是不適
確診者輕重症分流 醫院即起僅收治滿70歲、中重症等4類患者
未來確診數恐破20萬例?陳時中分析內幕:並非不可能
從65歲改到70歲了,若單日20萬,喬病床這橋段會再發生嗎?
2022-04-07 15:22
節錄自醫療量能成為關鍵!最新統計曝 陳時中:每日可收1100人
陳時中說明,全國專責及負壓病蟲的空床數為2855、空床率為66.2%;中央集中檢疫所的空床數為3091、空床率為48.5%;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的空床數為132、空床率為24.9%。
2022/04/14 14:38
節錄自確診者輕重症分流 醫院即起僅收治滿70歲、中重症等4類患者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最新的醫療資源情況,專責與負壓隔離病床空床率57.3%,集檢所空床率40.7%;地方加強版防疫旅館目前有5家,空床率11.1%。
...(恕刪)
節錄自確診者輕重症分流 醫院即起僅收治滿70歲、中重症等4類患者
醫療量能成為關鍵!最新統計曝 陳時中:每日可收1100人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最新的醫療資源情況,專責與負壓隔離病床空床率57.3%,集檢所空床率40.7%;地方加強版防疫旅館目前有5家,空床率11.1%。
現在的問題在於
1.以目前1~4月份4400確診者 13中症 2重症死亡 (中重症死亡者大多是未打疫苗者)
醫療能量充足下....如果有打疫苗.....死亡率真的很低....
2.疫苗是針對 COVID19的原型株開發的...疫苗對Ormicon變種的防護力明顯不足...
不論你打兩劑三濟還是有感染的風險....只是中重症的機率相較起來還是低的...
3.以目前的負壓隔離病房的情況來看....1100人....如果考慮治療到恢復 10-15天..
最大上限大約就是 15000人左右....超過這上限就會發生慘事....
但實際上更低.....可能只有一萬人左右....因為包含擠壓到現有一班正常的病人等
4.醫療能量實際上會更低....如果再考慮到院內感染的風險高...
醫護染也無症狀....你讓他們到底休息好還是持續上班好....
如果選擇隔離...感染醫護 和接觸者自主管理等....
那醫療能量更可能只有一半 不到.....
如果不隔離也增加其他 人感染風險
5.另外 70歲以上的和重症患者(我已經把中症去掉了) 事實上到最後 中症可能去專責防疫旅館集中隔離
但是他沒有考慮到的是 12歲以下孩童的中重症率.....
雖然小朋友的復原率高....但是因為未打疫苗....中重症的機率也高....
小朋友確診 到底家長要不要跟著隔離?? 小朋友確診後有多少是屬於永久的傷害??
6.如果四五項都考慮進去...那每日的醫療能量 很可能只剩下300-400人左右...
以目前的擴張速度....只要每日確診者達到10000人左右....醫療能量就會緊張...
超過10萬人...直接就用醫療崩潰來稱呼....
7.如果放棄了接觸者的自主健康管理和隔離期等再加上不戴口罩.....
每日確診數可能上看10萬人....
8.輕度和無症狀感染其實並不會不好....可以更有效產生針對Ormicon的抗體...
有助於達到全民防疫....但是重點再控制增長的總量....
如果每日確診控制在兩三萬反而是好事....就怕控制不住暴增到15萬20萬等...
香港的事情就會重演.....醫院拒收的情況就會產生...人球會出現....
9.結論 台灣真的作好準備了嗎? 犧牲老人和小孩?
準備渡過2到3個月與病毒共存的時期嗎?
當每個公司確診人數都達到 1/3時 如何正常運作有考慮過了嗎?
而這些問題 大約還有2-3周的準備期...應該確診數就會破萬...
然後就和香港一樣急速上升....
最後我要說的是....不管怎樣....做了決定 就是要用於承擔.....
那怕控制不住疫情每日確診人數提高到數十萬....
該升到2級警戒.....來降低每日感染人數....也是好的....
因為只要把確診人數從數十萬...能夠降到每日兩三萬....
在慢慢來談解封....而這樣的操作才能有效的渡過醫療量能不足的情況....
實際上有效的控制醫護感染人數並恢復後產生的抗體.....才能更有控制醫療量能...
只能說 加油吧....未來到底是有效控制還是...放任不管...一切都是未知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