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期刊是IALS定期出版的刊物,內容是法學類學位論文題目索引,從1950年代開始不定期出刊,薄薄一本,一直出刊到1988年。
1961年、1985年各出了一期特刊,匯整之前收集的學位論文題目,其中1985年9月出版的那本就記載了蔡英文1984年取得博士學位的最終論文題目。


之前我和ohmoto_tw在論戰時,就做了一個提議:如果蔡英文的論文、學位為真,那麼在1985年9月之前的期刊中應該也會收錄她的論文題目。只是我們沒有辦法親自到倫敦的IALS圖書館去查閱。
沒想到是中國人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圖書館找到這套期刊,確認了該期刊收錄了蔡英文的論文題目。從1981年、82年、83年、84年,每一年2月都有收錄,從碩論到博論,且記錄了她的論文題目演變過程。
1981.2 碩士班 Law and non-tariff trade barrier
1982.2 碩士班 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
1983.2 博士班 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
1984.2 博士班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
這四年的題目變化,和LSE提供的學生紀錄卡完全對起來了,一字不差。

1. 紀錄卡左下方的Thesis Title中,第一行的Law a non-tariff trade barrier就是1981年2月期刊所記載的碩士班題目,a應該是and的縮寫,該行最後面也有一個英文句點表示題目的結束;
2. 第二行到第四行的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就是1982年2月期刊所記載的碩士班題目,以及1983年2月所記載的博士班題目;
3. 第五行到第六行的"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就是1984年2月期刊所記載的博士班題目,也就是最終版、呈交口試通過的題目,註記者特別加上引號" "。
題目欄下方的Date of approval of Thesis Title是19/1/83,這個時間大概是趕不上83年2月出刊的那一期,所以該期仍然記載第二版的題目。
至於最近傳的另一版題目Safeguard domestic market in a changing world,看起來就是從1983年2月到1984年2月這兩種題目的過渡階段。
另外,1982年2月11日LSE寄給蔡英文晉升博士班通知函,也趕不上1982年2月出刊那一期,所以那一期仍記載為碩士班,但下一期,也就是1983年2月就已經改為博士班,三者時序吻合。
如果蔡真如彭所言,在1982年11月11日就退學了,83年、84年的期刊就不會收錄她的論文題目了。
先前1985年特刊出土時,有些人還聲稱那一期是特別為了配合蔡英文造假而編出來的空前絕後一期。
如今連續四年的四本期刊,搭配上1985年特刊,難到這五本全都是配合蔡英文而造假的嗎?
難道IALS打從1981年2月、距離蔡英文1980年10月入學才5個月,就預見蔡英文拿不到博士,所以開始配合蔡英文造假嗎?
該文作者李海默連館藏位置、書碼都寫出來了,史丹佛的台灣留學生應該不少,人人都可去查證確認,包括人在美國的林環牆教授、徐永泰博士、劉重義博士,以及眾多旅美學人,如果是偽造的,一下就拆穿了吧。
倫敦大學的IALS當然也找得到這四期刊物,人在倫敦的也可以按圖索驥。
如果這些資料屬實,那就是決定性的證據了。
如果還有人不相信,那真的沒什麼好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