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la01 wrote:事實上,「ECFA是(恕刪) ECFA會有影響,但也沒到那麼大,就像這幾年有ECFA你發了嗎? 我想多數人應該是無感吧而且不只台灣會受影響,中國商人也會受影響,台灣這些年產業轉型升級到中間零組件,兩岸貿易結構中,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電子零組件占47.6%,資通訊產品9.4%,光學元件7%,這當中有很多是類似華為的供應鏈,兩岸產業呈現高度互補性,而且過去大都是台灣生產,中國組裝,銷售美國,現在中美貿易戰還在打當中,這條路早就斷掉,台商以後可能轉為台灣生產,台灣組裝,銷售美國,台灣生產,東南亞組裝,銷售美國,直接跳過中國就好取消ECFA老共又少了一張牌,因為老共要用的是以商逼政,不然他給台商福利,投票時給你飛機票做啥,當台灣經濟不靠中國的時候,那中國還有甚麼能力威脅台灣?從ECFA內容來看,兩岸早收清單,中國對台灣開放521項,包括農產品18項、石化產品88項、機械107項、紡織136項、運輸工具50項...涉及金額約116億元,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早收清單以石化產品42項,機械69項為大宗,涉及金額約13億元,另外服貿大陸對台開放11項,非金融業務8項,台灣對中國大陸開放9項,非金融業務8項。根據經濟部統計,2018年申請的金額是236億美元,實際使用148億美元,2019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612億美元,衰退8.8%,去年前七月兩岸貨貿減少17%,顯示ECFA效應逐漸遞減。而在服貿協議,金管會核准16家國銀赴大陸投資,24家分行在2018年淨利37.1億元,比新南向銀行淨利67.6億元遜色,而且曝險金額不斷擴大,而5家西進壽險業者投資中國138億元,淨值已少了六成,可見金融業在中國大陸開疆闢土有很高的難度。如果ECFA不再,台灣的傳統產業,如石化、工具機、紡織、汽車零組件受到衝擊會比較大,但對台灣經濟影響沒有預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