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林瑋豐,在公共網路論壇PTT以帳號「bj26bj」留言,「大陸疫苗快來」、「綠共」和「周末出遊革命,打垮指揮中心」

不默而生 wrote:
那應該算是他的長官?...(恕刪)

郭正亮說的蟑螂頭是也!!😂
垃圾黨的垃圾人
用垃圾招術,
幫垃圾黨的黨羽
獲取政治利益...
skywalker7263 wrote:
破解綠洗腦1/踢爆執政黨「認知作戰」 房客立委參一咖鬥臭PTT內幕

民進黨網路社群中心副主任楊敏的老公林瑋豐,是知名網路寫手,日前被控自導自演「匿名撒毒」,抹紅「批踢踢實業坊」(PTT)遭中共以「認知作戰」進攻,民進黨立委王定宇隨即跟風。有政壇人士和PTT資深鄉民認為,由於PTT近期猛攻防疫政策,才引發蔡政府「超前部署」遏止輿論,「既然得不到就毀了它(PTT)」,沒想到卻反燒自己。

為了因應新冠疫情,衛福部疾管署推出官方LINE帳號「疾管家」,除了線上和民眾互動、提供諮詢服務,並擁有實聯制掃描店家QR Code等功能。5月24日,身為親綠寫手的林瑋豐,在公共網路論壇PTT以帳號「bj26bj」留言,「大陸疫苗快來」、「綠共」和「周末出遊革命,打垮指揮中心」等言論;他接著轉到臉書撰文,影射PTT已被境外勢力滲透,更稱許多PTT八卦版鄉民是泛藍親中人士,抨擊這些鄉民倡議封鎖疾管家、攻擊疾管署,破壞台灣防疫工作。

當天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立刻跟風,加碼指控PTT充斥很多「工具性帳號」在行使「認知作戰」,並搬出《國安法》恫嚇,瞬間引爆鄉民怒火。鄉民立刻反擊追出林瑋豐的「足跡」,不僅發現他自導自演這齣大戲,還起底他的妻子楊敏是民進黨社群中心副主任、大學指導教授是綠委范雲等,氣得大罵「根本網路蟑螂」!

由於楊敏曾是總統府副祕書長李俊俋的國會助理,不少鄉民因此質疑整起事件與民進黨中央脫離不了關係,甚至牽涉府方高層;在負面輿論排山倒海反噬綠營下,林瑋豐出面道歉,但強調自導自演等指控絕非事實,且支持檢警偵辦網路鼓吹封鎖疾管家一事。

一名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林瑋豐之亂」隔天,總統府高層在輿情晨會就明確定調「切割林瑋豐」,決定放手讓檢調依法偵辦;不過,稍晚一名不具名「國安人士」卻透過媒體再次定調,整起事件的核心確實是一起認知作戰,有特定勢力藉此挑撥群眾對立,阻礙當前防疫。


跟民進黨走得近的,怎麼都是這種的?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綠共紅共真的是一家親啊!
認吱作戰又開始了
skywalker7263 wrote:
認吱作戰又開始了(恕刪)

所以說,到底 "認知作戰" 這名詞的正解是什麼呢? 教育部辭典找不到這條....
skywalker7263 wrote:
破解綠洗腦1/踢爆執...(恕刪)

哇,01好多會喊綠共的,看來01林瑋豐不少。
破解綠洗腦3/「認知作戰」流程曝光!「國安人士」先受訪外媒 綠委再附和炒作

「林瑋豐之亂」後,一名不具名「國安人士」透過媒體定調,此事件核心是一起「認知作戰」,有特定勢力藉此挑撥群眾對立,阻礙當前防疫。本刊調查,「認知作戰」一詞源自國防戰略研究,民進黨政府藉由不具名的「國安人士」,將該詞與大陸連結,推廣至一般輿論市場,護航不利執政黨的新聞事件,甚至透過國外媒體「出口轉內銷」,操弄民眾情感,混淆民眾認知!

本刊回溯歷史也發現,認知作戰一詞在台灣社會出現的時間點非常巧妙,去年蔡英文520就職前,總統府爆發「蔡賴之爭」密件外洩事件,隨即有不具名的「國安人士」向《中央通訊社》(中央社)表示,這是針對政府的「認知空間作戰」,目的是操作真假難辨的訊息,造成台灣社會紛擾。

自此,「認知作戰」4個字便如詔令般,出現在民進黨和政府機關的新聞稿中。至於認知作戰的大戰略,當然需要「執政黨立委」和「國安高層」敲邊鼓相援,才能營造出情勢急迫的氛圍。

今年5月中旬,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在野黨和地方政府同聲,要求蔡政府必須拿出有效方法防疫,當時又有不具名「國安人士」和綠營人士透過媒體放話,指控部分政治人物高喊要疫苗、鼓吹普篩和建置「方艙醫院」的背後原因,與大陸北京下令展開新一波對台的認知作戰,有著高度關聯。



王定宇更在5月19日聲稱,「國際媒體《路透社》和台灣國安人士都指出,中共針對台灣防疫和疫苗發動認知作戰,中共國安部下指令,目的是分化民眾對民選蔡政府的信任、混亂台灣防疫工作、毀壞台灣人對防疫成功的自信。」然而,本刊追查發現,《路透社》報導原文,正是引用台灣不具名「國安人士」的說法,王定宇等同試圖把來源不明的「放話」,透過外國媒體「鍍金」,再運用「出口轉內銷」的手法,愚弄台灣民眾。

網軍狠招攻勢凌厲

2019年4月,民進黨總統初選期間,輿論對挑戰者賴清德極為不利,賴清德一度表示,「籲請支持蔡總統的網軍,停止對我攻擊。」隔年5月,外洩的總統府密件清楚呈現總統蔡英文在初選中如何「打賴」,協處者包含當時沒有黨公職在身的林飛帆和范雲,以及時任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等,這些人的特點是熟悉年輕網路使用者生態,且有號召力;林鶴明的戰場鎖定臉書和PTT等網路社群。密件揭露後,「請鶴明處理」這句話成了網友嘲諷綠營網軍的用語。

《紐約時報》則在去年底揭露,白宮前首席策士巴農(Steve Bannon)與定居美國的大陸富商郭文貴聯手設計,讓前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病毒專家閻麗夢演出「吹哨人」角色;讓閻麗夢以專業之名透過「網紅」,大肆宣傳北京刻意釋出新冠病毒,並打壓吹哨人等陰謀論。此事最後遭閻麗夢母親戳破,指稱女兒被郭文貴等人操控,並斷絕與家人的聯繫,閻麗夢本人則拒絕接受《紐時》的採訪。
這可不能忘
skywalker7263 wrote:
這可不能忘(恕刪)

別忘了境外勢力媒體全力配合演出的王立強共諜案啊~
上焉者再無信念,下焉者卑劣滿滿充斥賁張激情。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