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應該全力發展核能
方向應該是縮小反應爐體積
等小到一定的程度之後
裝在國軍飛機 船艦上面 別人飛機飛幾小時 我們的就能飛幾百小時
這樣國家才會進步 強大
搞什麼太陽能 是有多少電 笑死人 民生用電都不夠了
平衡一下澳洲PowerPack的報導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24003433-260408

12月14日南澳洲發生一起電力危機,羅依楊燃煤電廠(Loy Yang )無預警發生失電,流失560百萬瓦的功率,此時1千公里外特斯拉電池組發揮了作用,緊急將電力送入電網,注入了7.3百萬瓦的功率,成功阻止電力系統頻率低於49.80赫茲。

從澳洲的公開資訊來看,當天澳洲電網的頻率控制補助系統(FCAS)機制也有正常發揮作用,只是電池儲能組的反應速度較快,所以第一時間將電力補充進電網的是電池儲能組,但是頻率控制補助系統的速度也不算慢,所以跳掉560MW,電池儲能組只補進7.3MW,之後其他超過550MW都是由傳統電廠補上。所以這事件中沒有電池儲能組,雖然電力系統頻率會低於49.80赫茲,但還不到會發生電網崩潰的情況。反而是如果只靠電池儲能組,沒有其他備用電廠救援,澳洲會發生大停電。

----------------------------------
PowerPack只發揮了 7.3MW的功效, 佔跳機560MW的1.3%
也就是說, 無論當日有沒有PowerPack 都不影響供電狀況

直到現在,電池儲電在電網調度中仍然只能扮演可有可無的角色
過客4112 wrote:
平衡一下澳洲PowerPack的報導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24003433-260408


========
另外張文杰提醒,台灣其實自己有一套類似特斯拉儲電的系統,就是設在日月潭的明潭抽蓄
水力電廠,明潭電廠是在電力有餘的時候,將水抽到上潭,當緊急需要用電時,就放開閘門,
啟動水力發電機,雖然原理不同,但都是在緊急情況時,可以快速把能源轉換為電力放出
不過明潭的儲能功率更大,達到1668百萬瓦,是特斯拉的16倍之多。

事實上,特斯拉鋰電池系統,並不是因應815這種大規模電廠失電的問題,而是搭配不穩定的
再生能源進行電網的調整,南澳洲的風力發電廠規模很大,電力供應不均,所以跳電事件很多,
才需要特斯拉電池這種調整裝置。
要是台灣未來離岸風機建置完成,就可以評估需不需要用
這套鋰電池儲能組來搭配,然而,一但搭配下去,電力成本會更高昂,但是電力供應仍然不會
充足。
========

報導說得沒錯,815那種4157MW等級的跳機不可能靠100MW的電池挽救.
對這起低頻事故有興趣,可以看這邊,台電應對低頻事故的反應時間是50秒,
電池只花了0.14秒.
...the response from the Tesla big battery was even quicker than that – in milliseconds –
but too fast for the AEMO data to record.

當天的頻率(澳洲是50Hz)


跳機的機組與PowerPack輸出





stunmaker wrote:
========另...(恕刪)


太陽塔? 不是要討論 太陽能 為何不討論 太陽塔 呢?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禮誠工作室 wrote:
太陽塔? 不是要討論 太陽能 為何不討論 太陽塔 呢?


台灣沒建過CSP,以後大概也蓋不起來,
它通常放在大面積,漫無人煙的平坦荒漠.

當然若您有獨到見解,還是歡迎提出.

stunmaker wrote:
報導說得沒錯,815那種4157MW等級的跳機不可能靠100MW的電池挽救.


以目前台灣的電網設計,
4157MW的跳機, 就算備用率再多個10%,大概也救不起來, 原因是來不及升載
這是為何有人說,815時即使核一~核四全部滿載,也無法避免限電的最大原因

但是電網級儲能電池如果真的大量商用,且成本降到某個程度的話,倒是有機會處理這種意外事件
也就是說透過大量儲能電池,產生類似UPS的作用,讓電網不會因為防止崩潰而必須大量卸載用戶
讓其他的發電設備有時間去升載來彌補電力缺口

目前台灣的輸電設備已經提供了相當的HA功能
但是在發電端卻仍然存在許多單點障礙的問題
如大潭的天然氣輸送管
這些單點障礙如果發生, 影響都是一整個發電廠而非單一機組
因此,台灣目前的電力供應,其實存在許多潛在的風險
FerrariGoogle wrote:
應該全力發展核能
方向應該是縮小反應爐體積
等小到一定的程度之後
裝在國軍飛機 船艦上面 別人飛機飛幾小時 我們的就能飛幾百小時



小型反應爐早就有了啊,不然核動力潛艦是怎麼做的??

禮誠工作室 wrote:
哦! 為何不提 效率比較 「高」 的太陽能塔? 要提 太陽能版 呢?
看來 歐、美、中 都是傻瓜,專用不好用的東西, 台灣獨步全球?

國外太陽能塔的案子都GG了,箇中原因我沒特地研究,大大有研究的話也許可以解說一下為什麼都GG。

stunmaker wrote:
既然是用了幾十年的技術,為什麼突然就不被信賴了??
而且也沒有人說光靠抽蓄就夠了.

要抽蓄首先要有大型的水池或水庫,台灣能開發的點早就都開發了,意思就是台灣抽蓄系統的裝置容量最大就大概這樣,並不是大大喊一喊後明年台灣憑空出現幾個新的大水庫....
stunmaker wrote:
強烈建議先閱讀前篇 ...(恕刪)

這種統計都是理想值比較多
預設在無天災的干擾下

但是台灣的颱風有時多 有時少 路徑亂
要是“正中目標” 就全部乾洗了

現在的技術
能擋的住颱風嗎
看你圖片中 使用的區域也不小啊
這麼多的空間 產這麼少的電


我雲林老家那邊
有人樓頂裝太陽能板
來一次颱風就OK了

過客4112 wrote:
這是為何有人說,815時即使核一~核四全部滿載,也無法避免限電的最大原因

815其實是人禍,所以扯核一核四沒有什麼意義。非核家園硬上,所以備轉容量不足,導致機組原本應該是要停機歲修時才做的動作,改成在機組還在跑的時候做,一個不小心就連鎖反應產生815了。這大概就像家裡配電盤不關的情況下硬是叫水電師傅修理電燈線路,師傅沒觸電才是奇蹟。

joseph132 wrote:
這種統計都是理想值比較多
預設在無天災的干擾下

其實實踐是驗證真理最好的辦法。去年颱風都避開台灣,等2025真的蓋滿20GW (我覺得能蓋到5GW就很誇張了),一個猛一點的颱風來,看是要剩幾MW。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