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還有人記得AZ疫苗其實比較適合老人嗎

果然! 都說50歲以下要小心了
這絕對不會只是個案
政府都不警告民眾
因為從公衛的角度來看
有一兩個甚至幾十個出問題
都算利多於弊
但問題我們只有一條命啊!!!

***********************************************
國內首例!30多歲男接種AZ疫苗 出現「血栓、發燒」不良反應
2021-06-02 14:13 聯合報 /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許政榆、謝承恩/台北即時報導


AZ疫苗從3月22日第一批接種開始,陸續發生不良事件。其中,一例接種後引發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經專家研判為本國首例TTS個案,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國首例因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案例。案為30多歲男性,於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三日後逐漸緩解。

5月19日起,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及時診治,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症狀已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持續觀察中。

本案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與會專家於綜整相關資料後表示截至目前國內AstraZeneca COVID-19已接種461,647人次,本例為我國首例TTS個案,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如英國於接種第一劑後TTS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則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建議指揮中心應持續監測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

指揮中心呼籲,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Let the taker beware

有些人很愛黑AZ...很怕有台灣人去打AZ疫苗似的...

若那些人覺得他待的地區染疫機率很低很低很低,要等其他大廠的疫苗也可以不要去打~
這樣需要的人都會很開心的~~
把疫苗讓給有需要的人~

去看看新加坡怎麼做的,新加坡有訂對岸疫苗,有些體質比較不同的人,不適合施打歐美疫苗,打對岸的傳統疫苗,他們有規劃,連輕症的臨時醫院的做法,看看人家,我們呢,照抄都不會
記憶中是因為一開始65歲以上的人不建議施打BNT這種mRNA疫苗,所以AZ就變成最佳選擇.

反正現在面對印度株,除了BNT證實有效(M牌沒有特別蒐集資訊,不清楚),AZ是不行的.....乾脆進口對岸的國藥算了,副作用還小點.

反正除了二期完就要大公測的那款外,其他who有認證進台灣的就打吧,以前是可以選,現在你沒得選.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