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的案例增加!若篩檢量不增加,是否變成可防可控的假象嗎?

只有出國史的跟發燒才驗
有可能這麼簡單嗎

國外一堆 隨便接觸一下病患的摸過的東西 就中獎了
實在不覺得這病毒在台灣就會這麼佛心
xattacker wrote:
實在不覺得這病毒在台灣就會這麼佛心(恕刪)


真有萬一,
第一線耳鼻喉科會先跳出來說。

不過,
觀天龍國居民出門戴口罩的覆蓋率超過9成,對疫情控制預想是一定比別國好。所以低病例是其來有自。
xattacker wrote:
只有出國史的跟發燒才(恕刪)
所以疫調很重要,才能把有限的資源,用在需要的地方,而國外,根本就放棄溯源採樣了,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你不發病,我就當沒事。

台灣算是相對細膩的對應,建議多比較,就知道和國外差多少,根本甩開其他國家8條街,這都要感謝2件事:
.1995年:行政院長連戰,硬推全民健保。
.2003年:SARS給台灣的慘痛教訓。

其他國家不懂台灣今天為何能這樣搞,還能控制疫情,主要差別就在:
.沒全民健保:能有效掌握旅遊及就醫紀錄,國外沒這玩意,所以無法阻絕境外,境內醫療也無法掌握病人的旅遊史,讓疫情根本無法掌控,只能打遭遇戰。

.沒SARS經驗:所以台灣人民的防疫觀念超嚴謹,配合政府防疫的程度,大概也是世界前茅,就是因為當年SARS導致台灣被鎖國,大家都知道是怎樣的一個情形和不知節制的後果會是如何。

套句俗話俚語:下過地獄,方知報應之可怕,上過天堂,才知善念之珍貴。台灣算是下過一次18層的2003年SARS地獄了,面對2020年的新冠肺炎,應該能少下幾層地獄,除了那些不長眼和健忘的人除外。

目前是把重點放在溯源採樣,以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因為民間自主受檢採樣,其實一直沒停過,所以要隱匿,目前在台灣並不容易做到。
追蹤513名從歐洲返台有症狀旅客 陳時中:案例會持續增加
白目記者被公幹,剛好而已

你要當面指控隱匿疫情,麻煩你拿出證據

例如誰誰誰發燒去醫院不給篩檢

連這個都沒有,她是名嘴還是記者?
Mobilco1 wrote:
記者問:歐美每天出現(恕刪)
敢逆時鐘,,推出去斬嚕,,,
Mobilco1 wrote:中時記者問:
歐美每天出現幾百幾千例,今天也首度出現2位數的確診而且都是境外移入的個案!
部長也在立法院說到以後台灣的案例也會持續增加,我想請教說我們現在台灣已經準備好了嗎?
如果我們也一天之內超過2位數甚至3位數案例的話,我們的醫療體系有沒有辦法負荷,那還是說我們現在還是要持續透過以控制篩檢量的方式,每天維持6、700件的篩檢量,不讓確診總數增加,呈現出台灣現在還沒有社區傳播的假象嗎?
====================================
結果陳部長一聽到"假象"兩個字就發狂!而記者問的問題在於如何評估篩檢量!
 
一直到藍字的部分都還算是正常的提問
藍字之後就是滑坡謬誤式的提問了
首先,台灣從最開始只有一間昆陽實驗室可進行檢測
到後來陸續擴充到20多間醫院也可進行檢測
其檢測能量已上升至每日可進行2500~3000件左右
 
那假設中時記者所言「每天維持6、700件篩檢量」這件事為真好了
是因為按當下的防疫標準,所以每天驗下來人數大概就落在這呢?
還是因為要 "控制篩檢量" ?
中時記者在這邊做了第一個假設
 
「不讓確診總數增加」則是這位中時記者在她認為第一個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所提出的第二個假設
但回到第一點假設,「控制篩檢量」不一定代表是為了「不讓確診數增加」
醫療能量能否負荷、是否有篩檢必要等因素也可能導致「控制篩檢量」的情況發生
 
最後「呈現出台灣現在還沒有社區傳播的假象」則是半假設半指控了
依照今日新增10例境外輸入的狀況來看
如果相關防疫政策跟不上疫情的實際狀況,台灣的確診病例肯定會再增加
更甚者會導致社區傳播的情況出現
 
問題是社區傳播已經開始了嗎?
有人證實社區傳播開始了嗎?
誰證實的? 哪個社區?
中時記者在藍字後的提問,充滿了假設與不確定,甚至有先射箭再畫靶的嫌疑
 
假設的結果存在許多種,但中時記者只選了她要的那種並提問
且又根據自己選的假設結果再進行一次假設,再從新的假設選結果、再提問、再假設
直到得出一個假設無數次後的結論,但這結論已然充滿滑坡謬誤
 
只能說在疫情正在燒得如今,這樣的提問來鬧得成分居多
不過這很中時,所以能體諒
滿滿的大樓梯 wrote:
白目記者被公幹,剛好而已

你要當面指控隱匿疫情,麻煩你拿出證據

例如誰誰誰發燒去醫院不給篩檢

連這個都沒有,她是名嘴還是記者?(恕刪)


蟑螂怎麼都愛自打臉
質疑還要提證據, 這種要求, 當初說老共隱匿時, 怎麼都不提?
公堂之上, 假設一下, 該當何罪?
滿滿的大樓梯 wrote:
白目記者被公幹,剛好...(恕刪)

新冠有無症狀的毒王 毒后,若不全面快篩檢驗,後續會很慘
kevin721202 wrote:
新冠有無症狀的毒王 (恕刪)
這個論點很有趣,在目前你如果能提出實際可行的辦法,大概能得醫療貢獻獎,也能在公衛領域名留百世。

以SARS的經驗,這要等快篩劑出現,才能有望做到,但對無症狀的毒王也是沒皮條,還是你沒病也會勤跑醫院?

而且以目前看來,至少要3檢才能比較有把握確認是否帶原,以台灣目前的醫療動員能力,要對2400萬人民3次篩檢,不知道要做到甚麼時候花費多少物資,這段期間還要治病嗎?

至於其他人口億來億去的美.日.印..歐,挑戰就更大了。
nwcs wrote:
這個論點很有趣,在目

而且以目前看來,至少要3檢才能比較有把握確認是否帶原,以台灣目前的醫療動員能力,要對2400萬人民3次篩檢,不知道要做到甚麼時候花費多少物資,這段期間還要治病嗎?
(恕刪)


所謂「普篩」 只是有症狀就醫,醫生就像檢驗流感一樣也驗新冠肺炎而已! 並不是2400萬沒症狀的人全都要驗。

目前台灣

1. 有旅遊接觸史的會檢驗。 這點沒問題!

2. 但沒有旅遊接觸史, 就算咳嗽咳到看醫生也不能驗新冠肺炎! 經典案例:澳洲音樂家

3. 流感陽性, 就算咳嗽咳到看醫生甚至住院,還是不能驗新冠肺炎!
1/24日台灣就已報導病例:流感武漢肺炎可同時並存!! 可別說衛福部不知情。

沒有檢驗,就沒有新冠肺炎,

拜託,綠營/1450/網軍 /817… 求求你們,跟發給你薪水或讓你升官發財的人反應一下好不好, 病毒不分藍綠也不長眼,我們都還要小命。

還是要賭看看能否到6月天氣變熱就自動消失?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