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前幾天問了一些朋友小孩高中生 竟然發現現在小孩跟我想的不一樣!? GOOGLE之後 真的很多人是這樣做的!

jasonhustock wrote:
如果幾年前就是這樣的話??!
那817的組成??!!
會不會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都是年輕人???
反而是台灣的一群冥頑的老頭子??!!
??? !!!!


這都可以扯到817....
藍營選輸,隨便掰個理由找台階下,順便分裂一下年輕族群
這鬼話都有人信? 什麼年代了,能上網卻不會查資料?
去看看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看看有投票權的年輕人有多少
去了解一下為什麼會說人口老化
人都年輕過。年輕人無知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大人沒有給予指導是失職。

===
來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O1wDA1UcA>
這是2018年的文章了。
===
大陸一年會考人數近千萬,北京大學只錄取3500人左右,你必須是前面萬分之3.5
而台灣一年升大學15萬人, 台大錄取4125人。只要前面2.75%就能進去
比例來說,台大學生每80個人中才有一個人有資格進北大去讀。
今天大陸這樣對台灣開後門,你覺得大陸要的是台灣的人才嗎?天真的離譜。
大陸只是要淘空台灣的人才,他並沒有把你當人才看。
不要簡單認為這是魚躍龍門的機會。不要覺得這是天大的便宜事,不佔可惜。
請想想那些苦讀十年卻無辜被你佔走位置的大陸學子。
這種極盡世間不公平之最的政策只有這種極權的國家做得出來。
鳥盡弓藏,將來你們會進退不得,成為兩岸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品。
你們會成為不平等制度下的代罪羔羊,全中國的大學生都會從骨子裡頭恨你們。恨一輩子。企業人力資源部份會特別把你們挑出來,自動把你的畢業証書降等。
你們的大學同學也很難真心把你們當成朋友。如果想交朋友,你們只有巴著人家低聲下氣的份。
真的不要過於天真。台灣人太沒有心眼了。沒有對等,沒有共利互補,就沒有朋友。
這些都不是將來可以與你逐鹿中原把酒言歡的朋友。
如果你在大學無法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你讀大學的意義已經喪失一半以上。

走這條路無疑會給你帶大巨大的成長。各式各樣的成長。
年輕人去吃苦是好事。只有壓力才能讓人成長。在那裡讀一年可能可以得到在台灣十年的長成。
但是,過大的壓力會讓你失去方向,會讓你想逃,會讓你腦神經分裂或退化,甚至會讓人枯萎死亡。
你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料,必須是真金才經得起火煉,
不要聽了遠房親戚,不認識的政客,YOUTUBE上的心靈雞湯,你就信以為真。
通常雞湯隔夜就會變成地溝油。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金鉑銠。
請對自己誠實。不要輕易踏入圈套。

大陸看起來很好,其實全世界都一樣,人才的比例都是幾乎固定的。
大城市為什麼光彩眩目?因為所有鄉村的人才全都被吸進城去了。
用全人口的紅利在成就小區域的燈紅酒綠,不好才奇怪。
沒有人能勸阻你們去追求好的生活,仁義道德的假話我說不出口。
盡你的力量把一生過得多采多姿, 利用別人的資源利用別人的市場成就自己的理想,
這就是島國人民的命運,這才是海洋居民的基因。
千萬不要認為出去闖就是不愛台灣。就是愛台灣所以才出去闖。只有這麼做台灣才有未來。
什麼叫愛台灣,噁心又下作。台灣人如果在母親節打電話說媽媽我愛你,一定會被當成詐騙掛電話。
真愛是不會用嘴巴講的。天天講愛台灣的都是那些風流的黑狗兄。我們台灣人皮薄餡多 說不出口。
出去闖是為了豐富你的人生,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闖出一番名堂。但求無怨無悔而以。
日本人也是一樣全世界去闖,不同的是他們有大企業帶著TEAM向前衝 台灣人只能靠自己。
日本人真的把員工看成自己的家人來照顧,台灣並沒有。
如果你能闖出一點名堂,請多照顧台灣來的後輩啊。

人生很短,短到你眼淚來不及滴到地上就過完了。沒有那個時間讓你流眼淚。
等到你闖夠了,心滿意足了,台灣等著你回來,各路老朋友都等著你回來。

我有好多同輩的大專同學與親戚,到大國越南泰國印尼去打拼已經失聯20年以上。
最近一個一個都衣錦還鄉 回來養老了。過年之後到現在還沒回去,出現在同學會上。
大家終於可以擺脫過去那種一見面就比收入比車子比老婆比小孩的幼稚行為。
在一起時就像回到童年,回到青澀的學生時代,回到人的源頭與本質。
終於由衷的厭惡了大樓成群燈紅酒綠的都市,開始懂得欣賞百年老街的那種味兒。
這就是一個成熟社會的樣貌。 到頭來還是台灣活得自在。
這是台灣人用60年時間才達到的成就。
加油,也別忘了常回家。

陸高考 今1031萬考生上陣

 

雖然是舊聞一篇寫的東西算實際

 

但是對於某些人至少是後知後覺

 

中國高考一年約是一千萬人報考

 

想跟中國比高下睡覺作夢比較快

 
聖堂教徒 wrote:
陸高考 今1031萬...(恕刪)

二十年前昇学率更低好不,中國大陸1999年開始擴招.臺灣學生昇学真的很幸福.
jasonhustock wrote:
如果幾年前就是這樣的話??!

那817的組成??!!

會不會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都是年輕人???

反而是台灣的一群冥頑的老頭子??!!

??? !!!!


樓主這樣分析太利害了

那麼552是什麼人組成的?

樓主請再分析一下

讓大家開開眼界

coobila wrote:
人都年輕過。年輕人無...(恕刪)

林毅夫,不對,是林正義在臺灣讀研究所,又去北京讀研究所,怎麼沒出現你說的問題,不也混得很好。
liulisisuo wrote:
林毅夫,不對,是林正(恕刪)


朱高正,丘毅,不都混得很好嗎?
你真心以為嗎?
鐵牛CEO wrote:
樓主這樣分析太利害了(恕刪)


552的組成一般不就以泛藍為主體

然後廣泛被大家認知的是

年輕族群只佔很少很少

這也是為何江啟臣最後能勝出擔任國民黨主席的主要原因??!!

!!! ???
coobila wrote:
朱高正,丘毅,不都混...(恕刪)

還是有區別,林毅夫靠學術成就立身,起碼是世界公認的經濟學家。
頂尖的聚在一起會有更大的火花,
對岸畢業後的機會也更大,
至於中下程度的,留在台灣還是比較舒服的。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