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雕 wrote:
覺得不盡然...
1. 以蔡總統最後的這種得票數來看...........
我覺得這不只是「反韓」而已;
還包括反國民黨、反中華民國、反中国(主要),的情緒。
2. 像新北、台中、高雄等地的立委選情。
個人感覺,這有受到上次縣市長選舉的"鐘擺效應"影響。
如果是這樣,那無論韓庶上或郭董上,可能都一樣會輸,
包括立委,票數的差距而已。
靠傾中反中議題不會催出那麼多年輕票,
去問問身邊年輕人就知道他們這次投蔡最大動力是因為反中還是反韓?
沒有反韓的力道蔡或許還是會贏,
但差距不會這麼大,
畢竟反送中在台灣只有新聞上看得到,
並沒有實際發生在台灣。
年輕人確實大多挺香港且討厭中國,
但那並不足以催出年輕人出來投票。
看上次2016選戰爆出周子瑜事件激出年輕人反中情緒,
但那次39歲以下年輕人投票率僅55.7%,
遠不及高齡人群65-69歲的78.7%投票率,
顯示反中本身沒有給予年輕人太大動力去投票。
真正激出年輕人進投票所的是反韓力量,
年輕人太怕太怕韓這樣的草包會當選,
特別是選前韓場場造勢都大爆滿,
催出年輕人就算花幾千塊高鐵錢也要回家鄉投票確保韓不會上。
而鐘擺效應也不可能短短一年就從一端盪到另一端,
都是幾年的執政包袱累積下來的民怨拖垮選情。
新北侯勇宜才剛主政沒多久,
市政評價又高,
不論新鮮度或者期待度都很高,
根本不可能發生鐘擺效應。
講白了就是韓拖垮了選情,
年輕人會這麼討厭韓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他們一年多前是支持韓的,
市長烙跑讓年輕人感覺被背叛,
之後對韓的感覺就從喜歡變成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