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65537 wrote:會把人口密集的台灣給毀了?雖然這機率其實很小,但只好把所有的核電廠集中成一座大型的,能滿足全部電量需求的20%,建設在離島澎湖。為甚麼是在那裏?因為澎湖本來就有和台灣連通電力的建設,距離本島又不近不遠。透過海底電纜發電給台灣,夠近,萬一出事距離台灣也夠遠。這個解法不錯吧?...(恕刪) 在海上填島 準備半徑25公里外蓋核電廠 更安全
怎麼沒人challenge核廢料問題?現在時空環境不同了,主要是中國近年大力發展核電,已有完整的核廢料處理工序,能把核廢料抽出那些可再應用的燃料,最後剩下的才封裝掩埋。所以呢?台灣的核廢料將來也可交給對岸處理,或許會很便宜。
oculata wrote:澎湖與台灣之間的配電網路容量是以澎湖當地的需求量設計,若要擴增海底電纜的配電容量,代價一定非常高昂,澎湖當地居民也不可能接受! 今年完工的台澎海底電纜是161KV等級這個等級的輸電線路遠超過澎湖的用電所需它是為了未來澎湖附近的離岸風電廠的輸電需求建置的
下一代核電廠就是發展準備靠現在核電廢料再發電只是再利用的成本與直接開採鈾235濃縮煉製的成本不一定比較便宜前幾十年的鈾價不貴加上對核電的誤解導致建造減緩讓大家沒繼續研究去 GOOGLE 核廢料再利用 可以看到一些訊息
jacob_yeh wrote:下一代核電廠就是發展準備靠現在核電廢料再發電只是再利用的成本與直接開採鈾235濃縮煉製的成本不一定比較便宜前幾十年的鈾價不貴加上對核電的誤解導致建造減緩讓大家沒繼續研究去 GOOGLE 核廢料再利用 可以看到一些訊息...(恕刪) 前幾十年的鈾價不貴是看期貨價格嗎?利用的成本與直接開採鈾235濃縮煉製的成本不一定比較便宜不知道 不一定比較便宜 對不對,只知道 用過的核廢料鈾235濃度 有1%比天然的鈾235多很多
wonderzero2 wrote:前幾十年的鈾價不貴是(恕刪) 如果查 1984 到 2004 的天然鈾價格都在20美元/磅以下其後一路上漲也許就是四代爐願意投下去的原因我想中國大力發展核工也可能是推升的原因沒錯核廢 我們也能叫他乏燃料含量比天然的高很多再利用說不定更省
jacob_yeh wrote:核廢 我們也能叫他乏燃料含量比天然的高很多 核廢料再利用通常是卡在成本問題,但這方面其實和計算的方式有關,把核廢料埋在地底,封存上千年的風險與成本難以估算,但再處理後可大幅減少體積為原來的1/10。這一篇報導值得參考: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15005620-260408?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