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夏日電價 6/1 ~ 9/30 ,營業電價最高 6.43元, 風電計價 就每度 6.43元
非夏日電價取中間值 就每度 4.25元( 331~700 度 3.55元 , 701~1500 度 4.25元 )
這樣計價應該算合理吧, 畢竟台灣夏天缺電 冬天比較不缺
不過一個有趣的問題是,
台灣的風電產業鏈, 先不論能不能技術自主,
就算能技術自主的話, 有辦法拿到國外的標案嗎?
還是花大錢, 最後卻只是讓某些人賺飽飽?
國外風電大廠, 有可能去培養一個新敵人在國際跟它們搶訂單嗎?
另外最近美國一直在罵大陸靠著賣市場,逼外商給技術,
那台灣現在要求的風電技術轉移,
是否也是下訂單, 要求技術轉移.
這樣,以後台灣會不會也被制裁?
獨一無一 wrote:
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恕刪)
不對,是你沒搞懂根本就沒有高躉購價格這種事情.
離岸風力收購價格從馬英九時代就定了5~6塊錢.
這是優惠吸引廠商來台,在台灣設置實驗風機的價格.
並不是大規模開發的價格,大規模開發肯定是競標.
因為知道廠商(實驗風機)注定賠本.所以才用這種高收購價格來吸引廠商投資.
現在上緯搞在竹南那兩隻就是這樣來的,一支就20億.
一樣的邏輯要是沃旭要在彰化搞實驗風場想要用前七後三來談的話,合理!
因為實驗風場了不起就每一區50~100MW,而不是現在一口氣就是300MW起跳.
試產造價高,量產造價低這才叫合理!
台灣現在這個離岸風機計畫一整個詭異不合理到極點.
1.沒有足夠的數據供應給廠商評估風險跟成本,直接要廠商來大規模開發.
2.沒有評估風險跟成本的情況之下,用高額的躉購制度吸引廠商前來.
3.用不存在也不可能實現的技術轉移跟莫名其妙的產業發展來護航荒謬的開發計畫.
技術轉移哪可能這麼便宜!?沒有外商我們的產業就發展不起來!?原來國內這些風機產業都快死了!?還是在2019年之前都不存在!?
再來,你知道只有沃旭這麼一家頻頻喊話嗆聲嗎?其實來台的風電外商不單單只有他一家.
你看到NPI,CPI還有英華威出來吭聲了沒!?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獨一無一 wrote:
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高...(恕刪)
專用海上工作船或工作平台...
台灣沒有....
也沒辦法建造出來....
只能花高價錢租歐美的(大陸有,可是資進黨不會准的)
找新加坡或韓國造新的..等排隊造好當蚊子船?
扇葉......
這個台灣有機會做,
因為是少量多樣的產品,
只是前期投資和研發費用,
不符合台灣老闆們賺快錢、傳穩賺的錢的習慣,
最後還是變成代工業,賺低廉的代工費。
發電機.....
別傻了.....
台灣到現在所謂的國產發電機組,
都還在進口國外引擎+國外發電機組裝的模式...
塔座和基礎...
這是沒問題的..
因為最沒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
外商把這部分發包給國內,
就是因為這是最需要就近發包的東西,
只要有一定的造船和鋼構等製造基礎就可以,
在歐美製造載運過來並不划算,
相對的,
這部分以後要接國外訂單的機會也最低......
系統整合和控制....
別傻了孩子...
誰會把系統的核心技術和know how賣人啊..
******************************************************************
發展風電最終的目的不就是要向外發展..
結果核心設備、技術等等,
通通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連最重要的系統整合也未必可以學到
這........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